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业标准对于社区的小托育机构是不是要求过高,是不是在鼓励大资本进入?此标准的出台意味着行业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国外类似的建筑标准对新行标的制定有多大的借鉴意义?
日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行业标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业界哗然。人大幼儿教育导读记者邀请了多年在托幼一线的专家和资深人士,对此《征求意见稿》发表建议,以促进新建筑设计标准能够切合行业实际,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同一园所属不同部门,如何管理?
《征求意见稿》称,新建幼儿园必须配建一定规模的托儿所,并且建议,独立设置的幼儿园应配建一定规模的托儿所,幼儿园与托儿所班数比例宜为3:1。
“现在有的民办幼儿园已经有了2-3岁的托班,他们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
“幼儿园和托儿所属于同一园所,幼儿园归教育部监管,托儿所归卫健委监管,这样的管理是否好操作?”业内不少人士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人大幼儿教育导读记者表示:对于幼儿园和托儿所的管理问题,上海已经做了一些探索。上海市人口早期发展协会指导总监海伦·支佩华在日前举行的“解夏”2019新时代托育高峰论坛暨专家名师培训会上表示,上海托育管理的隶属关系明确,由卫健委和市教委双主体管理,家庭育儿指导主要由卫健委负责;机构托育指导由市教委负责,卫生、健康由卫健委负责,游戏与发展由市教委负责。
建筑标准一刀切,国外经验如何借鉴?
“在我们这样的二线城市的建筑格局,如果托儿所和幼儿园在二层,还要保证室外人均面积为3平方米,这是很难实现的。在我所在的二线城市,社区内的小托育机构,几乎90%以上不符合《征求意见稿》中建议的建筑设计标准。”
《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改、扩建的托儿所、幼儿园设置室外活动场地确有困难时,室外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小于3平方米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对此,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台湾师范大学博士生杜丽静表示,关于托育中心的生均空间,较多发达国家已经设定了0-2岁的婴幼儿在室内与室外的平均活动最低空间,这些设定往往是在研究者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例如,以美国纽约为例,室外平均每名婴幼儿的最低生活空间为6.96平方米,户外活动需要设置围栏,高1.2公尺,平均每名婴幼儿在室内的最低生活空间为3.25平方米,并特意强调室内活动空间不将厕所、办公室、厨房、仓库、书架等纳入面积。
英国的托育中心并未规定室外的平均活动面积,他们认为婴幼儿的室外活动空间越大越好,但限定了室内空间,平均每名婴幼儿的室内活动空间为3.5平方米。德国同样没有规定室外生均空间,仍然只限定室内平均空间为10平方米。杜丽静建议,虽然在不同文化脉络及空间资源下婴幼儿生均活动面积不同,但都体现出为婴幼儿提供充分的可资利用的空间之设想,期待国家相关部委请专业研究者做一些实证研究,制定最合理的婴幼儿生均空间面积。
按新标准建设,如何补贴?
而商铺租赁的成本很高,首层和三层的价格差别很大,从成都地区来讲市区的三层是100-200元/平方米,首层是300元-500元/平方米,加上人力成本,一个托育中心成本投入很大。
和以往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比,《征求意见稿》对托儿所的建筑设计标准进行了修改,《征求意见稿》建议:托儿所乳儿班和托小班应布置在首层,对此,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0-3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文颐表示,由于住宅区经商获得大部分业主同意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住宅办托儿所取得营业执照的难度很大。
《征求意见稿》指出,与居住、养老、教育、办公合建的托儿所只能收两班,且不超过40人,按这样的标准,只能增加托儿收费,办成普惠性托儿所可能性不大。文颐向人大幼儿教育导读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按照新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的建筑设计标准,加上员工工资及五险一金,比如园长月工资在8000元—10000元,教师工资3500-5000元,厨师工资3000元/月等,一个托育机构在成都要维持正常运营的话,每个婴幼儿是4500元/月的学费,才能保持薄利。在这样的成本支出下,政府补贴多少,才能促进这个行业良性发展呢?”
谈到幼儿园应配建一定规模的托儿所的问题时,丰台区第一幼儿园园长朱继文谈了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改建成本高、并且不见得符合小托儿的需要。”她认为,托幼机构最好是专门的机构,不要用3-6岁的幼儿园改造。0-3岁和3-6岁幼儿准备的玩具层次都不同,教室的设计地板、墙面、卫生间、洗衣房、洗澡间都不同,0-3岁的小宝宝多是各种爬行走,改建的托儿所的地板、墙壁、尿垫、玩具等卫生消毒与3-6岁的大孩子都不一样的。托儿与幼儿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不是简单年龄小了几岁的事情。”
业内专家透露,有关政府如何补贴普惠性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建设成本,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营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在做相关规划。
业内人士提出,新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中的标准配建托儿所,需要国家补助多少资金才能正常运营呢?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严平建议,按照《征求意见稿》中的标准建设托儿所,相关部门需要明确办园成本,这样将来的补贴金额才能保证普惠性民办园和托育机构的正常运营。
需求多元,社区小机构如何生存?
“我个人比较推崇社区小机构,但从目前的《征求意见稿》来看,似乎大资本更容易进入。”在托育一线工作两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刘文婧表示。
“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婴幼儿照护以家庭为主,托育补充,0-2岁婴幼儿的照料以家庭为主更符合儿童早期发展实际。”
今年2月有媒体报道,上海63家通过审核的托育机构,有一半托额空着。谈及原因,该媒体分析,个体发展差异和家庭需求不同是重要原因。东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赵美荣在2018年完成《新时代儿童早期发展策略—基于东莞市辖区家庭为主体的研究》的课题,她认为:
0-3岁婴幼儿照护如何做到以家庭为主,托育为补充呢?刘文婧表示:“现在北京小区里有一些日托、半日托、时托等托育机构,由于一些原因,这些托育机构很难满足国家规定的建筑标准,但是小托育机构确实能满足多样化的家庭需求。”“如果托育需求在,但机构硬件不达标,往往会滋生黑园,这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学雷认为。
“有了硬件环境,社区可以购买日托、半日托、和时托服务,隔代照料的老人也有休息的时间。同时,这些提供日托、时托的服务人员可以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指导,达到有的放矢。”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刘文婧建议,《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大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建议社区相关部门联合小区物业,做好公共活动区域的设施和部位改造,为婴幼儿照护创造安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刘文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