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框为“寡妇年”
如果说没有立春的年份不适合结婚,那有两个立春的“双春之年”(比如2023年)是不是成了结婚的好时候呢?
双春之年,适合结婚?
与“寡妇年”对应的,则是抢走“立春”的闰年,又称“两头春”。
古人认为“春”、“闰”代表万物新生、生长繁衍。在立春之年结婚能够幸福长久、好事成双、子孙绵延。
当然,民间也有人认为,“春”代表桃花,两次立春意味“第二春”或“梅开二度”,有“二婚”的寓意,如果在这样的年份结婚,婚姻会不稳定,一辈子要结两次婚。因此,“双春年”又叫“桃花年”,不宜嫁娶。
由此可见,“两头春”既可以理解为双倍的幸福,也可以是婚姻的隐患,只是不同人的一面之词而已。
而2023年恰好是两头春,看到这里,去年十一结婚的朋友会不会心里一紧?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的100年中,两头春的“桃花年”有37次,无春的“寡妇年”有37次,假如两种年份都不宜结婚,这100年中就只有26年可以结婚了……
这显然不正常!
“桃花年”“寡妇年”结婚不可怕,可怕的是迷信的力量。
信则有,不信则无
其实“无春年”和“两头春”都是人为编排的历法所致。而“寡妇年”“桃花年”也只是一部分人从中引申出的说法罢了,对婚姻的幸福与否并无影响。
那这些不科学的说法为什么存在,还有那么多人愿意相信呢?
心理学研究认为,迷信的根源来自人类对未知事物不确定性产生的恐惧感。
一篇发表在《国际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杂志》的文章指出:迷信产生于人类祖先对自然环境变化的不理解,又受到自然灾害或猛兽捕食的威胁。
回想一下,你都在什么时候倾向于玄学、迷信?不知道考公能否上岸的时候;不确定某份工作是否合适的时候;不相信和对方还能再续前缘的时候……
即使脱离了猛兽追捕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事件时,依然会产生焦虑,并通过迷信行为逃避焦虑。迷信可以让人获得一种“可以控制外部环境的虚假信念”,这是迷信对人的“积极”作用,也是迷信常年在人类社会流传的原因。
而迷信带来的“虚假控制感”又能使人产生真实的自信。比如很多运动员都有一些“迷信仪式”:
前NBA球星贾森·基德罚球前会摸一下自己的然后对篮筐飞吻;世界足球巨星C罗进赛场先迈右脚加小碎步……
这些运动员相信自己的“迷信仪式”能给自己带来好成绩,而心理学研究发现,他们是对的。
一项关于“运动敏捷性、记忆力和字谜游戏”的研究发现,赛前做出一些特定动作或说特定语言,有提升参赛者运动表现的功能。当然,这种“迷信仪式”只能配合“实力”起效,无法单独发挥作用。
迷信带来自信是好事也是坏事,它可能成为一个不存在的“确切”理由,对现实生活产生实际影响,就像“疑邻盗斧”。那些已经在“桃花年”“寡妇年”结婚的人,也可能因为这些思想对婚姻产生疑虑,并促使其成真。
所以,没有适合结婚的年份,只有适合结婚的人选和足够坚定的感情基础,只要两人相互信任,有共同的生活理想和目标,在任何年份都可以结婚,让朋友们掏份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