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房产 >内容

小时候经常打的“针”,为什么消失了?

2023-12-28 16:51:13来源:
导读相信很多人去医院看病,如果碰到“”还是“吃药”,肯定首选是“吃药”。可能00后已经不会有这样的印象,但是我们绝大部分国人对都有心理阴...

相信很多人去医院看病,如果碰到“”还是“吃药”,肯定首选是“吃药”。

可能00后已经不会有这样的印象,但是我们绝大部分国人对都有心理阴影。

因为,小时候打的“针”,实在是太痛了!

“不听话,就带你去”也成了不少人儿时发自内心的恐惧。

不过,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个现象:

现在,医院好像很少见到打“针”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针”标配针管的模样

这是“针”标配针管的模样

讨论这个话题前,还是要先弄清楚,到底什么是“针”?

所谓“针”只是个通俗说法,这其实是一种肌肉注射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把药物通过针头直接注射到肌肉组织。

“针”其实是一种肌肉注射的方式

“针”其实是一种肌肉注射的方式

除了肌肉注射,常见的还有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等,适用于不同病症的治疗,剂量也有所不同:

皮内注射:多为0.1ml,微剂量,大多用于过敏试验。

皮下注射:1ml左右,低剂量、无性药物。

肌肉注射:通常1-10ml,中剂量,可注射性药物。

静脉注射:>10ml,大剂量,可注射性药物,快速见效。

其中,“针”就属于肌肉注射,这种注射方式是为了避免药物被肝脏代谢,让药物以较慢的速度逐渐发挥效用。

由于这种注射方式是针头直接刺入皮肤,为了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像胳膊上的三角肌,还有上厚实的脂肪层,就成了肌肉注射“优选区域”。

打过“针”的朋友看到这里,是不是有股酸爽的感觉了?

有人要问了,既然肌肉注射选的就是“皮糙肉厚”的部位,可为何还是那么疼呢?

我相信有这个疑问的,基本上是三四十岁以上的朋友。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不能脱离当年的客观医疗环境。

和如今常见的一次性的3ml细针管不同,上世纪80年代,无论是城市医院还是乡镇医院,注射用的几乎都是5ml或更大的玻璃针管。

老式玻璃针管和针头都是反复使用,用一个金属盒蒸煮反复消毒

老式玻璃针管和针头都是反复使用,用一个金属盒蒸煮反复消毒

这种老式针管最大特点是,针管和针头反复使用……

有人可能要嚷了,啥?针头反复使用?

没错,这就是当年很多医院的现实情况。

别担心,重复用归重复用,正规医院每次注射前,都会对针头进行蒸煮消毒,讲究点的还会配个“针头消毒器”。

玻璃针管时代,针头也比现在的针头粗很多,扎上去自然会很疼

玻璃针管时代,针头也比现在的针头粗很多,扎上去自然会很疼

那为啥针头会重复使用?

一方面自然是当年医疗经费不足,加上一次性针管尚未普及;另一方面是去医院看病的人,十有最后都是靠来治疗。

和如今不同,当年如果让患者选择打“针”还是吃药,估计不少人都是选前者。

没办法,在当时的环境下,生病后打“针”相对见效更快,也更便捷。

毕竟,药物服用一般会进行多次,需要坚持一段时间。

早年医院很多人去医院看病,由于怕耽误上班,都会选择

早年医院很多人去医院看病,由于怕耽误上班,都会选择

同时,每天吃药也有时间规定,需要在进餐前或进餐后使用,可因为那时人们缺乏常识,常常会忘记按时服药。

而且吃完一个阶段的药,只能去医院配新药,也很麻烦。

也是因为经济的原因,那时人们的收入都不高,如果吃药,时间长,花费也大。

可打“针”就会便宜不少,一般两三次注射后,病情就会有明显好转,相对划算很多。

说白了,当年医疗条件太简陋,人们也没啥钱,大针管“糙”针头,成了无奈的选择。

可能又有人要嚷了,啥叫“糙”针头?

注射针头虽说经过消毒之后可以重复使用,但时间久了,针头难免会因为磨损出现肉眼难见的“小毛刺”。

多次使用后的“糙针头”

多次使用后的“糙针头”

可想而知,这样的“糙”针头扎进肉里,确实怪疼的。

与静脉注射输液疗法相比,“针”有自己的特点。

静脉注射就包括我们熟悉的“打点滴”

静脉注射就包括我们熟悉的“打点滴”

静脉注射的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粗大的针管将药物注入血液,手法不熟的话,容易对血管造成损伤;而“针”就是肌肉注射,这部分区域没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为了治病,只能委屈患者的了。

