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国内 >内容

搅动A股引巨头竞折腰边缘计算是风口还是泡沫

2019-06-30 10:35:02来源:亿欧
导读目前边缘计算仍处于早期试点阶段,要想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商业化,受应用场景和技术的复杂性、行业的不规范化多因素的影响,掘金边缘计算

目前边缘计算仍处于早期试点阶段,要想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商业化,受应用场景和技术的复杂性、行业的不规范化多因素的影响,掘金边缘计算注定是长久战。3月份,A股风声渐起。浪潮软件、网宿科技、中国软件、高升控股、中兴通讯等公司连续涨停,网宿科技上周凭借边缘计算概念五连板因此受到了交易所的关注,被下发了关注函,要求就公司边缘计算相关项目的进展和风险进行详细说明,并问及了一些内幕交易及信息披露相关的问题。

除了搅动A股,边缘计算还在诸多领域C位出道。例如在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边缘计算和折叠屏手机、5G成为了最热门的三大领域;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在两会上提交的提案也提到运用智能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搭建计算平台,分析全量交通数据,预判拥堵趋势并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中兴通讯和浪潮也先后发布了针对边缘计算的服务器等等。

众多厂商押宝的边缘计算是什么?

简单理解边缘计算,就是用网络边缘对数据进行分类,将部分数据放在终端处理,减少延迟,从而实现实时和更高效的数据处理,是对云计算的补充。

举例来看,自动驾驶需要对当下路况判断,进行秒级处理,如果将数据的计算放到云端处理,网络稍有问题,就会出现“亲人泪两行”的事故,如果将这些环节的计算处理放在本地物联网终端、基站或者CDN节点上来做,就能减少延迟,数据处理更加高效。

被称为“技术相面师”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所所长何宝宏认为,边缘计算是一种解决方案,没有创造出新的核心技术或做重大技术组合,也没有诞生新的应用,更没有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他把边缘计算比作一个“筐”,认为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以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满足应用的实时性和数据保护等方面的需求。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施巍松教授的团队在《边缘计算:现状与展望》论文中,以谷歌学术上“edge computing”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文章数量为基准,将边缘计算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5年以前的原始技术积累阶段。

边缘计算最早的雏形是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1998年Akamai最早提出),2013年,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Ryan LaMothe在内部报告中首次提出“edge computing(边缘计算)”一词,边缘计算开始涵盖底层云服务功能和上层万物互联。

第二阶段是2015—2017年的快速增长期。

此阶段内,边缘计算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密切关注,国内边缘计算的发展速度也逐渐和世界同步,例如在2016成立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dge computingconsortium),2017年首届中国边缘计算技术研讨会开幕等等,边缘计算开始得到国内政府和学界会的认可。

第三阶段是2018年—至今的稳健发展期。

2018年边缘计算被推向大众,是边缘计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中,消费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被寄予了厚望。小到路由器、VR/AR游戏机、机顶盒、移动信号塔、自动驾驶系统,大到制造业中工厂的无人机器手臂、无人流水线、船舶、以及户外大型重工业机器设备数据采集等。

“目前看来,边缘计算最早会在电信运营商接入网、内容分发网络、企业智能制造等业务上落地。”

浪潮服务器产品部副总经理陈彦灵表示,例如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边缘计算可以满足敏捷连接、实时计算、数据优化、应用智能、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中,边缘计算还能降低网络的传输负担,实时处理业务,从而帮助决策优化,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收集和管理数据的范围和能力。

云推动边缘计算发展,但是边缘计算不会让云消亡

亚马逊在2006年推出AWS应用,边缘计算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所以客观的说,与云计算相比,边缘计算历史更为悠久。

陈彦灵告诉亿欧,推动边缘计算走向前台的原因主要是云计算、5G、物联网三者的推动。“在云计算时代,终端与云端、核心网互联,在5G与物联网时代,计算能力进一步前移,云与终端之间产生了边缘层,提供边缘计算能力,5G时代推动了边缘计算的发展,也让边缘计算生态更加丰富。”

