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国内 >内容

红楼梦哪版最好(红楼梦哪些照应)

2022-08-08 06:36:01来源:
导读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红楼梦哪些照应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红楼梦哪些照应方面的知识分...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红楼梦哪些照应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红楼梦哪些照应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前五回文字,几乎为全书许多人物的性格、命运,作了暗示与埋伏;为全书情节的发展,勾出了轮廓,埋下了伏线。至于次要人物、事件的伏笔、照应,更俯拾皆是。从整体看来,曹雪芹善于通过艺术上前后呼唤,写出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借助情节上的首尾照应,揭示事物曲折前进的流程;以结构上的若断若续,写出云遮山断,扑朔迷离的艺术美;洋溢着深刻的艺术辩证法,产生出“令世人换新眼目”的艺术魅力,很值得研究借鉴。

前呼后唤,写出事物的因果关联

因果联系,是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任何现象都有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要引起相应的结果;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纯熟地运用着照应艺术,远伏近铺,似垫实联,使人物关系既纵横交错又有迹可寻,既有前因又有后果;也使故事情节既头绪纷繁又脉络清楚,既曲折往复又血脉一贯;深刻地反映出人物间、事物间的普遍而又生动的因果联系,也使文势曲折纡徐、跌宕生姿。

未候经芝士回答允许不得转政载本文内容近,水否则将局视为侵权

二十回写贾环与莺儿一起玩骰子赌钱,输了一、二百钱却又耍赖抢回,宝玉好意劝他:“大正月里哭什么?这里不好,你到别处玩去。你天天念书,倒念糊涂了。”贾环只得回去了。赵姨娘见他那般表情,便不住追问:“又是那里垫了踹窝来了?”他便歪曲真相道:“同宝姐姐玩的,莺儿欺负我,赖我的钱,宝玉哥哥撵我来了。”赵姨娘一听,便啐骂起来:“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玩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这时恰巧凤姐从窗外经过,听到了这番挑拨性的恶语,便隔窗训斥起来,赵姨娘听了哪敢回嘴?只得记恨心中。这便成为赵姨娘贾环母子与宝玉、凤姐矛盾激化的起因与伏笔。

国同力两月五门争再,名叫算般消置圆。

如果说这段描写对尔后烫伤宝玉、导致宝玉挨打来说,是远铺的话;那么,二十五回就是近垫。那是宝玉酒后,王夫人命他躺下,要丫环彩霞替他拍着。宝玉却要拉彩霞的手,和她说笑。正热恋着贾环的彩霞,只向贾环处看,淡淡不大理睬。这一切偏又被外间的贾环听到了。于是,素日原恨宝玉“不敢明言”,“每每暗中算计,只是不得下手”的贾环,便在那远铺近垫、远因近由的窜涌下,汇成了不可遏止的报复狂热,“便要用热油烫瞎他的眼睛”了。虽然并没有把宝玉眼睛烫瞎,却弄得宝玉满头满脸是油,脸也烫出泡来。王夫人见了又急又气,便又骂贾环,又数落赵姨娘来,这又成为刺激赵姨娘下狠心采取更恶毒报复手段的近因,她便用五十两银子串通马道婆,用魇魔法要置凤姐、宝玉于死地,并且恶狠狠地说:“你若果然法子灵验,把他两个绝了,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那时你要什么不得?”这便非常有节奏、有层次地写出了赵姨娘母子与凤姐、宝玉矛盾激化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使人感到适性随趣、顺理成章,勾连环套,腾挪跌宕。

是定着家内,做采马算何。

当然,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当宝玉脸上的烫伤刚刚平复,又发生了金钏儿含冤投井、忠顺王府派人向宝玉追问蒋玉函下落的事件。于是,贾环又找到了报复的机会,便趁贾政送忠顺王府长官返回,已是怒火满腔之时,又将金钏儿投井自杀之事添油加醋地进行诬陷:“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这便使贾政气得“面如金纸”,“眼都红了”,生恐发展下去“明日酿到”“弑君杀父”的地步,便怒声断喝、板子横飞,把宝玉打得动也不能动,而且非要“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不可。这样,贾环便假手父亲,达到了对宝玉报复的目的,也把赵氏母子的卑污阴暗的心灵世界,作了更为集中的渲染与升华。

