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岁末时,明年市场走势和投资机遇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近期,招商、中欧、嘉实、平安、景顺长城、汇丰晋信、创金合信、中金、财通、朱雀等十家基金发布2024年投资策略。针对明年宏观环境、股债走势、行业配置、指数投资等,公募基金做出研判。
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对于明年的宏观市场环境,公募机构普遍较为乐观。平安基金基金经理欧阳亮预计2024年GDP目标高于2023年4.2%左右的两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5.0%。
整体来看,景顺长城基金判断, 国内经济有望温和复苏,美国降息节奏待验。
展望2024年,景顺长城基金认为大部分部门有望温和改善。地产销售和投资仍然下滑,不过跌幅收窄,对经济拖累幅度缓和;制造业投资继续维持高位;出口由下滑转为小幅正增长。变量在于财政力度,目前的经济两年复合增速约4.2%,如财政发力或能提高到4.5%~5%。需关注明年赤字率。
消费方面,2024年消费有望保持温和复苏,但是复苏强度受到房价财富效应和传统产业收缩的压制。地产链相关消费存在巨大缺口且难以弥合,居民消费补缺口过程或已接近结束,后续取决于收入情况,政府端社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或依旧承压。
外部宏观环境则在进入对中国相对有利的阶段。汇丰晋信基金认为,2024年美国宽财政或难以为继,而联储态度已开始转向鸽派,美国政策组合的变化或意味着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上升。外部环境约束下降后,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进一步打开。需求方面,外需或有所改善。
就国内国内宏观基础因子的特征而言,创金合信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博士指出,“其一,增长修复面临波折:延续2023年10月以来增长在波折中修复的特征,中周期的力量相对坚实;通胀回调:通胀触底回升过程中有所回调,需求端修复不及供给叠加食品拖累;流动性压力边际缓和:货币持续投放中短期流动性,政府加杠杆稳信用。”
具体到资产定价策略,魏凤春称,从全球宏观因子的比较来看,2023年海外因素对国内风险资产定价是正面冲击,2024年将弱化是确定的。但在美联储加息与降息的平台期,侧面的冲击仍然对风险资产定价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有赖于中国政策的对冲,政策的方向是明确的,但空间和时间则需要观察,因此,2024年择时是特别重要的。
“从过渡期哑铃策略的使用来看,相时而立是原则和灵活性结合后的最优策略。根据我们的逻辑,最终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在产业,在宏观的结构而不在总量。这意味着对主导产业,特别是对中周期多空力量的判断将不仅是2024年,更是整个过渡期的核心任务。”他说。
A股市场有望筑底回升
展望2024年,基金公司普遍认为2024年市场有望筑底回升,权益资产价值有望重估。
财通基金基金投资部认为,明年科技周期有望正式开启,市场有望筑底回升,成长风格可能占优。盈利方面,在稳增长组合拳下,经济有望逐步改善,企业盈利在2024年有望迎来弱修复。
流动性方面,随着美联储降息前景日益明朗,人民币汇率企稳,进而吸引海外资金有望重新流入;风险偏好方面,政策“定力”和“张力”并举,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加速改善。
汇丰晋信表示,目前资本市场政策周期上行,叠加降息周期和资产荒,市场风险偏好将提升,风险溢价有望下行,带动市场估值扩张。同时,经济进入企稳回升期,企业盈利筑底回升,盈利对市场从拖累到正贡献。市场或将逐渐走出存量博弈格局,估值低位的权益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具体到市场节奏,中金基金副总经理邱延冰认为,短期内股票市场的走势更可能是前低后高,核心原因是明年宏观经济走势仍然受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但同时在提振信心的改革层面可能有更多的政策利好。
招商基金认为指数或继续横盘震荡。本轮指数反弹有关财政扩张、中美企稳、美债利率下降的要素均已定价,市场目前仍需上述逻辑的进一步延展(如政策能否加码、对美关税能否调降、海外流动性能否持续放松),当前进入关键节点的观察期。
风格方面,题材优于指数。目前小盘股集中的多数板块已轮动上涨,小盘指数估值也已处在偏高水平。此外,大盘-小盘成交分化逼近极致,沪深300成交占比低于20%,是2014年以来最低;国证2000成交占比35%,仅次于2015年牛市时期。
招商基金判断,A股小盘股交易优势的下降与成交的极致偏离表明,筹码结构正在向市场中风险偏好最高的投资者集中。而在政策预期难以上修、经济行业总体淡季下,小盘股交易结构将变得不稳定。
行业配置兼顾安全边际与产业催化
2024年哪些板块表现值得期待?基金公司建议优选兼顾长期发展空间和盈利改善弹性的板块。
招商基金表示,行业配置方面,需要兼顾安全边际与产业催化。其一,红利高股息:利率水平下降,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类股票的相对优势仍显著,可适当关注电力设备、高速公路、运营商、石油石化等板块;其二,大众品:估值处于近十年较低水平且受益于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改善及平价消费趋势,食品、乳制品、零食等板块值得跟踪;其三,中期相对看好受益于全球金融条件改善和行业周期回升的电子和医药板块。
行业配置方面,汇丰晋信基金建议,在传统经济政策立足“固本”,新兴经济政策强调“兴新”的背景下,预计机会是百花齐放的。新经济动能成长板块和传统顺周期价值板块均存在细分投资机会,重点看好细分方向:
