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房产 >内容

“世上有但丁、有莎士比亚,还有杜甫”

2023-11-27 17:47:58来源:
导读唐诗宋词,其实已经传遍了欧美文学界。美国“垮掉派”作家凯鲁亚克,在著作《达摩流浪者》的扉页题词,将此书献给中国唐代诗人寒山;2020年...

唐诗宋词,其实已经传遍了欧美文学界。美国“垮掉派”作家凯鲁亚克,在著作《达摩流浪者》的扉页题词,将此书献给中国唐代诗人寒山;2020年,BBC播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将杜甫视为与莎士比亚同级别的诗人。

诗是最难翻译的东西,更何况是讲究用典、韵律、寓情于景的古诗词,再加上儒释道、士大夫文化的隔膜,西方人眼中的杜甫李白,与我们眼中的相比,必定有着巨大的差异。

那么,他们是怎么欣赏和解读唐诗宋词的呢,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翻译成英文后,再转译成现代诗,又长成什么样子?这就像在一双别人的眼睛里观看我们自身,别有一番“怪怪”的美感。

下文摘选自《李白来到旧金山》,经出版社授权推送。小标题为编者所拟,篇幅所限内容有所删减。

01

杜甫|“莎士比亚级别的东方诗人”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了一部长达五十八分钟的诗歌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西方国家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轰动。这部纪录片以西方人的视角,向西方观众展现了东方诗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在西方世界,除部分汉学家之外,普罗大众对于杜甫(712–770)还是相当陌生,甚少人听过他的名字,然而纪录片一开头,BBC 就给予杜甫极高的评价,并把他放在世界文学史的视野中展开叙述——

杜甫生于八世纪的唐朝,对应于英语文学传统,那是英雄叙事长诗、古英语传说《贝奥武夫》的时代。而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迄今仍在活跃的诗歌传统,上下延续三千年,比荷马史诗《亚特》和《奥德赛》更为悠久。

记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对于杜甫,BBC 毫不吝啬地使用了“最伟大”一词,“世上有但丁、有莎士比亚,还有杜甫”。这可谓天花板般的评价了,西方观众听到会产生什么样的兴致?为匹配杜甫的地位,BBC 还请来国宝级演员、《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用深沉优雅的莎剧腔来朗诵《壮游》《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梦李白》《春望》等十五首杜甫的诗文译作。麦克莱恩曾出演过众多莎士比亚剧作,这次代言杜甫,形象也相当吻合。麦克莱恩的朗诵穿插于纪录片叙述当中,气韵沉郁顿挫,娓娓道来,就像杜甫面对镜头讲述着自己的内心一样,为影片增色不少,同时有意无意地向西方观众暗示:这可是一个莎士比亚级别的东方诗人哦。

如何重构杜甫的形象,才能让西方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呢?制作方为此颇费了一番思量,最终在中国诗人和西方的史诗英雄之间找到了内在联结,将杜甫塑造为一个典型的“儒家英雄”:在进入统治阶层的愿望破灭之后,他成为劳动人民的一分子,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具有批判性的诗句,从而成就了自己的伟大。这样的叙事让从不了解杜甫的西方观众得以在自己的文化坐标中发现他的意义。这部纪录片由BBC 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历史学家迈克·伍德作为导游,带领观众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迹: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从出生到入仕,到弃官,再到居无定所;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游离……

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回顾了这位伟大诗人一生中颠沛流离的岁月。迈克·伍德同时是本片的导演和撰稿人。

迈克·伍德对杜甫的评价比片中还高,他说:

只称杜甫为诗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称呼将他的地位局限于诗人。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一个与杜甫完全匹配的人物,一个体现了整个文明的情感与道德感的人物。

这一评价是杜甫诗歌在西方多年传播的最高集成。

纪录片播出以后,一些观众告诉迈克·伍德,这部纪录片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之前所不知道的中国文化——很多西方人并不知道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有人甚至写信给迈克·伍德,询问哪里能购买到英文版杜甫诗集。还有很多英国观众看了纪录片之后,说它讲的是“我们共同的人性”。