更早些的时候,别说的针管了,连患者在医院吊水,都是重复利用“盐水玻璃瓶”。

有的医院至今还是老式的玻璃瓶和一次性输液器混着用

有的医院至今还是老式的玻璃瓶和一次性输液器混着用

1987年,随着卫生部下达关于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输液器、输血器及注射器的通知,一次性针管和输液袋才逐渐开始普及。

让很多打过“针”的朋友记忆犹新的,还有护士前的一系列标准动作:

护士用酒精棉球擦拭下注射区域后,还会有个排除针管空气的操作,随即便像扎飞镖那样,手起针落。

为了避开上厚厚的脂肪层,护士需要将针头扎进肉里2-3cm……

如此一来,不仅造成的针头伤口深,痛感更强烈,而且仅凭护士这一套注射前的“瞄准”动作,足以令人吓得“魂飞魄散”,一听见“”就腿软。

实在要,患者最希望碰到有经验的“老护士”。

实在要,患者就只能盼着碰到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护士”

实在要,患者就只能盼着碰到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护士”

因为那些在无数上“千锤百炼”的老护士可以做到扎针够快,推药够缓,拔针够迅速,让患者感觉不到太多疼痛就完成了注射过程。

而要是撞上初出茅庐的小护士,不仅时没轻没重,可能连位置都没找准,就一股脑将针扎进患者本就紧张的肌肉里……

不过,打“针”最痛苦的记忆,还得是打“青霉素针”。

青霉素属于初代抗生素,这款发明于二战时期的药物,曾经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青霉素与红霉素、链霉素和土霉素等被奉为治疗各类感染和炎症的“神药”。

解放后,青霉素针曾作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风靡全国各大医院。

青霉素曾经是风靡全世界的初代抗生素

青霉素曾经是风靡全世界的初代抗生素

早些年,很多人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十有就要打青霉素针。

只要是头疼脑热的患者,先来上一针,不一定药到病除,但起码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不过,青霉素中的钾离子比其他药物更容易造成疼痛,所以打了这种针的人,每次疼到得坐在医院长椅上许久才能缓过来。

更“可怕”的是,打正式的青霉素针,还需要在前做皮试。

每次少则3天,多则5天,而且往往是上午一针晚上一针,让人崩溃。

现在去医院,我们似乎很少碰到打青霉素针的情况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发现初代的抗生素往往有着较强的毒副作用。

比如俗称的“四环素牙”,就是由于患者早年经常服用金霉素、土霉素等广谱抗生素药物,导致牙齿变黄,严重的还有牙齿发育不全和缺损等情况。

青霉素相比于其他初代抗生素,毒副作用虽然最小,但细菌耐药性问题却比较严重。

根据国外一份医疗报告显示,有超过一半的肺炎球菌菌株对青霉素不敏感,同时也对很多新型病菌缺乏疗效。

这说明,如果患者经常使用青霉素药物,体内病菌会渐渐产生耐药性,再使用此类药物就没多大疗效。

更重要的是,现实中不少人对青霉素过敏,注射后很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对于治病救人的医院来说,哪怕只有一个人因过敏而死亡,也是严重的医疗,医院自然不愿意发生这样的意外情况。

因此,所有患者打青霉素针时,一定会进行皮试。

就是通过少量多次注射来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以防万一。

在国内打青霉素针,一定会事先进行皮试

在国内打青霉素针,一定会事先进行皮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生和患者都更倾向于使用更安全、更便捷的治疗方法。

加上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毒副作用较少的抗生素越来越多,头孢类抗生素就成为青霉素重要的替代药物。

相比于青霉素只能注射,头孢类药物既可口服,也能通过静脉注射发挥药效。

而且现在到处都是药店,只要有医生处方,家门口药店就能买到需要的药品,自然比跑去医院要方便。

“针”逐渐减少,还有个难以启齿的隐私问题。

想想看,即便是在医院,可谁要在大众场合脱下裤子,怎么说都是一件无比尴尬的事。

所以,随着口服药物等更为先进的治疗方法出现,患者能吃药解决的事,当然没必要再挨一针,更减去了某些人打“针”的顾虑。

即便碰上需要的情况,现在的一次性针管有不同规格针头可选,注射胳膊上的三角肌就足够了,也不再需要打“针”。

不过,现在打“针”的情况少是少了,却并非真正消失了。

如今,很多药物既不能口服,也不适合于静脉注射或其他途径给药,仍然只能通过肌肉注射,也就是打“针”给药。

比如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D3,以及黄体酮等油剂注射液,还有强的松龙、曲安奈德等混悬注射液,以及不能静脉注射的一些水溶性注射液,都只能通过“针”肌肉注射。

此外,类似抗结核的主要药物,如链霉素,给药也需要打“针”,才能见效更快。

所以说,打“针”不会完全消失。

“针”少见了,是因为医疗卫生水平在提高,面对疾病,我们有了更多的对付手段。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