最近连续看到好几篇吐槽厦门顶澳仔猫街的文章,查了下,吐槽的还真不少。
关于这期我就来分享下,与猫相关的几个旅游景点以及对猫街的一些建议及思路。
首先认识下日本的猫岛宫城县-田代岛
田代岛早期主要生产丝布,养蚕种桑,岛上常年严重鼠害,它们不仅吃蚕,连桑民种植的桑叶也不放过。当地人为了治鼠,便饲养了猫。
到了19世纪末,随着渔网的改进,渔民们有了更多利益丰厚的海上作业。蚕丝业便逐渐衰落了下来,但猫咪数量不减,继续活跃在各个码头,船舱,库房,帮助捕鼠,人们已经习惯了它们的陪伴。
岛内的居民没有一家饲养猫的天敌,并且也不允许外界的人将狗带入岛内。平日的田代岛相当宁静,只能看见慢悠悠的猫。
小岛上的居民一直视猫为吉祥物,他们认为猫能给渔民们带来更多的收获。因此每次归来,渔民们都要把最新鲜的鱼分一些给岛上的猫作为报答。
田代岛上的一切都和猫有关,神社里供奉招财猫。供品是猫最喜欢的鱼肉罐头。田代人甚至把自己的房屋建造成猫的元素,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风景。
传说:往日的渔民会藉观察猫的行为来预测天气。
某日,有一只猫被石头砸死,幸好有善心的渔民把它好好安葬。想不到的是,那位渔民竟然走大运,连年渔获丰收。岛上有一只黑白色花猫,叫黑杰克。根据人们传说,只要摸到它,就会走运一整年。
据外媒报道,日本南部的爱媛县有一座叫做Aoshima的边远小岛,岛上猫的数量是人类的6倍,岛上居民在社交网络上发出求助后,全世界的铲屎官们都行动了起来,包括日本国内在内的各地猫粮、玩具、猫砂包裹络绎不绝,以至于岛上的仓库都快装不下,岛上居民不得不把求助信息紧急调整为请求大家住手的消息。
岛上是禁止随意喂食猫咪的,由当地的居民统一定点放置饲料的。岛上有饲料放置箱,如果你有自带猫粮过去,可以将猫粮放进去,等待居民安排之后的投喂。
在有一个猫村网红打卡地-台南猴峒村
猴硐的名字里有“猴”,实际上是个猫村,这里是喵星人在地球的大本营之一,曾被美国电视新闻网评选为全球赏猫景点之一。
这里原本是以矿业为主的小山城,许多矿工养猫防鼠;煤矿废弃之后,村子逐渐冷清下来,年轻的人大多去了外面的世界闯荡,留下了家里的长辈,还有他们身旁形影不离,神态各异的猫,继续在这里生长、繁衍。
直至几年前,一个爱猫人士把猫的可爱照片传上网,吸引了许多爱猫游客前来游玩,从此,猴硐正式成为观光胜地。这里只居住着一百多户居民,却有两百多只猫出没~~
猴硐以铁道为界分为采矿场旧址和猫村,位于新北市瑞芳区柴寮路70号。曾经硬朗的猴硐如今大改变成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车站的长廊上,到处都是可爱的猫图案;车站口的小商店,出售各种印章、胶带、明信片等与猫相关的周边;就连猴硐的标志牌,也是喵星人标识。
村里还有以猫为主题的各种设计,比如画报、雕塑、提示牌的细节,随处可见的有趣提醒,比如,不要带汪星人进入,不要给猫咪随便喂食,猫咪休息中请勿打扰等等。
猴硐车站上方有一座猫形状的桥,是2013年甫完成世界第一座人猫共用的“猫桥”,上面有猫跳台和猫饲料,通风非常好,以回首的猫咪造型外观,让人猫一起由车站散步到猫村,近距离接触可爱猫群。
村里还经常组织爱猫人士进行义工活动,打扫卫生、高温消毒、为猫做绝育、喂猫粮……猴硐变得干净卫生而又清净温暖,来的人也就渐渐多了。
还有人专门制作了游玩攻略
1.猴硐车站+猫站长
2.猴硐煤矿博物园区游客服务中心
3.猴硐煤矿博物园区愿景馆
4.矿车猫公仔
5.瑞三矿业整煤厂
6.瑞三运煤桥
7.猴硐矿坑休闲园区
8.68小吃店
9.7-ELEVEN侯硐门市
10.猴硐猫桥
11.榕树下小花猫公仔
12.光复里活动中心
13.猫咪资讯站
14.808猴硐车站小猫里
15.猫村彩绘壁画
16.金石工坊猴硐招财猫本舖
17.猴硐猫村钢琴阶梯
18.猫走廊
19.MEOWMEOW喵喵
20.猴硐车站
21.猴硐猫村地图
22.侯硐猫村Q&A
相比日本田代岛猫岛来说,的猴硐村猫村会做得更好,也更受欢迎,除了地理位置及交通便利性外,猫村有更多的元素创作,善于借力外界。
最后再来看今天要重点讲的厦门的顶澳仔猫街
猫街早前也是一个小渔村,人们都靠为生。为了防止老鼠偷鱼,家家户户都开始养猫。久而久之,猫的数量就快速繁衍,由此发展成为了现在的猫街。个人觉得这个故事过于平淡,毫无记忆点。