那么,宝玉对贾环的几句劝告、对彩霞的并非调戏的说笑,为什么竟然会成为贾环要恶毒烫瞎他眼睛的原因,又成为赵姨娘要使用魇魔法置他于死地的缘由呢?当然有更深刻的原因在。作者又一击两响,捎枪带棒地进行了透骨点染,那就是他们母子时刻觊觎着贾政家私的继承权,赵姨娘就对马道婆直言不讳地说:“把他两个绝了,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这便是她母子二人,对宝玉伺机陷害的根本原因。这又说明:一种结果并非就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往往是几种原因汇合并作的结果。所以,宝玉对贾环的劝导、对彩霞的说笑,凤姐、王夫人对赵姨娘的训斥,虽然是赵姨娘、贾环伺机报复的原因和导火线,但归根到底还是贾府内妻妾、嫡庶之间争夺继承权斗争的白热化反映。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同一现象在这种关系中是原因,在那种关系中又可能是结果。此一关系中的结果,又常常是另一关系中的原因。曹雪芹由于“熟于情节,妙于剪裁”⑷,就能透过许多典型细节,写出了这种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与相对性;揭示出同一现象,既怎样成为这一关系纠葛的原因,又怎样成为另一关系纠葛的结果。如果说贾政怒打宝玉,是贾环伺机构陷、假手父亲进行报复的结果;那么贾政怒打宝玉,又是从反面激励、促使宝玉向封建叛逆道路更义无反顾前进的重要原因。贾环的构陷之所以在贾政身上发挥作用,对贾政宝玉的矛盾起着那样火上加油的作用,又是多种原因促成的,如:宝玉与优伶蒋玉函的交往,忠顺王府长官对宝玉的盘问,金钏儿的跳井自杀。但归根到底,又是贾政与宝玉父子二人在人生道路上长期矛盾深化的必然结果。贾政急切期望宝玉能“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成为“不枉天恩祖德”的宗族继承人;而宝玉却把这当作“钓名沽誉之阶”、“国贼禄鬼之流”,而消极对抗,我行我素。这当然意味着封建族权的核心--父权的失控,封建社会精神支柱--封建意识的失灵,更意味着整个封建秩序已对自己的营垒失去了调节作用。贾政使出毒打一顿的下策,正是对他“训子有方,治家有法”名声的嘲弄,也是以他为代表的族权危机的深刻反映。

但是,贾政那毛发竦然的断喝,气急败坏的笞挞,不仅没有使宝玉改弦更辙,那怕是口头上的“悔改”“认错”表示也没有,只是听任板子打去。而宝玉骨子里仍然是我行我素,不,反而从反面促使着他的猛醒,使他在封建叛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了。因为这撕破了笼罩在父子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纱幕,使他看到了严父道貌岸然后面的狰狞面目,也使他从金钏儿被害过程中,看到了母亲“慈善”后面的阴森可怖。因此,在黛玉前来探伤时,他便毫不含糊地宣称:“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果断与决心。在爱情生活上,也大胆突破了封建礼教的蕃篱,派晴雯送去了两条旧帕,表达自己的真挚爱情;也促使着黛玉丢掉了忸怩的常态,不顾私相传授的顾忌,推开因袭的重负,立即研墨蘸笔,展帕飞书,赋诗定情了,并把它作为二人爱情的象征,定情的信犉?,一直珍藏在身边。

这就运用前呼后应的手法,写出了人物感情流泻的前因后果,人物纠葛的来龙去脉,同一现象在不同人物纠葛关系中的不同作用,使人物性格得到升华,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细腻深刻,真切动人。虽然有时如“复岗断岭,望之各成一山”,但仔细“察之皆有脊脉相连”。⑸给人以千里伏线,血脉连贯之感;千变万化,都有因果关系贯穿之迹。

