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峰会以“从‘规模’到‘价值’的医疗变革”为主题,采取领袖峰会+4场产业论坛+项目路演的形式,聚焦医药创新、医疗大数据、非公医疗、科技医疗四个主题,聚集50多位重量级嘉宾与数千名观众,共话变革机遇,见证医疗产业从“规模”到“价值”的发展新纪元。
在7月25日领袖峰会上,亿欧公司副总裁、亿欧大健康总裁高昂发布关于《2019互联网+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优质项目评审白皮书(征求意见稿)》的演讲,并在次日(7月26日)医疗大数据和非公医疗产业中发表演讲和致辞。他的演讲主要观点如下:
1、政策支持、模式创新、技术突破是互联网+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的三大助力,而行业制度不健全、标准不规范以及专业人才的缺失则是互联网+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的三大掣肘。
2、当下医疗大数据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健康管理、辅助诊疗、医学研究暂处第一梯队。
3、非公医疗发展趋势:政策将持开放+监管的态度,医保控费将倒逼医院回归价值医疗,资本与医疗机构间的矛盾将日益暴露。
以下为演讲速记(有删减):
今年4月份,金小桃会长所在的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成立了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分会,亿欧大健康本次所承接的项目就是该分会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借由现在的时间节点,通过技术与互联网+和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的结合,对新领域和跨界融合做界定是本次项目开展的背景。
需要介绍的是,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是卫计委旗下主管的一级学会,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学会,隶属卫生部。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发展非常快速,目前已下设65个分会。
在了解完项目背景后,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医疗市场面临什么样问题?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医疗面临三大核心问题是,老龄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过度医疗。同时,慢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也意味着防治前移已变得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医疗环境,以及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二级分会的成立状态,亿欧大健康发起该项研究的核心目的有三:第一是希望能够实现科技和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的结合,定义新赛道;第二是征集优质创新项目,通过向上对下传播,让好项目被更多人看到;第三是向全社会征集意见,修正报告后递交卫计委,去基层宣传、推介,加快落地。
从白皮书本身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起步非常早,效果也非常明显。而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正式从国外引进全科医学概念,目前我国全科医学还处于起步较晚、落地较慢的状态。
但在最近两年,医疗市场里出现一个新变量——科技浪潮助推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今年年初,亿欧发布的一份关于新技术趋势的研究报告指出,5G通讯、免疫治疗、区块链、沉浸式技术的变革和推进正在给行业带来新变化,互联网+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也出现了很多机遇,从政策支持到模式创新、技术突破,都为健康管理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基础。
但从目前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的发展来看,在立法、管理和制度层面仍待完善。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全科医生人才的紧缺,学会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全科医生数量大约为16万。未来3年的计划是达到20万,但20万这个数字距离合理数量40万还有一半差距。
在机遇和挑战之下,互联网+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未来还会有非常多的机会产生,我们也希望能够在产业后面的市场发展过程中起到一些作用。今天发布的是征求意见稿,就是希望借助大会正式向行业专家、向大众,包括在座各位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意见征集。
技术驱动,医疗大数据已形成第一梯队
在今年4月份,亿欧产出了《2019中国医疗大数据研究报告》。回顾过去一段时间与医疗大数据领域相关的热点事件,可以发现整个行业的政策制定和合规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到目前为止,一些事情在推进过程中仍有阻力。
回顾国家政策的七年进程:从“信息化”切入,以“大数据”落脚;从“治病”出发,以“治未病”为先;数据安全与数据共享两手抓。这期间也存在矛盾和制约,但这都是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
与大数据相关的政策制定和发布从来没有停止过。2013年至今,已有68项相关政策出台。其中2016年是一个小高峰,有35条政策出台。国家除了发布相关政策外,也在致力打造医疗大数据的 “国家队”,设置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的更名,以及布局“1+5+X”数据中心。
医疗大数据涉及到国家安全,不同于其他的大数据,“国家队”的打造十分重要。“国家队”的打造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目前由金小桃主任发起,七大数据集团已经有三家在实际运行。而国家“1+5+X”的数据中心布局则是指:一个国家数据中心,五个区域中心和若干应用和发展中心。
国家大数据中心布局.png
围绕刚才说的政策以及“国家队”的做法,我们也按照亿欧对于医疗大数据的理解,对医疗大数据治理进行了一个分类和细化。医疗大数据是采集及管理、分析等环节的统称,目的是妥善管理“有用”数据并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价值。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示意图,基本上把整个医疗大数据治理的相关内容都涵盖了,同时也基于此把市面上从事医疗大数据相关的商业企业进行了分类,按照技术层、应用层、技术收集分了三个环节做罗列。
医疗数据分类.png
(参考来源:参考聚光科技、睿至大数据官网技术框架,亿欧智库整理绘制)
行业图谱.png
(备注:某些数据收集端口同时也处在数据应用层,数据收集层可以为应用层提供底层数据支持,应用效果可以指导数据收集工作。该图谱仅列举部分企业。)