“猫街”原名“顶澳仔”,原来只是一条为学生服务的美食街,后来进行升级改造,加入了大量受到当代年轻人欢迎的“猫”元素,与厦门大学和南普陀寺算是一路之隔,地理位置优越,许多游客在参观游览完厦门大学和南普陀寺之后,也会到“猫街”来打卡,主要因为“猫街”的名字吸引人,但大多人逛完后比较失望,我自己也去过好几回,其中有带外地朋友逛的时候,没过多久便结束了,这不是只有猫街才有的问题,国内大多景区都如此。疫情期间有进行一次升级,目前还不清楚有哪些提升,但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还是难以使猫街有突破性的发展。
在2014年一座猫咪博物馆正式落户猫街,这也是国内第一座以猫为主题的博物馆。随即一群青年志愿者在街区的墙壁上进行以猫为主题的街头涂鸦,逐渐焕然一新,慢慢得到曝光引来更多游客到访。
2015年厦门市厦港街道率先举办首届街区营造年会,将猫街的综合改造列为重点行动项目。2016年猫街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在之前墙壁涂鸦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丰富的元素,在入口处新增了猫街介绍图和几只傲娇的猫咪形象。
如今猫街的建造分为:猫咪博物馆、以猫咪城堡和猫咖为代表的猫类文创产品店、其他店铺和公共文化的建设。
其核心猫咪博物馆的建造又可分为以下三部分:撸猫车厢(展馆内打造了一个类似车厢的地方,厢内养了许多只猫,游客可以付费撸猫);咖啡厅(在二楼咖啡厅,游客可以画猫瓶、喝咖啡、吃甜品)
文创产品区(该区展出与售卖了许多以猫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创意绘画、帽子、手提包、挂件、抱枕、玩偶、摆件等),所涉及的猫的类型也较为多样,比如招财猫、折耳猫等。
目前猫街还存在大量的民居与普通商业区,这些部分并未参与整个特色街区的建造中,导致游客游玩的范围颇小。
同质化现象在猫类主题文创产品中较为严重,街区内以猫咪城堡为首,售卖猫主题文创产品,类似的店铺有四五家,而且他们出售的东西都大同小异,产品的重复率较高。
另外是猫咪博物馆对猫文化的开发空缺,其建设更偏向于商店而非博物馆,对于猫的生物属性、文娱属性较少,游客可看的内容较少,无法长时间留住游客。
整个街区文旅项目的开发不足,无法满足游客的文旅消费需求,大多数游客都是慕名而来,但他们在该地最常见的活动是进行拍照打卡,而非是文化产品和文化体验的消费,大多都只看不买,商业收入并不理想。
街道上的商家,为了契合“猫”主题,都会想办法融入一些关于“猫”的元素,哪怕是跟猫毫无关系的小店,都会用“猫”元素来招揽生意,大多还是停留再表面工作。
比如:闽南一带到处都有的润饼、四果汤、同安鸡腿小吃,是不是可以考虑报配料升级一下?润饼加上鱼肉、做个猫耳朵的点缀、包装加上与猫相关的元素、店名取个猫老大卷饼,四果冰我在中山路、沙坡尾、泉州哪里都一样吃法,能不能创新下?猫丸子、猫形状配料、鱼骨头点缀等等,然后取个令人难忘的名字:四国猫(搭配养四只小猫或摆4只极致可爱的猫摆件)写个故事等待口口相传。
只要你的味道不比市场差,生意一定比现在更好。一定要记得在色香味上做文章,融合匹配的元素用心经营,名字上+包装上+配料上+味觉上多做尝试。
做好以上内功,要再加强的就是营销方案,不要守株待兔,可以自己策划一下。
我提供几个思路:
1爱猫人士铲屎官专属福利,购买提供自己与猫的合照即可获得优惠或小的纪念品,活动根据自己的利润来调整,重点是前期的口碑要宣传出去;
2异业联盟不同的店可以组织做搭配,比如A店+B店共同出资采购礼品,店内放置醒目广告,购买A店到B店购买即可领取什么纪念品,纪念品不要随手就能买的的,花点心思采购地成品又有猫元素的,即使是猫元素的硬币、明信片之类的都行;
3低成本宣传,店里提供猫,与猫+产品合影发圈获得什么,拍个短视频奖励什么,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案,重点是内功的产品加上引导方案,比如你让顾客自己创作就比较难,如果提前设计好拍照的背景姿势道具就容易得多,他们只需要跟随你的方法就更愿意尝试,谁不愿意再网红弟拍个美美的素材发一发呢?