首尾照应,揭示事物的曲折前进轨程

一切事物都是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前进的,既有急峡夺路,又有轻流宛转;既有波峰浪谷,也有平波展镜;不可能直线发展。人物关系的纠葛,也有个发展变化的流程:有会心也有误会,有猜疑也有冰释,有矛盾也有和解,有争吵也有默契。就是人物感情的迸发,也有个孕育喷吐的过程:或沉思或激动,或笑谑或怒骂,或犹豫或反复,或抑制或倾泻,或徐语或狂吼。所以,形之于作者,就不能和盘托出,一览无余,也不能直线来往,没有回环。必须有先声,有变化,有高潮,有余势,似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忽起忽落,跌宕生姿;常常“于前文先露一个消息,使文情渐渐隐隆而起”⑹,以写出人物关系的曲折变化进程。同时,整个结构的安排,人物关系的纠葛,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变化,也都要环环紧扣,有伏笔有照应。“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节。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的话,节节俱要想到。”⑺这样,才能更真实地体现出事物矛盾运动的情景,形成波澜起伏、跌宕生姿的气势。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关系变动,就采取了反复映照手法,勾勒出她们由妒疑到亲挚的变化流程。林黛玉前脚刚到贾府,与宝玉“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可说是“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不想,后脚又忽然来了个可与她争艳比俏、逞才竞情的“情敌”薛宝钗,而且这位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一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因此黛玉心中便有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这就把他们二人同时摆在宝玉的面前,让她们进行感情的角逐,也使宝玉对她们同时进行感情的筛选。这便埋下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悬念及她们爱情角逐的伏线,有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到了第八回,这个伏线便开始端倪微露。当黛玉摇摇摆摆来到宝钗处,却发现宝玉先来了,正与宝钗说笑,便带着情窦待开般,半是童谊半是情爱的醋意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当宝钗笑着劝阻宝玉吃冷酒,宝玉便立即放下冷酒,等待热酒吃时,黛玉又趁雪雁送小手炉之机借题发挥,进行指桑说槐地奚落:“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就照应了开头的伏笔:“悒郁不忿之意”。到十九回,又复现照应之笔,黛玉又一次对宝玉揶揄道:“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进一步表达黛玉的悒郁不忿之情。这就一波数折地刻画出黛玉对金玉之论的悬心与警觉,对宝钗的醋意与猜忌,显露出黛玉那心直性窄、用情专深的个性特色。

那么,薛宝钗是否真是就一直“浑然不觉”呢?如果说八回之前是如此的话,那么,第八回就已是敏而有觉、觉而反问了。黛玉刚说出“我来的不巧了”,宝钗就听出诊?中有话,立即反问:“这话怎么说?”黛玉笑着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又反问:“我更不解这意。”黛玉却机敏地反话正说,巧妙地开脱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看,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为何反不解这意思?”说得滴水不漏,使宝钗简直无话可驳。可是,到了二十五回,宝玉因为马道婆搞魇魔法,一时不省人事,茶饭不进。当黛玉忽然听到宝玉已能吃米汤、省人事的消息时,便忘情地先念一声阿弥陀佛,这便授人以柄,给宝钗找到了奚落报复的机会。宝钗回头看了她半日,嗤的一声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度化众生;又要保佑人家病痛,都叫他速好;又要管人家的婚姻,叫他成就。你说可忙不忙?可笑不可笑?”对黛玉也流露出戏谑的挖苦,辛辣的嘲弄,不浅的醋意了。

黛玉随着“金玉之论”的甚嚣尘上,也加紧着对宝玉的情探,更加剧着对宝钗的醋意与嘲弄。贾妃赐端午节赏物,有意将宝钗与宝玉同等,偏把黛玉与探、惜、迎姐妹同级,这使宝钗“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虽然心盼着宝二奶奶的位置,而外表却“总远着宝玉”;虽然未博得宝玉的爱情,却得到了贾府当权派的欢心。所以,对黛玉的争夺就不大在心,对黛玉的醋意也就顿减。黛玉呢,却不能不揪心和焦虑,日夜的悬心。当宝玉问起“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时,她便非常激烈地陈辞了:“我没那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草木之人!”二十九回又对宝玉揶揄道:“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有气,才拿我煞性子。”直弄得宝玉急的有口难辩,心里干噎,嘴里说不出话来,便把通灵宝玉抓下来,咬牙狠命地往下摔:“什么劳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只搞得两个人非常不快,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在清虚观看贺物时,贾母看见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问谁也佩了这个东西,宝钗马上接口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探春笑着说:“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她都记得。”黛玉却按捺不住醋意与反感,冷笑着刺了一句:“她在别的上还有限,唯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说得宝钗不好意思,只装着没有听见的样子扭头走开。

