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父及其女友合谋残害幼子,重庆姐弟坠亡案冲击着道德底线。
陈美霖作为母亲,在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同时,为孩子获取司义奔走呼告,天经地义,无可指摘。
然而,悲剧发生后,有网民无端指责其“消费孩子,蹭孩子流量”等。这些恶意的网暴行为无疑是“伤口补刀”,对身处悲痛中的当事者造成再次伤害。
(二)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们享受着多元表达的便利,也直面汹涌舆情的冲击。
那些看似随意的指指点点,那些夹杂“私货”乱带节奏的网帖,那些掐头去尾随意剪切的视频,经过一次次的传播,影响和伤害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当事者及其家庭难以承受之痛。
近年来,有关方面不断依法加大网络暴力的整治力度。从2022年11月到2023年3月,各重点网站拦截清理涉网络暴力信息2800多万条,惩处施暴者账号2.2万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从一个侧面反映网络暴力之烈!
(三)
2023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同年11月28日,公安部公布10起典型案例,传递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坚定决心。
对肆意施暴者坚决惩治,对“伤口补刀”的网暴行为零容忍,这是受害人的心声,也是全体网民的共同利益之所在。(记者:梁建强 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