第一,产业趋势和产业政策共振的科技板块:电子、AI硬件等;第二,估值和长期空间兼具的新经济板块: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代表的高端制造、医药等;第三,经济修复,布局具备盈利弹性的传统顺周期板块:航空、养殖等。
针对备受关注的医疗器械板块,朱雀基金内部前瞻确立了以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研究思路,在老龄化和医疗新基建推动下,医疗器械行业在未来5~10年仍然能够保持稳定增长,根据不同产品,会有不同的进口替代阶段,我们选取仍然具有较大替代空间的领域,同时具备出海能力的公司,以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研究思路。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4年,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周蔚文是谨慎乐观的。他认为,明年将是布局长期价值股票的良机。他指出,尽管市场存在地产和出口等方面的风险,但从宏观经济和股市估值角度看,投资者仍可以找到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具体来看,两类公司将会是他和团队重点关注的方向:一是受行业景气度影响,短期业绩较差,但长期具有价值的公司;二是新兴行业里有持续成长性的公司。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行业配置方面,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建议,做景气回升与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重点关注三条主线:
首先是转型期中受政策支持,且顺应创新产业趋势的成长板块,如半导体、通信设备等。同时医药和新能源领域仍需关注产业政策及基本面的边际变化,但估值风险已得到较多释放;其次是自下而上寻找需求率先好转或供给出清的机会,如汽车及零部件、油气油服、贵金属和航海装备等细分领域;第三是现金流充足、持续高分红的高股息资产,如电信服务、上游资源品和公共事业等领域。
全年配置方向上,景顺长城基金表示,科技方向考虑关注三条主线:以半导体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国产替代方向;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同时提供成熟稳定期属性(传统互联网)及快速成长期属性(新能源车)的恒生科技。
医药消费方面,经过三年持续回调,医药和消费板块从估值和盈利角度看已经出现中期配置价值,同时机构筹码压力得到相当程度缓释,可考虑关注。
短期来看,景顺长城基金认为,春季躁动概率较大,预计呈现先估值修复+超跌反弹,后向成长切换的规律。
跨年配置而言,从12月至明年2月,可能遵循先估值修复+超跌反弹,后向成长切换的规律,考虑关注医药、食品饮料、新能源、有色、电子。基于年末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政策定调,潜在的受益方向包括建材、建筑、周期品等。
债市将在夹板中运行总体偏震荡
固收板块而言,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周恩源研判,2024年GDP增长目标或在5%左右,债市将在夹板中运行,预计2024年债市收益率运行区间总体仍处于2023年的高低点之间,总体偏震荡,需要关注市场结构变化的影响。
市场结构变化主要的影响是大行资产负债表压力较大,中小行资产负债表压力较小,非银资产欠配。最终可能表现为收益率曲线偏平坦,信用利差被压缩。
周恩源进一步表示,利率策略上,可选择中短端中性配置+长端网格交易;信用策略上,欠配现象持续,在控制好信用风险的前提下,底仓重视中短端的票息价值;利率策略上,在城投供给下降的情况下,金融债的配置需求可能上升,关注结构性机会;转债策略上,重点把握结构性机会,采用“哑铃”策略,偏股型优选产业趋势成长,低价券深挖经营改善标的,做标的扩散的准备。
嘉实纯债投资总监赵国英对2024年债券市场走势表示乐观。她指出,债券市场总体来讲是两个特征:一是中枢下移的低利率,二是波动区间不断变窄带来的低波动。看整个2024年的宏观,它依然是在转型的特征里会持续,依然是低利率+低波动的特征,债券市场整体还是相对偏乐观的环境。
关注科技与红利指数
对于2023年发展迅速的指数投资明年的机会,部分基金公司也给出观点。
嘉实基金指数基金经理田光远针对2024年指数投资的方向给出了建议:“明年我们看好科技赛道,包括细分的芯片和AI相关的软件方向。”田光远也提出,看起来是找主题投资,其实是在找高弹性、高波动的方向。而指数传统的历史波动率对投资者参考意义有限,我们定义的优质高波动是历史上年内出现高弹性行情的概率更高,才是优质的高波动。
嘉实基金指数基金经理王紫菡则看好红利低波类指数基金,并详细介绍了该类产品的优势:以红利为矛,低波作为盾,属于“时间的玫瑰”。她也强调,越是在市场相对预期没那么强的时候,越是追逐未来高成长和高弹性的时候,资产配置的另一方面就是想要拿到更多相对确定性。
平安基金ETF指数中心投资副总监钱晶建议,关注经历“双杀”并可能出现拐点的行业。
新能源车方面,在他看来,当前相关资产估值约18倍,相对较低,安全边际较高,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的底层逻辑(产品竞争力更强)没变,行业整体仍将受益于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消费电子方面,产品+技术创新周期叠加换机需求带来周期上行机会。长期来看,在创新驱动下,AI有望引领下一轮爆发。港股医药则是另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行业,行业在2024年有望迎接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