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于平 记者李铭 裴虹荐)一直以来,通化市东昌区积极探索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新路径,推动多方力量在基层凝聚、资源在基层整合、作用在基层发挥,全力构建建引领“六好”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夯好“压舱石”。成立区、乡两级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制定印发《东昌区街道(乡镇)职责清单》《东昌区街道(乡镇)职责清单配套“3+1”工作手册(试行)》,街道、乡镇统一搭建“群服务、便民服务、行政执法、综合治理”四个工作平台,打造群服务中心。
当好“服务员”。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行“一站式”办公,政务大厅进厅率达92%,全科无差别受理率达71%。探索建设政务服务驿站,通过融入银行、融入小区等模式,交织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域”的政务服务矩阵,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
做好“大管家”。建立区、乡镇街、村(社区)、网格四级联动机制,实现网格化服务“多网合一”、全域覆盖。建立基层治理一本账,发放《通化市东昌区“1+1+N”工作模式工作纪实》,以最小单元在最前沿、最基层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阵地。不断提高群防群治水平,真正实现全区治安防控“零盲区”。
答好“物业题”。成立以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街道物业办及社区为组员的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职责明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物业管理格局。制定物业管理协商议事机制,确保投诉渠道畅通有序。
打好“民生牌”。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改革,推动城乡低保、特困审核确认权下放至乡(镇)街道,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率和效能。升级改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老年食堂,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打造基层工作队伍,充实一线工作力量。
建好“警务室”。推动基层治理模式向警种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转变,合力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建立完善社区(村)警务室、警务站,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选派机关民警下派基层,与基层组织、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开展群防群治,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