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什么?
其实到现在,世界上的人们对此也没形成统一的见解。
《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宗教是“人类与他们奉为神圣、精灵之间的关系。”
这一说法大约可以代表国外“宗教学”的主流观点。
《不列颠百科全书》还列举了“宗教”的三个要素——“宗教通常被认为由人对上帝、众神或精灵的关系组成。崇拜大概是宗教最基本的因素。但是道德行为、正确的信仰以及参加宗教团体也是信仰者和崇拜者所实践的、由宗教圣人与经典所支配的宗教生活的组成因素。”
国内的主流观点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
也包含三个要素——第一,宗教是人类社会及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出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现象。第二,宗教表现出人的信仰观念和崇拜行为,并有相应的社会活动和组织形态。第三,宗教的特点,是相信在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认为这种神秘存在超越一切又无所不在,拥有至高权威并统摄万物,支配着自然和社会的进程,决定着人世的命运及祸福,由此使其信仰者对这一主宰一切的神秘存在产生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并形成与之相关的信仰认知和礼仪活动。
“国外主流观点”和“国内主流观点”有没有契合之处?还真有。
世界上的“宗教学”多数学者们赞成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宗教”进行研究并予以“定义”——一是宗教的思想观念和感情体验,此为具体宗教的教义层面;二是宗教的崇拜行为和礼仪规范,此为具体宗教的教仪层面;三是宗教的教职制度和社会组织,此为具体宗教的教团层面。
宗教的由来是怎样的?
国内国外的“宗教学”学者绝大多数都认为,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其历史十分悠久。
通常认为,人类最早的原始宗教观念和信仰活动,约产生于前3万年到前1万年间的旧石器时代中、后期。
这个时候,远古人类已特别重视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出生、死亡和食物这三个因素,萌生出灵魂不死和死后生活的观念。与此相适应,这个阶段,出现了与原始宗教相关的埋葬死者、图腾敬畏等仪式和习俗。这就是最早的宗教崇拜活动。
研究者们认为,灵魂不死的观念,又衍化出物活论、万物有灵论、鬼魂论、祖灵论和神灵论等观念。并由此产生了对自然物、自然力、祖先、氏族的各种崇拜,发展出自然神、祖先神、氏族神信仰,以及相关的图腾崇拜体制。
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基本对象,成为诸神观念的真正起源。
后来,氏族部落联盟发展成最早的民族国家,原来的氏族部落宗教随之也上升为民族宗教或国家宗教。这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以及新的社会重构。
在氏族融合过程中,原来部落联盟的诸神,出现了主神和次神的区别。宗教信仰,由普通的多神教向主神崇拜过渡,出现了轮换主神教或单一主神教等崇拜形式。
进而,宗教崇拜发展出高度综合的二元神教和一神教,其神灵观念亦有了单拜一神、至高一神、统一之神和绝对一神的抽象。
上述演变过程,完全可有世界宗教史的演化所证明。
例如,曾先后出现过许多具有民族宗教性质的古代宗教——古埃及宗教、古巴比伦宗教、古代印度的吠陀教、婆罗门教及后来的印度教、古波斯宗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古代迦南宗教、腓尼基宗教、赫梯宗教、弗里吉亚宗教和古希腊-罗马宗教等等。这些宗教,大多伴随古代国家的灭亡而消亡,只有少数宗教如犹太教、印度教等流传了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原始宗教与文明谱系
另外还有一些与具体民族文化紧密相关的宗教,如中国道教、印度锡克教、耆那教和日本神道教等等,因其地域性和民族性极为突出的特点,也从另一侧面,证实了前述宗教演化的进程。
但这种进程的显著结果,是出现了传播和影响不限于一定国家和地区的世界性宗教,典型代表是佛教、和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宗教”。
说几句“宗教学”
“宗教学”的研究者,并非一定是信奉某种宗教的人。
把“宗教”作为研究对象而成为一门学科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一般以英国的麦克斯·穆勒1873年出版《宗教学导论》作为标志。
“宗教”一词,在西方,来自拉丁文“religio”。穆勒使用了“religion”一词,后来成为西方关于“宗教”的通用词汇。
“religio”一词的本义,应该是古希腊人所说的“对神的敬畏和虔诚”或者“敬神的戒律、禁令和礼仪”。
汉译“宗教”一词,是19世纪末日本翻译西方相关著作时借用的汉语词汇,就如同将哲学亦译为“形而上学”一样。
中国在宋代已合用“宗教”二字,以传授佛教。
北宋真宗年间释道原所著《景德传灯录十三》曰:“灭度后,委付迦叶,展转相承一人者,此亦盖论当代为宗教主,如土无二王,非得度者唯尔数也”。
在此之前,“宗”“教”二字分用。
“宗”,最早为“尊祖庙也”。“教”,则为教育、教化,亦指上施下效、从学入道等等。
“宗教学”,在近现代之后在中国开始发展。现在,有专门的宗教研究所,一些高等学府中也开设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