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崇园与其导师王攀的聊天截图。
现在陶崇园跳楼事件双方(导师和学生亲属)各执一词,这个罗生门最后能演多久还不得而知,但是从这个事件中得出的教训是明显的,如果起因是师生关系间权利的失衡,那最后无外乎要让天平再度平衡。
中国当前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问题,大都是权利不对等的问题。导师对学生的毕业证乃至未来发展都有着"直接否定权",这种被动环境下使得学生丧失了话语权,不敢反抗也不能反抗,在某些情况下不得已只能一味靠忍受和讨好来应对导师的要求,另一方面,相比老师的师德人品学校更重视其科研上的成果,也缺乏有效的监察教师德行的体系。上没有监管约束,下不敢拒绝反抗,这也就助长了个别老师的不正之风。其实在事件发生的一个月前,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提出教育行政部门要把立德树人纳入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这可以看做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次自省,也可以当做是杨德宝等人用自己的生命作鼓槌叩响的改革大门。
如何避免这类悲剧再次上演?即使在《意见》中,也并没有讲明当用人单位如果仅是走走过场、息事宁人应当如何。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建立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来处理此类问题,受理、调查、处理学生对学校教职工人员违反纪律言行的控告、检举,从而让浊着浊,还清者清。
而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也应该适当作出调整,从过去传统的“单一导师制”进行转变,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导师制度,试以“多导师”或者“联合导师”来替代,这样一来,导师避免了过往“单打独斗”,同时对学生来说,也将拥有更多灵活性。就这个事件来说,校方现在的《通报》的处理结果不论是屈服于强大舆论的影响,还是真心准备给家属一个说法,想必都没能如愿。关注这个事件的人不会因为这模棱两可避重就轻的《通报》而感到满足,另一方面自杀学生的家属显然也无法接受,陶崇园的姐姐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已经不想对学校和它发布的这个公告作任何评论,现在的主要目的就是起诉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