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青年出品
看到一篇题为《中文互联网,为何走向慢性死亡?》的文章,标题似乎有点刺眼和刺耳,但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沉思的问题。这篇文章谈到了互联网内容的垃圾化:
刷到某平台,开头第一秒钟,“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大壮”“注意看,这个女人忍不住了”,于是你又去另一个平台,你更傻眼了,不是“这家真好吃,YYDS”,就是“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好吧,你觉得某平台肯定不像这些妖艳,然后,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一百亿美元和隐身十分钟的超能力,你会选哪一个?”鸡汤、成功学、营销号,明星、爽文、情感话题、民粹话语,已经快要攻占了今天的中文互联网。喷子越来越多、算法越来越垃圾、牛鬼蛇神越来越厉害,这些都导致了今天中文互联网上的信噪比(信息/噪音比例)越来越低,以前你读一篇文章,可以收获很有趣或者很有用的观点,现在你读完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想杀了小编的心都有。
读到这些,很难不产生共鸣。确实,被标题诱导点开某篇文章,看到那些故弄玄虚的注水内容,眼球被消费、时间被谋杀的懊恼中,真的常生吊打小编之杀心。
文章还提到:文字的低幼、敏感、缺少创造力,所有的情绪,都浓缩成了各种“跺jiojio”,而所有的赞叹,都是绝绝子和YYDS。在跟风和自保下,互联网流行缩写,出现了一幕幕的奇观:“死”太扎眼,简化成“S”,“黄”太低俗,用“H”代替,“欺骗”更是罪大恶极,缩写之后还要在中间加个分隔符,变成“Q.P”。满屏的字母缩写看得人脑袋一麻,拳头一紧,不去搜索一下,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们的中文,被糟蹋到这种境地。
“慢性死亡”有点耸人听闻,但作为中文的使用者和热爱者,并没有感到冒犯,而是被唤起对日常互联网环境中诸多劣质和低幼内容的记忆与痛感。“慢性死亡”或许让人觉得抗拒,但可以换一种问法:
这两三年,有几篇在爆款热度后一两个月后仍还被人记得的深度文章?
这两三年,有哪一篇文章被你收藏下来并能翻出来反复阅读?
这两三年,有几篇文章能在时间的筛选后成为触动人心的历史底稿?
这两三年,有几篇文章有资格进入教材供新人后人学习的?
这两三年,有几个新作者的名字值得被记住的?
这两三年,哪个平台能捧出自己能标注某个大事件大热点的代表作?
搜索一下,你能搜索到多少对你有价值的信息?
新媒体平台中,内容越来越多,每天生产的文字和视频数以亿万计,但能经得起上面几个问题的拷问吗?内容的价值,不是由数量和流量决定的,而是由时间决定,经受住了时间的残酷筛选,经得起一个月、两个月、两三年的后视之凝视,仍被看成有价值,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互联网作为工具,有了内容才有灵魂,内容是互联网的根本,如果在喧嚣和狂欢之后,一切都烟消云散,一切都如过眼云烟,没有能够沉淀下来供人琢磨、铭记、膜拜的深度内容,没有能抵抗时间筛选的代表作,那这样的内容世界,这样的互联网,真的在慢性死亡,在垃圾化、娱乐化、低幼化、庸常化中萎缩至死。技术越先进,创造力却在倒退,信息越爆炸,灵魂越萎缩,内容越垃圾。
那篇文章的作者说,“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中文互联网的确正在凋零和枯萎,很多深度文章,竟然还是十几年前天涯大神们的PDF合集,在各大社区疯狂传阅。”
谁来为中文互联网的慢性死亡负责呢?起码这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其一是某些主流媒体,有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却没有担负起优质内容生产的专业责任。机构媒体,主流媒体,内容生产之重器,理应成为中文互联网内容的压舱石,用专业和权威向互联网输送体现时代品质的内容。在浮夸浮华的内容大行其道的时候,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引领专业规范之风。可相反,有些主流媒体不仅没有内容“引领”,反被一些自媒体歪风所倒灌。点开这些媒体的客户端,看他们推送的内容,看不到大媒体的庄重、严谨和权威面孔,清一色的标题,清一色的鸡毛蒜皮,满眼的娱乐、营销和低幼语言,标题里写满了诱人点开的轻浮和狰狞。