还有很多非常有用有趣低成本的方案,需要用心观察。
从整体思路规划应该先解决顶层设计,比如目标定位国内最亲民的猫街文化、最多猫的街搭配slogan:铲屎官的撸猫天堂、这里,全是猫等等。
另外需要将为什么叫猫街的文化更深度的提炼,讲述令人深刻难忘的故事,鼓励支持商家养猫,或让这里成为专业养猫人士的秀场。整合国内猫IP与国际猫ip文化,什么汤姆猫、kitty猫、等等。
还可以开展相关云养系列进而眼神流浪猫救助,这个我认为效果会非常不错。
从官方角度出发相关负责人可以制定特色符合定位的主题活动定期举办,已知目前策划的:“猫服”锦鲤花灯游街活动外,尚不知具体效果如何,另外可策划,猫主题比赛:最美猫最萌猫最傻猫等等,报名费意思一下,前期先组织,再逐步扩大,联动铲屎官社群组织、宠物店,发起热门话题在线上引爆,参加比赛可除了可获得奖项外,之后的活动节日也能邀请猫王归来,并且拥有与更多达人网红、明星以及上镜机会。
策划猫主题摄影比赛,手绘之类比赛,可以联动学校、对外招募参与比赛等等,作品后续可展示在较为显眼的位置。还有以猫为主的二次元活动等等。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支持让猫自由活动让游客互动?我想这里不是没有考虑过,要做这个需要考虑多方面条件,比如地理位置,放养条件,突发伤病事件等等,所以上面我的建议也比较可控。
---从猫街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可得到一定的行业启示:
首先是萌宠市场的市场潜力,萌宠对年轻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中又以“喵星人”和“汪星人”为主要代表。文娱行业还出现了众多动物人设与萌宠电影,在文旅行业也出现了以猫咖为代表的新兴业态以及众多与猫有关的文创产品。
厦门猫街也正是在萌宠风之下在网络走红,继而成为网红打卡地。而猫咪博物馆的创造性开发也使得厦门猫街有了主体建筑,以猫为主体的创意街区的开发策略值得更多城市所学习与借鉴。
其次是文化创意对街区的升级策略,从真猫之街到艺术猫之街,猫街也从普通小渔村的小路华丽转身为特色街区,艺术与创意点亮了整条街区,开启了新时期的街区业态转型。
纵观世界上的其他城市创意,都有各自的文化精彩,每个城市都有与众不同的产业特色。就如日本的“猫热潮”,通过发展与猫相关的文化创意,来促进城市旅游,促进城市的主题化、个性化、品牌化转型。那么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呢?
挖掘文化,凸显核心主题
文化是景区&商圈的灵魂,也是实现转型的关键要素。挖掘景区&商圈的主题文化,将其创意性地融入各个产业和建筑的各个细节,有利于集聚更多的专业人才、技术和资本要素,实现主题化转型。
能够在市场中形成特色差异化,保持竞争优势,重视主题文化的传承和场景营造。文化创意旅游则发挥了集聚人气、培育消费、提高知名度的积极作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竞争开始进入品牌化,提炼代表城市形象的文化符号是创造城市品牌的有效手段。更别说是小而美的猫街。
品牌是无形资源,一方面,品牌能够有效提高知名度,集聚资本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品牌运营,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有力地推动整体品牌化发展。
创作不易,如果觉得不错,为我点赞或分享。有其他任何营销问题也可以私信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