宝钗虽然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虽然明知胜券在握,黛玉对宝玉的爱恋已经构不成对她未来地位的威胁,但对宝黛爱情的发展也不是毫不计较的,特别是对宝玉当着黛玉的面,对她进行奚落也是不能忍受的。宝玉奚落她:“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她听了就不由大怒,回思了不久,便冷笑两声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又借着靛儿不见了扇子,以为是她藏了来要时,便弄狐作猿,夹枪带棒地反击道:“你要仔细,我和你玩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黛玉看了这事既“着实得意”,又在宝钗走后,借机在宝玉面前耍笑:“你也试着比我利害的人了。谁却象我心拙口笨的,由着人说呢。”

到了三十二回,黛玉听到宝玉背后对她的“一片私心称扬”:“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一块石头落了地,明白了宝玉对她爱的专注与诚挚,曾在内心想道:“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此后,她对宝玉的疑虑与担心就消除了,再也不拿话相刺,以銇?玉之论相讥了,而转入心犀相通,既是爱情上的知心,又是志同道合的情侣。心头的悬心与思考,更多的是转向对封建家长的是否作主与支持的挂心,而时常流露出幻想与失望交并、盼望与悲恸相随的情态,对宝钗作为宝玉心目中爱移的威胁与悬心,也大大解除了。于是,便有了她们之间关系的缓和与松动。

到了四十二回,便发生了关系的调整,和好的行动。宝钗发现黛玉在行酒令时说出了《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诗句,便在私下进行劝导,对黛玉的病体给予体贴与关心,这便使黛玉感激涕零地自惭自悔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无怪连宝玉都为之惊奇地询问了:“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了。

从宝钗与黛玉关系由紧张到缓和、由妒疑到亲密的转化描写中,我们看到了照应手法的妙用:使钗黛关系的转化流程,显得腾挪跌宕、层次分明,形成一种错落有致、血脉一贯的浑然整体,给人一种发展的流动感、层次感;也使人物感情变幻,流动有因,转化有由,形成一种情景交织、追魂摄魄的力量,给人一种内心世界的动态感、雕塑感。“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萦回,便是死水。”⑻无伏笔、无照应,势必使人物形象单调、刻板,犹如“顽山”;使人物关系僵化、表面,好似“死水”。这是难以产生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的。

若断若续,写出云雾断山的艺术美

曹雪芹又善于借照应手法,写出事物千变万化之状、千姿万象之态,把人物关系、情节变幻,写得若断若续,烟云模糊,造成一种艺术上时朦胧美。正如李成《山水诀》中所说的“高山烟锁其腰,长岭云翳其脚。远水萦纡而未还,用云烟以断其流”⑼。这便能使人物关系若雾中的飞龙,在烟云飘渺中时露一头一尾、一鳞半爪,却给人以恍惚迷离的完龙美;又如横云断山,给人以险峻高拔、纵入云霄的定山美;又象复岗断水,虽然时断时续,却能造成一种浩翰奔腾、源远流长的水势美。而“烟云渺茫之处”,却有“无限丘壑在焉”。这便是那种烟云模糊、吐纳丰蕴的朦胧美。

薛宝钗与贾宝玉间的“金石之论”,在八十回前书中并没有正面详绘,似乎也没有写出双方家长的正面磋商与许诺,往往是透过单方面的谈论,别人的传闻,略加点染,然而这个“金玉之论”却又时断时续、时露时藏其中,成为一种无形的魔影,给宝玉、黛玉时时造成感情的折磨,精神的闷压。除开前五回的暗示不论,第八回也只是那么轻轻微点,含而不露:宝玉到宝钗处,宝钗好奇地笑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待她拿到玉后,反复看了正面又看背面,将玉上的字念来叨去,并回头向莺儿笑问:“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这便引出莺儿的嘻嘻笑语:“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于是,她佩带的金项圈,有了向宝玉显露说明的机会。宝钗拿出项圈后又话中有话地说:“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至于金玉之论,却用“两句吉利话儿”“叫天天带着”这模糊的烟云遮去了,使宝玉当时并未摸住头脑,看出宝钗的用意来,显得烟云缭绕,云遮雾罩,难识庐山真面目。大约就是这以后,便有了黛玉“金呀”“玉呀”“草木之人”等的奚落与讥诮。

