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家长因上学时间太早在班级微信群怼老师”的聊天记录引发热议,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微信群聊截图显示,上海市金山区某小学,一名学生家长向班里老师表示:“从今天开始,XX所有的第一节早课不上。让他睡到自然醒,他现在的睡眠比早课重要些。孩子小,不适合太早起来。作为大人,太早了我也受不了,不想起来。”
随后,有老师在微信群里对家长的言论进行了回应,在后续交谈中,家长和老师发生了言语争执。
据极目新闻,3月1日,记者就此事多次致电当事学校,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同日,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他们已经关注到此事,目前联系了家长和学校,正在沟通协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家校共育需要的是理性沟通,而不是所谓的霸气对待学校老师。在互联网时代,并非谁的声音大、谁更强势,就意味着谁有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平等沟通的重要性。如果家长对学校的上学时间有意见,不应该去怼班主任,因为这个问题并非班主任甚至是学校能决定的,而是应该向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反映。
熊丙奇介绍,现在中小学生的上学时间,都是有统一规定的。学生具体的上学时间属于公共决策,而非个别家长任性的问题。某位家长认为学生应该推迟上学时间,可能引来其他家长的反对。
“接受义务教育,就需要遵守义务教育的规定。”熊丙奇说,中小学生行为守则中有明确规定,作为一名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纪律,学校也要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
编辑|段炼 盖源源
校对|王月龙
封面图片: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本文转载自: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