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周立刚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曹操高陵及陵园综合研究”又发表新的研究成果,曹操高陵西侧发现的宋元时期建筑基址,可能是北宋初年为曹操高陵设置的守陵户所在。
曹操高陵的发掘与认定曾引起广泛关注,此后发掘调查工作一直在进行当中。2010年夏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曹操高陵周边开展大范围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寻找高陵陵园及陪葬墓相关线索。勘探除了发现陵园遗迹之外,还同时在周边区域发现了数百座不同时代的墓葬和其它遗迹。其中,陵园西部约200米位置发现的一条南北向长沟遗迹及一片废弃建筑遗迹引起考古队的注意,考古工作者根据位置推测可能是陵园西部兆沟和相关建筑。为了证实这一判断,2011年—2012年,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人员对这两处遗迹进行了部分发掘。发掘结果证实,这两处遗迹的年代是宋元时期,与高陵陵园布局并无直接关联。但是,遗迹和出土遗物的特征为寻找北宋初年为高陵设置的守陵户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
勘探发现的南北向沟状遗迹经发掘证实为一条排水沟,废弃后被生活垃圾逐渐填埋。几条砖砌排水道的发现,表明在这条大沟的西部曾经存在过一个比较考究的砖砌地下排水设施网络,将生活废水或者其它废水导向这条沟内。前期的勘探线索表明在沟的西部还存在更多的砖砌建筑遗迹,呈南北向布局,与沟的走向接近,砖砌排水道应当是这些建筑的附属设施。这种砖砌排水设施堆砌规整,完整长度可能在数十米以上,形成多支交叉的网络,不像是一般民居的附属设施。排水沟内出土遗物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建筑可能比较特殊。
沟内出土遗物十分丰富,包括陶器、瓷器、骨器、铜器等多种材质。其中瓷器为主,完整器或者能够修复的器物达899件。出土遗物的数量之大和种类丰富程度令人十分意外。出土的瓷器多为碗、盘、碟、枕、罐等日用器类,有白瓷、黑釉瓷、钧瓷、青瓷、白地黑花等,同时包括有定窑、钧窑和磁州窑产品,年代跨宋金元三个时期。除了大量瓷器之外,还有三类器物值得特别注意。第一类是钱币,沟内共计出土可辨识钱币116枚,其中北宋钱币115枚。第二类是娱乐用具,包括1枚骰子、25枚围棋子、4个不同尺寸的陶球、7个直径1厘米左右的瓷碟,此外还有数枚圆形瓷片和多件瓷俑。第三类是建筑构件,包括兽面纹瓦当、琉璃脊兽、灰陶兽头形底座、琉璃龙头构件等。
周立刚说,大量的宋代钱币和娱乐用具的发现,表明此处曾经有过公共娱乐活动。再结合沟内出土建筑遗物的特征和相关联的排水设施特征,我们推测存在于此处的建筑可能并非普通民居,很可能具有某种官方属性。出土瓷器的年代特征表明,这些相关建筑可能始建于北宋早期,一直沿用到元代。器形和工艺特征的变化说明,建筑的功能在宋金元三个不同年代显然发生了多次改变。精美器物和娱乐用具多为金代,反映这一时期此处的公共娱乐活动比较频繁。
出土遗物中,虽然没有文字材料标明这些建筑的功能属性,地方志材料或者前期勘探工作也未能提供其他信息。但是,出土的建筑构件,尤其是琉璃龙头形构件,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线索。同类遗物在安阳韩琦墓地和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园的祭祀建筑遗迹中都有发现,这两处都是北宋时期重要人物的家族墓地,类似的建筑构件都发现于墓上祭祀建筑遗存中。那么,此处遗存是否也与北宋时期某个著名人物的墓上建筑有关?
令人遗憾的是,前期勘探虽然在周边发现了数百座不同年代的墓葬,但是在该建筑遗址附近并没有一座特别突出的宋代墓葬能够与之相关联。周边所有墓葬中,最突出的就是东部的曹操高陵。
自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下诏毁掉曹操高陵的陵园建筑之后,曹操高陵就罕见于官方的历史文献。唐太宗李世民在征伐高句丽的途中曾经拜谒高陵,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3年下诏为前代帝王名人墓冢设置守陵户,其中包括高陵,设置三户守陵户。
周立刚说,我们认为,在高陵西侧发现的这处建筑遗迹很可能与北宋设置的守陵户有关。北宋之后,王庭南迁,中原地区先后被金人和蒙古人控制,经历频繁战乱。守陵户,即曹操高陵的最后见证者,可能在此后被废弃,原有的建筑被改作他用。随着最后一批见证者消失在历史中,这些建筑最初的功能,包括高陵的位置,也逐渐被遗忘。
周立刚经过文献、考古综合研究后认为,李世民拜谒高陵、赵匡胤下诏设置守陵户等,说明北宋及之前的朝代对曹操评价甚高。南宋时,随着朱熹尊蜀贬魏思想的传播,曹操的形象逐渐转为负面。七十二疑冢的传说最早大约在元代出现,随着明代《三国演义》的流传,这一传说也被广泛接受。历史文献中曹操形象的转变发生于南宋之后,说明这个时候人们对于守陵户和高陵的记忆已经消失。而考古出土遗物特征变化情况也表明,此处疑似守陵户的建筑功能从北宋到金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金代可能被用作公共娱乐活动场所。(记者 张体义 图片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