这点与迈克·伍德的看法一致:“杜甫的诗作流传至今,不只是因为语言美,更是因为诗中体现的这些亘古不变的人性光辉。”拍完这部片子后,迈克·伍德说他更加佩服杜甫了,在他看来,这部片子承载的更大意义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对话交流与相互理解:

许多可怕的偏见因为新冠疫情产生,尤其在美国,针对中国的偏见和歧视甚嚣尘上,这非常伤人。我在中国待了很长时间,虽然我不是中国人,但我像中国人一样感同身受,我很难过。中国无论如何不该遭受这样的偏见和攻击。而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认为越需要做一些事,促进互相理解非常重要。

迈克·伍德曾考虑过请人在纪录片中用中文念诗,然后配上英文字幕,不过这样做的效果不太好,因为不懂中文的西方观众可能永远也无法从中感受到杜甫诗作的魅力。于是,他们挑选了一些由著名翻译家所译的杜甫诗篇进行朗诵。这些诗篇被翻译成散文体,不再保持原诗的结构和韵律,虽然比起原作有所缺失,但诗词的核心要义却能跨越语言障碍——许多观众反馈说,他们从中感受到了杜甫诗歌的伟大力量。

纪录片中的部分诗歌翻译来自宇文所安和华人史学家洪业等人,而片名同样出自洪业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版于1952 年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书,这是迄今为止公认的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研究的最重要著述。

美国还有一位诗人翻译了三十五首杜甫诗,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此人就是王红公。1956 年,他出版了《中国诗百首》,其中杜甫的诗所占比重最大,可见他对杜甫的偏爱。

王红公清楚地意识到,养育杜甫的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文化,杜甫关注的是“人的坚信、爱、宽宏大量、沉着和同情”,只有这样的品德才能拯救整个世界。虽然杜甫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他关心普通人民的命运和处境,这才是“唯一可能持久的宗教”。

教科书中的杜甫

在杜甫诗的选择上,王红公只选取比较单纯、直接的诗,也就是那些文学典故、背景最少的诗来进行翻译。王红公认为,译者是为特定时代的特定读者而翻译的,必须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

旅途夜思

[美]王红公 译

沿着江岸,微风沙沙地

吹拂苇草。我的

孤舟的桅杆耸入

夜空。繁星在荒漠的

水上绽开,月光随着

汹涌江水奔流。我的诗

使我成名而我已

衰老,多病且疲惫,来回

漂荡;我就像一只鸥鸟,

迷失在天地间。

(王家新 回译)

「原诗」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这首诗作于漂泊途中,理想的幻灭、生活的困顿,以及心境的无依无措,使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虽然是“书怀”,杜甫却出手不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个人的情绪交融于雄浑的意境中,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王红公以自身的经验“体认”到杜甫的痛苦与孤独。十三岁时,王红公就成了孤儿,干过各种杂活,当过工人、记者、画匠,经常居无定所。在翻译过程中,他总是从诗人存在的角度、个体生命的体验出发,来寻求与杜诗的契合点。他声称:“把诗歌译成诗歌是一种饱含同情的行为——以一个人自己来体认另一个人,以自己的言说来传递对方的声音。”

02

寒山|“他是一个嬉皮士”

异域的出世画中,一位手握卷轴的僧侣,站在一块岩石上专注地阅读着经卷,他衣衫褴褛、须发蓬乱,像极了无拘无束的世外高人……这幅名为《寒山读经图》的水墨肖像画,画中人物为诗僧寒山。在 1953 年的一次日本赴美交流画展中,一位年轻人驻足于画前,久久不肯离去,他被画中人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住——这个观画的年轻人,就是后来著名的“垮掉派”诗人加里·斯奈德。

斯奈德 1930 年出生于美国西部旧金山的一个农场主家庭,少年时代在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的山林中度过。成长的环境使斯奈德熟悉并热爱大自然,年纪很小时就成为登山爱好者,经常露宿于野外。中学和大学时代,由于谋生需要,他时常辍学,做过伐木工人、山林防火员、海员等各种工作,同样浸于自然之中。美国中西部的自然景色给了斯奈德很大的滋养,使他产生过度的迷恋,同时产生不小的困惑:“人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中国诗:

