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加沙地带结束临时停火、重新开战的第三天。据新华社和央视报道,短短几天,巴方死伤超过700人,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再响警报,大量流离失所的民众表示“无处可逃”。
在“硬碰硬”的同时,以色列和哈马斯最新释放的信号,更令外界担忧战事长期化的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冲突双方有关交换被扣押人员的谈判进入深水区,哈马斯可能针对释放以色列提出更高要价。哈以均需通过军事行动向对方施压,未来可能呈现打打停停的局面。
重新挣扎在生死线
经过7天的临时停火,以色列和哈马斯12月1日在加沙地带重新交火。以军2日表示,在临时停火协议结束后的24小时之内,以军在加沙地带袭击400多个目标,主要集中在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和北部的拜特拉希亚。
以军还向汗尤尼斯东部区域散发,称“汗尤尼斯是危险的战斗区域”,要求当地4座城镇的民众撤离至拉法。
同日,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宣布,针对以色列特拉维夫实施了大规模火箭弹袭击,特拉维夫市区响起防空警报,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也因此暂时关闭。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彼得·莱纳说,自临时停火结束后,哈马斯发射了超过250枚火箭弹。以方目前暂无相关伤亡报道。
硝烟再起,也让获得短暂宁静的地区民众再次挣扎在生死线上。
自以军恢复军事行动以来,截至2日加沙地带已有193人死亡、650人受伤。单单是以军2日对加沙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的空袭,就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冲突又开始了,以军发了,强迫我们去拉法,我们在拉法又能在哪里避难?拉法也在承受炮击!”加沙地带居民卡里姆·沙米表示。
在“硬碰硬”的同时,以色列和哈马斯最新释放的信号,更令外界担忧战事长期化的风险。
以色列内塔尼亚胡2日表示,以军将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地面行动,直到实现所有目标。他已指示以国防军“以越来越激烈的程度”恢复战斗。
哈马斯局副萨利赫·阿鲁里同日表示,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停火前不会再与以色列交换被扣押人员,而且交换剩余被扣押人员需按照“新标准”。
“清剿”目标远未达成
综合舆论分析,加沙地带战火重燃并不出人意料,这与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以色列“清剿”哈马斯的军事目的远未达成。以军估计其近期军事行动打死哈马斯武装人员约5000多人,而哈马斯总共有约2.5万名武装人员。以军担心停火太久会给哈马斯喘息之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牛新春说,在实现临时停火前,加沙北部约三分之一地区未被以色列控制,包括加沙城以及杰巴利耶等几个难民营。加沙南部也不是以军主攻方向,仅受零星空袭。
而在未来一段时期,以色列会在南北一齐发力。
在北部,以色列希望控制剩余的每一寸土地,不但会逐楼排查哈马斯人员,也会用各种手段瓦解哈马斯的地道。《参考消息》援引分析人士的说法称,预计控制整个北部需要两周至一个月时间。
在南部,以军同样会加大军事投入。以色列官员表示,哈马斯大部分领导层、大量人员和火箭弹,以及大部分剩余的被扣押以方人员目前都在南部。
牛新春认为,12月1日的大规模空袭表明,以军已开始对这一地区下手。以色列还在这里划分数以百计的区块,要求加沙民众熟悉自己所在区块编号,之后根据以军发布的预警从“特定区域撤离”。
《参考消息》近日援引外媒消息称,以色列正计划对哈马斯发起一场至少为期一年的战役,地面攻势最密集的阶段将持续至2024年年初。牛新春说,“这是完全可能的,现在距离消灭哈马斯的目标还很远。”
“放人谈判”进入深水区
双方重新按下“开火键”,也与“放人换停火”的后续谈判陷入僵局有关。
央视援引以色列媒体2日报道称,目前仍有上百名以色列人员被扣押。由于交换扣押人员谈判破裂,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当天从卡塔尔召回其团队。
牛新春认为,在女性人员交换问题上存在分歧,是谈判受挫的主因。以色列要求哈马斯释放10多位被扣妇女。但哈马斯将这些被扣的20—30岁女性视作士兵。
“考虑到以色列是全民兵役制,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容易被哈马斯视作前或预备役。她们对于哈马斯是更高的谈判筹码,因此不在目前考虑释放的范围内。”
牛新春进一步指出,此前“放人换停火”针对的是平民,平民对哈马斯战略价值小。随着哈马斯可释放的平民越来越少,交换被扣以方必然会被提上日程,哈马斯也会提出更高要价。未来“放人谈判”将进入深水区,双方难以很快达成妥协。
有舆论称,2011年,以色列为换回被俘的以军士兵吉拉德·沙利特,曾释放1027名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其中包括不少哈马斯的重要人物。而此次,哈马斯提出,若想换回被扣押的以军士兵,以色列必须承诺长期停火、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释放所有在押的8500多名巴勒斯坦人。对此以方表示拒绝。
分析认为,今后“放人谈判”将会继续,双方在无法谈拢的情况下,会通过军事行动向对方施压。一旦一方有所让步,军事行动可能暂停。因此,下阶段巴以冲突可能呈现打打停停的局面。
持久停火难度大
谈及战火重燃的影响,牛新春认为,这势必加剧加沙人道主义灾难。“加沙南部人口更多,以军行动条件更复杂。此前已从北部撤至南部的加沙民众,这次逃无可逃。”
外界注意到,12月2日约100辆载有援助物资的卡车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加沙。这是临时停火协议到期之后首次有援助物资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加沙。但联合国警告,进入加沙地带的食物、水、药物和燃料的数量仍远低于当地民众需求。
“如果不能实现持久停火,无论如何努力,人道主义危机都将加剧。接下来可能出现更多伤员、传染病和物资短缺的情况。”牛新春说。
面对严峻的形势,国际社会纷纷作出回应。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日对加沙冲突再起深表遗憾,呼吁以色列和哈马斯重新达成停火协议。
美国副哈里斯2日在迪拜表示,以色列必须采取更多措施保护巴勒斯坦平民。同一天,美国防长奥斯汀表示,以色列如果不努力保护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平民,可能面临战略失败的风险。有舆论认为,这或许是奥斯汀就相关问题发表的评论中语气最为强烈的一次。
法国马克龙2日表示,他将前往卡塔尔制定新的停火协议。他还表示,“彻底摧毁”哈马斯意味着“将持续10年”,因此以色列需要更好地界定其的最终目标。
而中方则于近日主持了安理会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提交了包含5点建议的《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中方强调,全面持久停火应成为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炮火之下没有安全区,加沙地区没有防火墙。”
牛新春认为,国际社会的斡旋对于以色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色列放行了一部分人道主义援助,并且在的节奏和打法上有调整。但国际社会的压力并未改变特拉维夫的军事目的。
牛新春表示,美方的最新表态看似对以方施压,但实际上它支持以色列清剿哈马斯的态度无明显变化,只不过强调了对平民的保护。而哈里斯2日发表的“五个指导性原则立场”也属老调重弹。
还有观察人士称,美方要求以色列为巴勒斯坦平民建所谓“安全区”,但一方面,不确定以色列能否兑现承诺,另一方面,此举受到联合国人道主义组织反对,因为战事下没有真正的安全,将民众集中于一处可能使其成为目标,遭受额外伤害。
牛新春说,目前来看,国际上斡旋力量仍然存在较大立场差异,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支持以色列“清剿”哈马斯。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致力于全面持久停火。二者的分歧预示着实现全面持久停火难度相当大。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