完成数据采集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数据清洗转换和数据脱敏。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是指消除多源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冗余和矛盾,加以互补,改善信息提取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数据清洗转是指数据清洗的任务,“洗掉”不符合要求的“脏数据”,补全不完整数据、挑出并修正错误数据、对重复数据进行去重操作;数据脱敏是指以特定的脱敏规则对某些敏感信息进行变形,实现对敏感隐私数据的保护,这也是数据利用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拥有数据后,就要要对数据进行挖掘、利用,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文本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因为电子化的医疗数据所体现出的数据并没有达到清洗数据分析的要求,通过预处理、提取、应用等环节,把数据进行清洗、切割、聚类做结构化处理,才能让这些文本达到使用要求,进而构建成知识图谱,为“计算机脑”提供可用的“学习资料”。
总结下来,技术给大数据应用提供了驱动,再结合医学的各个学科落实到各个应用场景,整个过程需要依靠搭建合规的标准化数据共享平台来不断优化,形成医疗大数据的互通互联,进而通过落地和应用的反馈形成医疗大数据的价值闭环。
当下医疗大数据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健康管理、辅助诊疗、医学研究暂处第一梯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各应用场景发展的行进速度将有较大差异。当然未来,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也会存在一些趋势与挑战。
我们认为,现在最大的优势在于优质的数据,这是企业在挖掘医疗大数据价值方面制胜的关键,把握优质医院资源将使企业在该领域拥有先发优势;医疗大数据的真正落地需要政府、医院和企业三方共同合作实现;医疗大数据将搭上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速列车”;慢病管理、辅助诊疗及医学研究或成最先落地场景;基于互联互通的融合数据挖掘平台是未来的重点建设方向。
对于未来存在的挑战,第一点就是合规性,这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二点是医疗数据标准化缺失,数据融合不易操作,而原有系统升级改造成本较高,共享难度较大;第三点是技术能力与数据处理难以匹配;第四点是数据壁垒与隐私安全的矛盾。
细数2019上半年,非公医疗正走向规范
今年上半年以来,非公医疗政策不断出台,在利好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非公医疗机构将逐渐走向规范经营。回顾2019上半年,非公医疗领域发生了十件大事。
2019年7月6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王贺胜在2019中国医院大会上表示,在数量近百万的医疗卫生机构中,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63%。这说明我国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健全。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据.png
就在几天前,7月15日,2030健康中国行动意见也对全民健康提出了新指标,比如人均寿命从要由76岁提升至77岁,慢病患病率和疾病死亡率要有所下降等,这些指标将作为政府、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共同目标。此外,国家还对大众健康管理、健康意识、行为习惯也做出约定。这是政策出台后,进一步给出的具体行动意见,也会相对会泛一点。
4月16日,国务院还颁布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这其实是比较明确的拓宽民营养老机构的投融资渠道,鼓励外资进入,为将来以非公立为主体的市场打好发展基础。
接下来,为了解决诊所面临的人才资源紧张、医疗服务能力不高、行业监管存在困难等主要问题,医政医管局于5月发布了《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明确指出未来两年要在10个城市重点开展诊所试点建设工作。
这条政策在市场上有两种声音,一方觉得政策相对宽泛并不容易实际落地,期待后期各城市出台具体执行方案;另一方觉得这是非公立医疗的新机会。当然独看这一条感受并不明显,结合6月卫健委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来看,严控公立医院数量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办医留足了发展空间。
例如,小型医疗机构可享受优惠税收政策,医疗机构设立审批环节优化,与公立医疗机构的联动加强、医生职级评定体系打通,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保覆盖率提升等利好措施,与上述试点工作的联合开展,试想未来在这些城市也将会有更进一步的鼓励政策出台。
再看当下,非公立医疗体系医保覆盖率的逐步提升,以及《关于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关于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两个政策的接连出台,国家正在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合理控费,减少过度医疗等方面做出规范。
DRGs试点工作的开展,为医保控费和解决相关过度用药问题提供了依据;为期1年的乱象整治行动,为骗保行为、虚假广告、诱导消费等行为做出约束。同时7月,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公布,也对各省级的合理用药做出相关指示,进一步减轻了国家医保压力。综合看来,上述两条政策显然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但这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来说也是发展机遇。
此外,像今年创新医疗与子公司全资子公司齐齐哈尔建华医院之间的纷争,可以看作是医院开放资本进入的缩影,反映的是资本和医院之间在财务收益预期上的不匹配。
通过对今年大事件的整理可以发现,政策层面对于非公立医疗是开放+监管的状态,下半年或许会出台关于社会办医和加大医生多点职业的政策,未来可能会出现一批新的医生走出体制,加入非公立医疗行业,而非公医疗机构也将逐渐走向规范经营、合规、合法、合理。
同时,日趋严苛的医保控费,也将促使医院回归价值医疗,专科向专病细化、专病单科诊治向跨学科联合诊治发展。而在资本层面,与医疗机构间的矛盾会日益暴露,未来如何平衡好医疗本质与投资回报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所理解非公医疗服务的价值回归是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医疗价值,适度治疗的同时要确保医疗价值和服务价值;一方面是人们消费升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会对医疗服务体验提出更多要求,而这也是非公医疗机构在未来发展中,将要面临的医疗价值+服务价值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