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图片来源:中时新闻网)
认知作战意在改变别人的认知,而不是自我,掉入自欺欺人的陷阱,所以我们要尽量全面看清现实,以免错估形势——三个主要政都是美国禁脔。
既如此,寄希望于韩国瑜或柯文哲能压过赖清德主导政局,架空“台独政权”,这是不切实际的。毕竟,以统一工作视角看,他们的差异很小。
因此,我们只需在意岛内是否还能催生两岸的制度性安排。制度,方能最大程度抑制意识形态民粹,有利于大陆以自身节奏掌握摊牌时机,而不是被动地因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若无法一定程度脱离美国掌控,这就是岛内的剩余价值。
我曾说过,处理两岸问题应化繁为简,在乱七八糟的里,只要简单掌握“制度”这两个字,就不会产生多余的期待,为各种政客的言辞与人设所惑。
要探究产生制度性安排的可能,需厘清几个基本问题。
问题一:赖清德是不是跛脚?施政在多大程度上受在野牵制?
首先要认清,在野势力只有一个舞台,即立法机构,除此之外,在野没有任何行政资源与执政对抗。的立法机构权力相当有限,不像美国国会可让政府歇业,可决定是否对外开战。从西方民主制度的角度看,的“立法权”是被的监督权,我们其实只是以普选方式,选出了一个持续享受行政专制的统治团体。
立法机构虽有弹劾权但没有调查权,弹劾“”需要1/2“立委”席次提案,2/3席次同意,最后还需经过2/3官同意,才能解除其职务。就当前的现实看,立法机构等于没有弹劾权,因为除了执政席次近半数,官也是由掌握行政权力的政所控制。
调查权就是可以对行政官员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决定官员去留或惩罚。立法机构没有这项权利,“立委”就只能质询,吵吵架,对官位一点影响都没有,只有脸皮薄的官员会主动请辞,但已经没有知耻之官。你知道的,廉耻被民主了。
蓝白合作,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扩权,为“立委”装上獠牙,借此达成有效监督,实现真正的朝小野大。不过,此一工程旷日费时,变量太多,不能抱持过高期望。
简言之,按现行制度,在野势力完全没有武器剥夺执政的权位,因此精确地说,“”不会因在野的监督而“跛脚”,但有可能因同志“引清兵入关”的内斗模式而“令不出府”。马英九执政末期就是如此。
所以赖清德不怕在野,但需担心起内哄;即便在野“立法席次”占多数,赖清德也不是跛脚,只是施政会“卡卡的”,卡到的时候,多丢几块肉给在野政客就能过关了,而赖清德手上掌握的各种资源肥缺,超过6000个。
那么“监察院”呢?此一机构的原意是惩劾官员(与司法官),但绿营却拿来保护被在野惩劾的官员,详情就不必多说了,总之没用。
说来说去一句话,在野势力能做的,基本就只有吵架。累积4年的“吵赢本”,供选举使用。不过,若大陆从外部施加压力,逼在野吵出若干两岸制度性安排,那纯吵架也是有点价值的。
有人说赖清德不敢在两岸议题上闹事是因为“没实力”,不过,陈水扁两次上台也都是没实力,照样上窜下跳。重点不在实力,而在于胆识。所谓胆识,很多时候是出于无知,正所谓初生之犊不怕虎,因此不能以实力论人。
总体而言,赖清德无胆无识,无胆能确保他不至于跳太欢,但无识却会引诱他偶尔做出超出外界预期的莽行。不过,赖清德本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北京怎么打“赖清德牌”。关于此,上次我提过,“小题大作”即可。
问题二:韩国瑜是否能有效“打绿”?
“立长”并不是一个战斗位置,它比较像“荣誉职”,在实务上负责在各政间调和鼎鼐,做个和事佬,且不能担任职。不过,院长能接待外宾,境外出访作作秀。其实这位置挺适合韩国瑜,因为他就是个“应酬咖”,性喜广结善缘,炒热场子也很在行。
只要不是在选举舞台上,韩国瑜的战斗力就几近于零,指望他监督制衡执政,形同缘木求鱼,大家等着听韩式金句图个开心就好。
真正有战斗力的位置是“鞭”,也就是团总召,蓝营现在由“花莲王”傅崐萁担任,白营则是“太阳花”黄国昌。要看在野是否能合作修理执政,作为最大在野的傅崐萁才是旗手,可说是在野势力的主要角色。不过,黄国昌戏多,偶而也能拿到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