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房产 >内容

33岁互联网人一年被裁3次:房子成最大累赘;夫妻租房贴补万元月供;卖房要亏百万

2024-01-04 16:42:51来源:
导读原标题:33岁互联网人一年被裁3次:房子成最大累赘;夫妻租房贴补万元月供;卖房要亏百万编者按:人生重燃,如春柳抽芽,历经寒冬的磨砺,终焕...

原标题:33岁互联网人一年被裁3次:房子成最大累赘;夫妻租房贴补万元月供;卖房要亏百万

编者按:

人生重燃,如春柳抽芽,历经寒冬的磨砺,终焕生机。

每个人都是航行者,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难免遭遇困境、挫折和失败。面对风浪的洗礼,我们不断调整航向,坚定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彼岸。

人生重燃,亦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如琴瑟之和谐,亦接受自己的不足,如同璞玉需经琢磨方显光华。

此路虽不易,但如清泉之在石,日积月累,终汇聚成海。

值此跨年之际,搜狐财经、搜狐科技联合推出策划报道,聚焦个体小人物的人生重燃之旅,一起勇敢面对人生挑战。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潘琭玙

编辑 | 杨锦

“我先给你听个故事吧。”

“我不想听故事!”

“那我给你放个动画片。”

“戴好耳机,别把手机关掉了哈。”

2023年12月中旬的一天,在北京某个演播室里,唐维安顿好孩子,走到聚光灯前的高脚凳上坐下,扯了扯衣角。在镜头前,他的双手有些局促地在空气中停顿了几秒后落在了两腿旁。他的视线左右扫视着我们的两个机位,又穿过两个机位的中间——往孩子所在的方向定格了几秒。孩子低着头看着屏幕里的《小猪佩奇》津津有味,时而笑出声来,演播室中的视线不约而同地都落在他身上。

唐维是来说自己的故事的。“我今年33岁,目前在互联网的乙方,互联网推广行业,去年12月底经历了第一次裁员……”人生重燃对唐维而言是“不得不”的决定,被生活的“惯性”推着走到当下,唐维认为尝试和选择或许将成为他的新命题。

一年被裁三次

2022年12月底,唐维在北京一家做互联网公司产品推广运营的创业公司在职一年多,被告知了被裁员的消息。

三个月后,他找到了第二份工作,与先前的公司属同一行业,在职仅三个月,他再次被列入裁员名单。在接下去的两个月内不断地投简历与面试,但入职新工作没多久,他又一次被迫离开。

唐维平静地罗列出了时间线,这一年里他按部就班地重复着“找工作——上班——失业——再找工作”的循环,最终又回到初始的起点。

裁员理由很简单也很一致——“业务调整”。行业整体已经触顶,随着互联网巨头林立,各自分走人们衣食住行的某一块“领地”。格局已定,又在相互之间延伸触角,互联网很早走入下半场的存量竞争,下游做推广的乙方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他坦言,在疫情后小创业型公司对公司项目的调整频率加快。抗风险能力低的情况下,两三个月是一个业务最长的验证期,如没有达到期望值,直接砍掉是最优性价比。

但唐维说,他是理解的。“第一份工作赔偿了N,之后的两家都没有赔偿。”唐维并没有追究赔偿,他认为小公司当下的处境也较为艰难,就算跟他们协商下来,结果可能也是个把星期的赔偿,“我觉得没有必要。”

唐维回忆到,入职最近这一份工作之前,他得了胃病住院,在养病期间刷到了他们的招聘信息,“当时感觉他们要得很紧急,人员很紧缺。”

但他在7月入职后,很快便感觉到自己手上的项目做不长。“我当时主要负责后端投流与优化,几天下来就对客户情况很了解了。”他的预期是,这个项目或许能够撑到2024年年初,但公司的决策来得更早也更果断,10月份他便收到了裁员通知。

唐维当时已经未雨绸缪了。上班之外的时间,他在周末修改简历,在休息时间刷刷招聘软件,投递新的工作机会。但他明显感觉到,本行业的工作需求减少了很多。前两年,投出去的简历,每天都可以收到一个正向反馈,现在几乎是石沉大海,“都是已读不回。”

行业人员也相对饱和,在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之下,唐维认为除非逼不得已,大家都不会想着去跳槽。“我觉得明年会比现在更差一些。”他的预期也并不乐观。

第一次被裁员的当下,唐维并没有什么情绪波动,毕竟裁员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当时的无感只是暂时的,离开第二份工作后,他陷入了自我否定与怀疑。