我第一次读到英译的中国诗是在十九岁,当时我理想中的大自然是火山口上四十九度的冰坡,或是绝无人迹的处女林。中国诗使我看到了田畴、农场、砖墙后面的杜鹃花丛——它们使我从对荒山野岭的过度迷恋中解脱出来。中国诗人有一种超绝的诗艺,能使最荒莽的山岭现出人性,证明大自然是人最好的住处。

寒山是一位唐代诗人,因隐居于浙东天台山翠屏山(又称寒岩、寒山)而自称寒山或寒山子,至于他的生卒年月和姓氏名字,都已无从考究。对于寒山生活的时代,历来颇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初唐人(627–9),更多专家认为他是中唐时期(766–799)的诗人。他当时给人们的印象是貌不惊人、衣衫褴褛、疯疯癫癫,却偏偏傲视众人,希望别人来朝拜他,不过他从未受到传统学者的重视,一直是个被边缘化的诗人,这与他的作品和身份有很大的关系。

明 尤求 《寒山拾得图》 局部

寒山虽然隐居于荒山野村,但他身上仍保留着诸如儒家的抱负、老庄的自然、释家的清静等中国知识阶层的特质,但这种融通兼修的哲学观念并未使儒、 道、释三家接纳他,反而让他受到更多排斥。寒山的诗中有轮回报应之说,这明显有违于儒家所提倡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他离家断却尘缘数十年,却始终没有正式剃度,故释家难以承认他为真正的诗僧;他像道一样炼丹,但与唐代盛行的服食外丹派道士又有所不同。

另外,他的诗通俗易懂,很少用典,不讲求格律——“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今观所作,皆信手拈弄,全作禅门偈语,不可复以诗格绳之。而机趣横溢,多足以资劝戒”(《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九),这些特点与传统诗歌的典雅含蓄、敦厚庄重迥然不同,因而他的诗也不被正统文学重视,只流行在民间和禅林之中。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寒山的诗一度受到关注,当时的中国学者正试图通过重新认识古代文学,来发掘和推广白话文,故寒山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将其列为唐代白话诗人之一,另两位是王梵志和王绩。谁也没有料到,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不算入流的诗人,远涉重洋之后,竟一跃成为在彼岸产生重要影响的名家。

寒山在当时到底有多受欢迎,华人学者钟玲有过亲历见证。在威斯康星大学,她曾与一位学生有过一次关于寒山的对话:

“你读过斯奈德译的寒山诗吗?”

“读过。”

“你喜欢他的诗作吗?”

“当然喜欢啦!”

“为什么?”

“为什么?因为他是个嬉皮士!”

这个对话记录在钟玲《寒山在东方和西方文学界的地位》一文中。此时的寒山,无疑是美国“垮掉一代”的精神偶像。美国学者罗伯特·科恩曾回顾说:

在当时的语境下,斯奈德笔下的寒山—这位唐代诗人、疯癫的山之隐者—就成了一位“垮掉”英雄和反文化的先锋。借用迈克尔·大卫森的说法,他成了一个“反对符号”。如果休·肯纳称《神州集》为战时畅销书的话,那么《寒山诗》就是一本冷战时期的畅销书。

起到推波逐澜作用的是家杰克·凯鲁亚克,他在 1948 年前后就提出了“垮掉一代”的说法。1957年,他的《在路上》出版,立即被奉为“垮掉一代”的精神写照。一年后,他的自传体《达摩流浪者》推出,此书卷首就标明:“谨以此书献给寒山子。”

杰克·凯鲁亚克

书中以斯奈德为原型,将寒山与斯奈德的形象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讲述了达摩流浪者对真理的探寻,他们的冒险集中在对禅的追求,这最终引导他们攀上内达华山脉,去体悟孤独之道。这本书是对禅之道以及生命的思索,它将寒山的形象深深嵌入美国年轻人的心中,引发读者追捧,使寒山成为追求独立、反叛、自由的“垮掉一代”的偶像和精神象征。