这段时间马晓霖教授在做一件挺“得罪”人的事,就是挑某些主流媒体的刺儿,把他们的标题陋习给拧过来,向“又双叒叕”“这些国家”“外交部宣布”“已经传开了”“这国”“这人”“重磅消息”之类标题刺客开刀。我一向认为,看到这类标题就可以避开,不用去点击,避免被坑。新闻应该有一种透明化的专业追求,而不应营销号化,能在标题中把事实说清的,就不用故弄玄虚非得诱引点开看全文,公共信息的传播不应设置“标题式阅读障碍”。标题这种流量手法,包含着对用户的消费,不是用内容滋养用户,而是当成流量工具。主流媒体本应是透明和专业传播的主力,如今却沦为标题的重灾区。
另外一方面是媒体选题的热搜化,这也是主流媒体失去内容主导力的一个表现。主流媒体拥有内容生产资质,按理说应掌握“选题主导”,关注真问题、大问题、痛点问题,回应公众关切,生产出优质内容,权威评论,深度调查,新闻追踪,经典特稿,然后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热搜。——可现在很多时候完成反过来了,某个鸡毛蒜皮的事在社交媒体上了热搜,这儿打架了,那儿泼粪了,谁又分手了,谁又塌房了,主流媒体盯着热搜找选题,根据这个热搜整合成某种情绪口水文,推高着热搜。这形成了热搜的低质内卷,社交情绪的调性决定着热搜,反向主导着媒体报道和评论口味,这也是互联网内容垃圾化的一个症状。
其二是某些政务新媒体的娱乐化营销化。按理说,新媒体只是桥梁,政务新媒体的本分应该是“政务”,成为沟通政府和民众的桥梁,推进政务公开,提升服务能力,在热点话题上强化沟通,借助互联网的媒介功能减少那些物理障碍,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可不得不说,某些政务新媒体并没有起到这种沟通、开放和透明功能,并没有给公众带来有价值的信息,而是热衷于自娱自乐,自说自话,自嗨,自我美颜。满足于单向的宣传和推介,如营销号般追星追热点追流量,卖萌,玩梗,挖呀挖呀挖,吹拉弹唱网红表演。
某些不务正业的政务新媒体,不仅没有成为优质内容基本盘的一部分,反而加剧了娱乐化和营销化,只当网红,不理政务。
其三是社交平台流量算法扼杀着深度内容,消费人性中的低级一面,助推着娱乐垃圾。“当时觉得很有意思,就顺手拍下来,没想到居然火了”,这么说的,有几个不是摆拍?有几个摆拍的逻辑不是迎合着平台的算法逻辑,先有算法逻辑,然后才有那些透支着公众信任的大面积的、结构性的摆拍。
看研究社交媒体的董晨宇老师分析网红成因,很有意思,他说:如今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是怎么关注到这些网红的?但其实问题应该是,他们是怎么找上门来的?在我看来,一个东西的爆火,大家应该去问为什么人们难以避免刷到它。我觉得这背后很大的原因在于平台需要这个东西。我相信最初平台没有参与“挖呀挖”,最先开始的推动一定是靠她自己。随后平台发现这个视频火了,就会给予流量扶持,把它主动推送给你看。这种扶持如今随处可见,比如一个BGM火了,或者一段舞蹈火了,平台都会在流量上给予扶持,进行推广,鼓励大家都去使用这段BGM拍短视频。火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出圈的情况,这是平台特别想要的,只有出圈,平台才能做大。
很可怕,社交平台已经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成为公众生活无法摆脱的“装置范式”。于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内容消费,被那些迎合人性中低级部分的算法逻辑所主导,成为慢性的一部分。
当然,对内容垃圾化负责任的,应该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舆论的撕裂和对抗,缺乏基本的善意、开放和包容,热衷于将问题敏感化,动不动上纲上线,动不动诉诸于网暴,让人说话之前先有九分自我审查(你看,我的标题其实犹豫了好几次,纠结再三要不要删去“中文”二字,担心被碰瓷)。动辄将正常争议“舆情化”,将学者和专家污名化,民粹反智汹涌澎湃,这些都对深度思考和优质内容形成巨大的遏制。这些问题,使互联网不再能滋养用户,而使上网成为一种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