又过了二十回,借贾妃赐赏,将宝钗与宝玉同等,又照应出宝钗的内心活动:“薛宝銒?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她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这便把第八回说的那人点明是个和尚,“两句吉利话儿”,原来是与宝玉的玉上话儿相配;“叫天天带着”,正是为了“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这显然又深化了,显露了薛家母女的明确意向,但却笔锋一转,遮去了贾府当权派的态度,使人仍感到朦朦胧胧,意向不清,引人猜测。

到了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宝钗从袭人处听到是薛蟠唆人告的状,引起了母女二人对薛蟠的追问与批评,这便进一步逼出薛蟠的话来:“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这就一波三折,层层皴染出薛宝钗、薛妈妈瞩目宝二奶奶位置的明确目标,至于贾府当权者等的意向,是否真的非金者不娶,却一直含而不露,点而不明,只借助为宝钗作生日,规格高于黛玉,贾妃赐物比黛玉更高一等,略加点染,却让读者去细加品味,就有一种引而不发、含苞待放的含蓄美,烟云迷朦、扑朔迷离的朦胧美。

就是两玉的爱情悲剧,也不是和盘托出,总是在扑朔迷离状态中,层层微露,层层递进的。“即于情事截然、绝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⑽当他们由青梅竹马、同室同榻之谊,发展到互相爱恋之情,虽然“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便“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结果“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免不了一些口角。这种口角,实际上还是围绕一个情字,追求着一个情字。从黛玉方面说,既担心宝玉不知她的心,爱的不专挚,“我很知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又担心“金玉之论”这悲剧阴影的时时袭来,不能如愿以偿。宝玉则处于欲吐真情又怕她恼,不吐真情又怕她不晓,总是处处赔不是,事事加小心的状态。这样,就在故事的开头,埋下了悲剧的伏笔,但是,又一直将贾府当权派的打算,用种种现象包裹着、潜藏着,时露意向又时掩意向,显得烟云模糊,耐人思味。而宝玉、黛玉就是在这样的迷蒙中猜度着、幻想着、期待着、失望着,而这样的期待与幻想、失望与悲观,却又比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更加令人沉闷、难熬。

二十五回,凤姐借吃茶之机对黛玉相戏:“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弄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后来只好说她贫嘴贱舌,讨人厌恶。凤姐却又笑着说:“你别作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又指着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这话似肯定又似否定,似赞成又似嘲弄。因为黛玉此时,已是双亲姐弟俱无,寄人篱下的孤女,那儿谈得上什么门第、根基、家私呢?而这又怎能不触动黛玉敏感的神经?这种门当户对的要求,正是封建婚姻的一个重要标准,又怎么不给黛玉爱情的选择,设下了难以逾越的悲剧障碍呢?

二十八回贾妃赐赏,把黛玉与探、惜、迎三姐妹同级,偏把宝钗与宝玉同等,这举动当然非同小可,反映着贾府当权派的意向,怎能不引起黛玉的敏感与重视?所以宝玉又以赏物相问:“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她便不能不发出十分激愤的回答:“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话又说回来,礼物的不等,虊?是一种意向,但也并非金不娶的规定、非钗不娶的允诺,贾府当权派到底如何算计,还是朦朦胧胧呢。但这种意向,又何尝不是未来的先兆,这就给她俩的爱情带来了可怕的威胁,危险的预兆,涂上一层悲凉之雾!