那阵子,他的妻子常会发现他在深夜醒着,也会问他,为什么晚上不睡觉?这样对身体不好。“我睡不着觉,”唐维向我们阐述的时候并没有带着什么情绪,“我当时是有了一些轻度抑郁的倾向。”

孩子,房子

好在有孩子。

“在孩子身边就会有很多事情(可做)。”唐维待业的一段时间都是在带娃中度过,最近一次被裁员之后,他把原先在老家的孩子接到了身边,充实到有时没有时间回复微信消息。

“上班的时候早上八点左右起床,收拾自己就出门去公司了。”现在儿子几点醒,他就几点醒,做完早饭就带他去楼下玩一玩。11点左右唐维给孩子做午饭,在儿子午睡的时间他抽空投递简历,晚上6点吃完晚饭再陪他玩到10点钟,晚上11点唐维才开始处理手机消息、看看工作机会。

他一日的时间线与孩子的作息高度重叠,但对他而言,和孩子呆在一起是一种充电,短暂地进入孩子那个迷你但简单的世界里。

最近天气冷,唐维带着孩子在屋子里玩,他会让孩子玩米桶,他说用手扒拉米,把手深深浸在米里,对孩子来说像是玩雪一样。他去理解孩子童真的视角,让自己也学着纯粹些。

唐维对孩子有格外的耐心。在演播室的阶梯座椅上,小男孩跑上跑下地喊着自己是公交车司机唐师傅,唐维陪着他一次次重复“上车、刷卡、开车、到站、下车”的扮演游戏。

两岁半的小孩有些凌乱又笨拙地吃着饭的时候,他几乎没有动他的餐具,只是耐心地等着他慢慢吃完这顿饭,有时唐维也指着一道菜问他,“你想吃这个吗?”孩子摇了摇头,他也不会强求。

孩子也成了他们这个家庭做重要决策之前考虑的优先级首位。

2020年,他们在北京东五环的位置买了一套七十平米左右的小两居,“因为当时孩子要出生了,从刚需的角度考虑就买了。”

房子,捆绑着落户、子女就读义务教育等市民权利成为刚需;遮蔽着一个小家庭让“家”的意象具象化成为个体拼搏的勋章之一。有时也是每个月的刚性支出,一笔必须支付的上万元账单。

数次裁员之下,房贷对唐维而言是重压。“有想过卖房,但现在和之前买的时候对比,应该是亏了将近小100(万)了,现在出手去卖是很痛的一件事情。”

唐维最终没有选择卖房,开源节流因此成为他们这段日子的关键词,“压力主要是孩子和房贷,房贷是刚性支出省不了,如果孩子留在北京月投入将近七千元。”

唐维和妻子决定将孩子送回老家,两个人搬出了自己的房子,在外合租,把房子租出去之后靠房租差价节余出3000元左右来抵扣房贷。

他们把车开回了老家,把租了10年期的北京车牌退了。平时和朋友们的聚会改到了各自的家中,减少下馆子的次数,衣服也不买了,只保证日常开销。

他曾经也想过,如果没有这一套房子,他们会有一些积蓄。可能会选择回到他或者妻子的家乡,在三线城市找一份工作或者去传统行业做做生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他们也可能会选择继续流连在大城市,但手握积蓄也意味着更多试错空间,“换城市换赛道都不会如此束手束脚了。”

唐维夫妇最终决定继续把房贷还完,房子以后留给孩子。眼下房子对他是负担,但能扛过去,未来如果孩子在北京工作,这是他能给孩子提供的便利。“在北京生活,有一个自己的家肯定会好一些。”

互联网快车

2014年互联网行业裂变。中概股融资“大年”,一年内包括微博、途牛网、聚美优品、陌陌在内的多家互联网公司在美国完成了首次公开募集IPO;阿里巴巴敲响纽交所的开市钟,创下全球最大的IPO纪录。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互联网登上“中国经济舞台”。

硬件设备也在这一年随互联网生态的富饶而迭代。微软正式宣布“诺基亚”品牌将被替换为“Microsoft Lumia”,诺基亚将设备与服务业务出售给微软退出手机市场。iPhone落地的时刻掀起移动互联网的巨浪,水花洒落在每一个人身上。

就在2014年,专科毕业的唐维离开了原先在老家做的电视购物行业,想来互联网行业找找机会。偌大的北京天通苑承载了所有北漂对未来的想象,也是唐维在北京的第一个落脚处。