资料显示,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终端设备联网、超过50%的数据在边缘处理,相继产生了围绕MEC的新兴应用产业兴起,如:CDN、视频监控、AR/VR、车联网、IoT等等,5G的发展让此前一些无法满足用户体验的应用场景得以实现,也让5G时代的应用更加多样化,云计算的计算能力无法满足众多场景的数据处理需求,边缘计算便被推向了大众。

云计算虽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但是,海量数据在“上云”的过程中受到网络限制需要一段时间,云端处理数据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造成响应时间过长,用户体验差。

那既然云计算会造成延迟,边缘计算会不会彻底取代云计算?

无论边缘计算如何发展,云计算将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DZone网站一位技术专家Cate Lawrence在文章中指出,“在物联网中,边缘计算并不意味着云的消亡。相反,在最新的体系结构中,它是一个在边缘网关和云后端之间转换功能的场景。”也就是说,

边缘计算“钱景”广阔,真正吃到嘴里却不容易

Gartner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50%的大型企业将会把边缘计算列入规划,超过50%的工业物联网分析将在边缘进行,这在2017年的时候只有不到10%;而到2022年,50%以上的企业数据会在数据中心或者云之外产生或处理。CB Insights估算,到2023年全球边缘计算行业,整体市场容量有望达到340亿美元。

通信运营商、云计算公司、硬件厂商、CDN公司

从目前市场参与者来看,除了科研机构和产业联盟,布局边缘计算的玩家主要有四类,分别是。

四类玩家及部分典型事件汇总

云计算公司

先看,2016年亚马逊推出AWS Greengrass边缘计算平台;微软在2017年推出了面向物联网的Azure IoT Edge服务,可以将计算能力由Azure端推送至边缘设备;阿里云,2018年宣布战略投入边缘计算技术,推出IoT边缘计算产品Link Edge,联合英特尔推出一个专门针对物联网应用的开放性框架,发布物联网边缘网关技术,开源了实时计算平台Blink,动作频繁。

通信运营商

其次是,国内三大运营商从2018年便开始布局边缘计算。

中国移动在2018年10月30日成立了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致力于提供产业合作平台,凝聚各行业边缘计算的优势,目前已有第一批34家合作伙伴,2019年将评估100个部署边缘计算的试验节点,引入100个边缘计算合作伙伴助力商用落地;

中国联通早在2018年中国联通在15个省市开展了Edge-Cloud规模试点,还联合华为发布了边缘计算白皮书,并承诺2019年投入数十亿资金用于边缘计算全网规模部署;

中国电信也提出5G MEC融合架构,基于通用硬件平台,支持MEC功能、业务应用快速部署。

CDN厂商

中网宿科技在国内最具代表性,2016年便立项边缘计算的研究,总投入21亿元,目前网宿已经加速将原有的CDN网络升级为边缘计算网络,并开始搭建开放的边缘计算开发框架和应用环境,未来将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服务模块,输出IaaS及PaaS服务。

硬件设备商

浪潮、华为、中兴通讯等选择在边缘计算的设备层领域布局,推出边缘计算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智能边缘平台、MEC解决方案以及边缘计算服务器等硬件设备。

亿欧认为边缘计算也将到达上下游产业链,带来一系列商业机会。例如随着云计算的下沉以及边缘终端设备的增多,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将不言而喻,安全类厂商也将获得新的增长机会。

除了上述四类玩家,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市场,有“钱景”,但要想真正在边缘计算领域掘金,仍需长远布局,一个新技术的成长和完善往往需要经过时间检验,边缘计算也不例外,网宿科技的副总裁李东曾说,“这是一个值得投入5年以上时间的长期市场”。

目前边缘计算仍处于早期试点阶段,要想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商业化,受应用场景和技术的复杂性、行业的不规范化多因素的影响,掘金边缘计算注定是长久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