三十二回,黛玉刚听到宝玉背后称扬她的话,真正了解了宝玉的内心,对她“亲热厚密”,“果然是个知己”,消除了猜疑、担心,传来了令人喜悦的信息。可是恰在此时,新的危险与打击却又袭来。当黛玉说完“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姗姗离去后,宝玉还沉浸在爱的激情中,竟然把身旁的袭人当作了黛玉,把心中久藏的爱语袒吐出来:“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一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却吓得魂消魄散,猜想一定是为黛玉而起,便想道:“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想到此间,也不觉怔怔的滴下泪来,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这便给宝黛刚刚步入情投意合、两心相印阶段的爱情,又凭添出一声令人震惊的悲音,埋下了可怕的却是朦胧的悲剧伏笔。

宝玉挨打,无疑是对他们爱情生活的激雷猛电,严重摧折,也是对他们爱情生活的严重考验。但他们经受住了,而且又向前大大跨进了一步。但贾宝玉善良的心头怎么也预料不到:与自己朝夕相处,又同他同领过警幻所训云雨之情的贴身丫环袭人,竟成了出卖她的爱情秘密的奸细。在王夫人叫人打听他的伤势时,袭人竟向王夫人透露了他们爱情发展的秘密,提出“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并且建议道:“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这便引起了王夫人如雷轰电掣般,又是惊吓又是流泪的感激,立即表示:“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结果袭人换来了姨娘的待遇,也给两玉带来了行将到来的令人悬心的打击!宝黛的爱情悲剧又处在妖云迷雾之中了。

可是,这种打击却迟迟没有到来,人们不希望它到来,却又看出它的必然到来,人们多么揪心地等待着,又多么不情愿地期待着。到了五十七回,想不到却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了,照应着,实际上都是为狂风暴雨般的摧折作着埋伏,作着酝酿。那就是紫鹃假称黛玉要回苏州,引起了宝玉的痴呆昏迷,两眼发直,口流津液,不省人事。黛玉闻听后,哇的一声将腹中的药物吐出,弄得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得抬不起头来。这反映出他们已是情深意浓,生死相依了。这样的真情,贾母等人难道不理解吗?不是。但是,她们听了只是淡淡地说:“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既未公然否决,也未表示赞成,仍然是不冷不热,既不点头又不摇头,模糊朦胧的。试想,在宝玉看作生死相依的大事,当权者却只是一笑置之,只管治病,不管发病根源。这难道不是一种不表态的表态吗?

恰在这时,薛姨妈去探望黛玉,几句体贴的话,竟换来了黛玉久旱逢甘雨般的欢心。黛玉竟然要认薛姨妈作娘了。薛姨妈本来早就向王夫人提起,宝钗要“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的,此时却假惺惺地突然提出:要为黛玉与宝玉提亲来。这种以有望写无望的手法,既用烟云模糊之状,掩盖着宝黛爱情的悲剧,又煊染了他俩爱情的悲剧。更衬出了宝黛的幻想、等待,如痴若狂,生死相依,贾府当权者的冷漠、无情,装聋作瞎,内清外朦;也烘托出宝黛犈?情悲剧明朗化前的沉闷、焦虑、揪心的气氛。他们的爱情悲剧就是在这样的不置可否的气氛中,酝酿着、演变着、拖延着、恶化着。

直到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宝黛爱情的悲剧才露出了恶化的明显征兆;摧残的狂风急雨,使他们的爱情悲剧已迫在眉睫、箭在弦上了。王夫人猛然触动往事,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试想,晴雯是宝玉身边唯一支持他与黛玉爱情的丫头,也是宝玉信托她传递信物的贴心丫头,模样儿又最象黛玉,偏偏又成为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中第一个受打击的对象,能是偶然的吗?而且不管她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非要把她从炕上拉下来,架起来赶出府去,连随身的衣服都不准带。这打击当然是冲着黛玉来的。接着王夫人就吩咐袭人、麝月:“你们小心!往后再有一点分外之事,我一概不饶。因叫人查看了,今年不宜迁挪,暂且挨过今年,明年一并给我仍旧搬出去心净。”

曹雪芹就是这样,透过层层皴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后来的呼应,又成尔后的伏笔,把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流程,一步加深一步渲染出来,更通过这悲剧性的伏笔、有照应的点染,“滴血为墨,研血成字”⑿,从而展示出一幅封建家族“离合悲欢,兴衰际遇”的悲剧性历史画卷。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