没有相关经验,他只能从销售岗位入手,因为公司在扩招,他很快拿到了一家软件测试的公司offer。“当时做APP的创业公司特别多,软件测试相当于是处于风口,销售很缺人。”从0到1,公司VP带着唐维在内的五个同事做了一年多,业务正式步入轨道。

当时唐维一个月手上负责的合作的客户有上百个,现在一年全公司也不到五十个客户。刚进公司的时候唐维只有4000元的月薪,在短短两三年里他的工资翻了接近10倍。“当时花了20万买了一辆代步车,又在燕郊买了一套房。”

但唐维在最安逸的时刻选择了跳槽,先是切换赛道,转型到甲方公司,每一次的跳槽都能有10%至20%的薪资涨幅。一年多后他又离开当时的公司尝试在网文APP领域创业。

为了创业,还没有建立家庭的唐维决定以亏损小100万元的价格出售他买的第一套房。“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顾虑少一点。”但因为版权竞争激烈,半年后他创业失败。

疫情伊始的2020年,他重新开始找工作,因为不可抗力因素,他当时找工作比较吃力,也因为感知到了行业的没落,想要切换赛道,但一切都变得艰难。“年龄和学历的门槛都越来越高。”后来他入职了乙方公司,降薪幅度是15%左右,2023年入职的公司降薪幅度达到30%。“之后的工作都是因为裁员或者变相裁员被迫换的工作。”

再回想起当时,唐维说,“我是赶上了互联网的红利,但是并没有抓住。”

“在我这个年纪”

唐维不止一次考虑过改变现状。

今年5月份,唐维和妻子离开北京去了一趟杭州,在杭州见了朋友,了解了当地的生活方式与职场情况。他提到,选择杭州是为了跟着孩子的户口走,当时想把北京的房子置换成杭州的房子。“杭州的产业以电商为主,和我的工作经验没有太多交叉,最终没有下定决心去。”

离开杭州后,他回老家呆了半个月,短暂地有过回家工作生活的念头。他认为,在家或许可以获得更高的工作自由度,也会有更多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但他发现老家的工资最高5000元封顶,“就算把北京的房子租出去也不够还房贷,何况还有小孩,还有日常必需品。”不希望人生的后半程一眼望到头,作为父母希望把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的给到孩子,他很快又回到了北京。

他也尝试转换赛道。他梳理了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其他行业赛道的吻合情况。“如果各个方面能够达到下限的期望值,我会选择转型。”前些时日唐维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但在商谈的过程中他仍然有许多顾虑。“与现在所在的行业不太一样,所以薪资与预期相差较大。”

年龄会是门槛吗?唐维说,大家不明着说,但偏向于选择年轻的。“公司其实很现实,他们希望找的员工像是恋爱里的‘傻白甜’。”他认为,这个行业内的公司需要的是全身心投入、薪资要求低,因为可替代性强。“公司里有经验的人不少,他们能够给小白传授经验,让多个人组成团队去负担一个经验丰富的人的工作反而是降本的方法。”

近一个多月的面试中,他不止一次被问到“为什么换工作这么频繁”,虽然在他的解释后,面试官会表示理解,但也没有选择继续向下推进唐维的流程。“有时也会接到一些保险销售的面试,包装成了其他岗位,沟通一下就发现套路了。”

“30多岁了……”唐维感慨,上有老下有小叠加房贷,试错成本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他多次提到,在这个年纪,一切都变得小心翼翼。

“以前付出和投入是可以得到正向反馈的,不像现在。”未来选择往哪个方向发展,该如何做决策也成为唐维很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在未来发现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唐维踌躇不决。

他认为,眼下唯一的选择是先努力活下去,再去求改变。如果还年轻,肯定要在本职工作之外学习新鲜事物,拓宽兴趣与技能。“到了这个年纪,基本上都是孩子第一位,老人第二位,工作第三位,自己第四位的顺序。”

问到新年的展望,他说自己要求不多,“2024年就一句话,希望能活得比今年更好一些。”在2023年12月29日,唐维告诉我他上午刚去了新公司做工作交接,转型MCN公司的直播运营,降薪50%,“一切从头开始呗!”他的语气轻快。

录制视频那天,唐维是笑着说完他的故事的,我说“感觉你的心态很积极”,他说主要还是因为孩子。孩子带着耳机还沉浸在动画片的剧情里,摘下耳机之后,又蹦跶着拉着演播室的人陪着他玩模拟公交车的游戏。

北京的冬季阳光灿烂,唐维抱着孩子走向地铁站。今天出门前,他给儿子的兜里揣了一小袋米,他们的下一站是去喂鸽子。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唐维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