1965 年,斯奈德把他的第一本诗集《砌石》与所译的寒山诗合为一辑出版,题为《砌石与寒山诗》,引来更大的反响。在译序中,斯奈德写了一个按语,解释“寒山”的含义:“寒山之名,取自他住的地方。他是中国古代衣衫敝旧的隐士系列中的一个山野疯子。当他说到寒山,他指他自己,也指他的居处、他的心境。”

寒山是人、境、心的合一,这便是斯奈德对寒山的理解。他说:

当我进入寒山的诗歌时,当他谈到鹅卵石、小溪,或是谈到松风时,我不只是在想中文的“松风”和英文的“松风”,而是在听,在听风。在翻译“云雾”或“缥缈的山”或“云雾山”或“云雾中的山”这类短语的时候……我最终的策略是这样的:你认识原文中的这些词……所以你要忘掉它们,要回忆看云雾山是怎样的感觉,并在你的脑海中想象它们的形象,也就是说,深入你的头脑,看看发生了什么—对诗的内部可视化,而这当然就意味着你必须借助你的感官以及你的回忆。

来看看这首译作。

在悬崖一角,我选了个地方——

鸟道,而没有人的踪迹。

那地方之外是什么?

白云依恋着隐约的岩石。

如今我住在这里——多少年了——

一次又一次,春天和冬天过去。

去告诉有银器和几辆车的人家

“所有热闹和钱财,又有何用?”

(柳向阳 回译)

原诗: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寒山离群索居,独自生活在荒山之中、寒岩之上,在山水之中直见本心,直悟禅理。他这种遗世独立的精神与山水相契合,自然与自我,和谐统一、浑然一体,使他在精神上获得了自由和超越。禅诗的上乘之作在于境界的创造,寒山用寥寥两句“鸟道绝人迹”“白云抱幽石”就向读者描述出一个高踞岩石之上的理想居所,令人神往。

03

李清照|“女性主义的梅花”

与众多诗人的译介情形相似,李清照词也是通过众多翻译家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在欧美读者面前展露出基本面貌。王红公是李清照词的重要译者,他对李清照诗词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在此将他单独拿来做案例分析。

李清照像,清代崔𬭬绘

下面来分析一下王红公翻译的李清照这首词:《声声慢》。

秋日之爱

——按一个缓慢悲伤的曲调而写的一首倦怠的歌

[美]王红公 译

搜求。搜求。寻索。寻索。

寒冷。寒冷。清泠。清泠。

悲哀。悲哀。痛楚。痛楚。

潮热阵发。畏寒骤至。

扎心的痛。缓慢的苦。

我找不到安宁。

我喝了两杯,然后三碗

清酒,喝到我不能

迎风站起,挺住。

野雁飞过头顶。

它们揪我的心。

它们是我往日里的朋友。

黄金的菊花散落

在地面,堆积,褪色,死去。

这个季节,我无法伸手

去摘。我独自一人,

站在窗前一动不动,

看阴影越聚越浓。

细雨淅沥,穿过梧桐树。

雨滴,一滴又一滴,穿过黄昏。

我现在能做什么?

我如何才能赶走——

无望——这个词?

(得一忘二 回译)

「原词」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是出了名的难译,由于开头连用了十四个叠声词,对翻译家来说,着实难以处理。为在英语中再现汉语原作的节奏和语言形式,王红公几乎冲破了英语的语言习惯,以一种极不正统的英语来表达。比如,他采用了六个单词并将其重复一遍,来表现这些叠声词,虽然机械、生硬,但的确对原作的形式做了很好的还原,因为要在英语中找到意思如此相近、发声又短促响亮的同义词确实不容易。

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心中流淌的那股不能排解的忧郁之情。词人那无可奈何的失望,在译文的字里行间得到充分的展现。王红公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把原诗的情绪也精准翻译了出来。

下面我们来谈谈西方汉学界对李清照的研究。1966 年,华人学者胡品清出版了《李清照》一书,收录于“特怀恩世界作家”丛书之中,该丛书以较高的学术水准著称,这本书由此成为美国迄今最具影响力的李清照研究专著。

《李清照》全书共分为四章:“历史背景”“李清照生平”“李清照词”以及“特色和价值”。在“历史背景”一章中,作者介绍了宋朝南北两代的发展轨迹和社会文化背景,词的出现和发展与这些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作者还分析了词与诗的本质差别:与诗相比,词的意象更雅致,象征意义也更隐晦。“词的特殊功能就是要通过对有寓意的精美物品的描写,来营造一个诗意的世界。”也就是说,词讲究情与景的融合,能言诗所不能言,表达词作者更为细腻、朦胧和微妙的感性情绪。这要求真正的词人必须具备性情纯真、心灵敏感,以及精神自由等品质——说的不正是李清照吗?

在“李清照生平”一章中,胡品清评价李清照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一位开辟新纪元的女词人——可以说是“中国最伟大的女词人”。在中国古代,女性“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以及女性卑微的地位,使众多女诗人堙没在历史尘烟之中,只有李清照一人在文学成就上与男性媲美,甚至超越绝大多数男性词人,可谓独一无二。

第三、四章是重点,分析了李清照词的文体以及其特色和价值。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作品,胡品清采用了西方汉学家的做法,将李清照的词作与西方诗人的诗歌放在一起横向比较,以获得一些有趣、鲜活的感受。比如李清照这首描写梅花的词作:

渔家傲

胡品清 译

在雪中,我已经知道春天的信息,

梅花的玉枝上缀满了娇嫩的花朵。

半开着,她们散发香味的脸充满了魅力。

在花园,她们看起来就像刚刚出浴的美女。

特意地,造物主让月亮发光

像宝石一样明亮。

金盏里盛有新的佳酿,

让我们不惧烈酒,一饮而尽,

今晚我们要歌颂一朵无与伦比的花。

「原词」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词。李清照从具体的形态展开,再回到感官和美学的体验,将梅花的品格衬托了出来。译文中的“今晚我们要歌颂一朵无与伦比的花”点透了原诗的含蓄,比“此花不与群花比”更清晰地表达了梅花那种超群与高贵的美,属于翻译中的神来之笔。

“中国诗歌是多具体有形的描述,而少抽象的内容。中国诗人描写所见之景物而非不可见之想象之景物。”这是中国诗歌的典型手法,具象、言之有物,相比外国现代诗歌有很大不同,比如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这两节描写鲜花的诗:

包裹花蕾,对抗蠕虫,

获得露水的权利,

调节温度,避风,

摆脱这只徘徊的蜜蜂,

大自然不会让人失望,

等待她的那一天——

做一朵花

是一种深刻的责任!

狄金森这首诗不是描写诗人眼前所见鲜花的外在形象,而是根据诗人的经验和遐想,对鲜花的行为、品性和思想进行了一次抽象的重构,最终传达出一种情绪:花朵历经千辛万苦,只为你而开——等待花开的那一刻是如此美妙。

正如作家杨照在谈到现代诗的核心时说,现代诗是感性的,并不是为描述什么,而是为表达某种主观或客观暧昧混淆的情境、情感、气氛,其沟通方式不是理解,而是感染。

从对比中,读者能轻易分辨出两种诗歌的差别,同时清楚地了解两者的美学倾向。美国意象派从中国诗中汲取养分,学习到的正是如何具象化地描述所见、所闻和所想,这是一种观念上的回归。

最后,作为女性学者,胡品清从女性的角度对李清照进行了一番归纳总结:李清照是一位词人,但她首先是一个女人,这使她的词作有自身的优势,可以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感,而无须像男性词人那样,还得借助女性的口吻来言说。这点相当重要,毕竟词是一种偏向女性化的艺术手段,女性写词有种天然的优势。

此外,李清照是一位个人中心主义者,自己永远是作品的中心,就算写花、写景,最终都不忘写自己——她为自己身为女子而骄傲,女性主义在她的作品中是一个永恒主题。虽然李清照的词作没有体现出高深的思想,但她的真情实感和表现能力足以使其成为一位伟大的词人。

《李白来到旧金山》

作者: 谭夏阳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读库

出版年: 2023-10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