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金融 >内容

泉塘葛氏,英才蔚起——葛晋、葛湘、葛致三位绩溪历史名人

2023-11-09 17:35:12来源:
导读 原标题:泉塘葛氏,英才蔚起——葛晋、葛湘、葛致三位绩溪历史名人 ...

原标题:泉塘葛氏,英才蔚起——葛晋、葛湘、葛致三位绩溪历史名人

章锡辉

微信版第1426期

宣统三年(1911)《泉塘葛氏宗谱》,又称《泉塘葛氏家谱》。据其记载的葛湘《乾兴始修原谱序》称“吾族肇自葛天,其年系无可考”“吾之始祖万春公,系出丹阳,祖居三坊。唐贞观初,岁歉民饥,公奉诏赈济,授句容令,卒于官。民怀其德,建祠祀之,遂家句容。……泉塘始祖晋公,以父泽公荫授恩生。唐天祐元年(904),授绩溪主簿兼行令事。天祐三年(906),升授岐王府长史。后隐泉塘,而家居焉。”[1]可以看出葛氏肇自葛天,绩溪葛氏始祖葛晋自江苏句容迁徒绩溪泉塘。由此生齿日蕃,英才蔚起。

唐朝县令——葛晋

葛晋是嘉庆《绩溪县志》记载唯一的唐朝县令。

1、《绩溪县志》《泉塘葛氏宗谱》对葛晋担任绩溪县令均有明确记载。《绩溪县志》卷八《职官志》载:“唐,葛晋,字应祥,句容人。天祐中,以父泽大理卿,荫授升岐府长史,家于绩溪。朱子题赠‘华阳始令’。”[2]《泉塘葛氏宗谱》卷二《本系》载:“我族自晋公为华阳令,以宦为家,遂致仕,而隐居泉塘。”“始祖(一世)葛晋,字应祥,号高明。唐大中辛未(851)生。以父荫授恩生,秩正八品授华阳令,升岐王府长史,与辛卯(931)卒,享年八十有一。”[3]可见,县志和葛氏宗谱对葛晋“以父荫授”华阳令即绩溪县令都有记载。

《泉塘葛氏宗谱》卷二《古系》载:“我族世居丹阳,代远难稽。自起凤生子万春,迁居句容,世次稍有可考,故从丹阳起凤至泽十一世,另列之于图,以为古系。俾后之续修者有所考证云。”[4]“葛泽,字德极,号时润。太宗十二年(977)登进士,授御史左台谏,升大理寺正卿,历官至兵部尚书,诰封光禄大夫。”[5]因此,从一世祖葛起风至葛晋之父葛泽,世居丹阳句容。葛晋“以父荫授”华阳令,升岐王府长史后隐居泉塘,因此,葛晋从丹阳句容迁居绩溪泉塘,葛晋为绩溪葛氏始祖,自然成了绩溪泉塘人。

2、葛晋是唐朝绩溪“簿尉兼行邑令”第一人。《泉塘葛氏宗谱》卷首《诰敕》载:

敕谕绩溪主簿葛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制设采访、别驾、令、簿牧民等官,所以协力为国守土厘民也。据江南西道采访使万金于永徽五年十月七日具奏,析歙东北乡华阳驿改为绩溪,设置簿、尉,兼行令事。景福元年六月九日,歙州刺史臣裴枢奏为官卑民罔事。据绩溪主簿丁原申详,前来有豪民彭登、张举互相结,明欺官卑,抗拒不服,催征年复一年,国课难行完解。理合具奏该部知道,即将豪民彭登、张举等重笞、发遣。绩溪主簿丁原催征尚且无能,安足为民之父母?罢去原职。刺史裴枢所奏缘由,务须刻版以为制额,每选绩溪主簿,修敕一道,以重其权授,秩正八品俸钞,兼行邑令事。如有仍前故犯,依律重罪。钦此钦遵!兹特授尔恩生葛晋为绩溪主簿,秩正八品,兼行邑令。绩民如有明知故犯,依律治罪。汝往兹任,宜体朕意而尽尓职。故敕如右,牒到奉行。

敕命之宝

天祐元年四月初六日下[6]

从这份“敕谕”看,与嘉庆《绩溪县志》记载存在出入。嘉庆《绩溪县志》卷二·《沿革》载:“太宗贞观元年,分天下为十道,罢歙州都督,隶江南道。”“永徽五年,遂析歙置北野县。”“开宗开元二十一年,因十道,分江南、山南为东西道,增置京畿、都畿及黔中,凡十五道,置十五采访使,歙州隶江南西道。”“大历元年,宣州旌德寇平,以刺史长孙全绪奏。初析歙之华阳镇置绩溪县。”[7]因此,这份“敕谕”存在两点错误:一是永徽五年(654)“析歙置北野县”,而不是绩溪县。二是江南西道设立的时间是开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因此,江南西道采访使万金“具奏析歙东北乡华阳驿改为绩溪”的时间应为永泰二年(766)。

但这份“敕谕”告诉我们三个史实:一是绩溪置县之日“设置簿尉兼行令事”,没有设置专门县令一职。这可能是在史书、地方志书找不到唐代绩溪县令的任何记载的原因。二是天祐元年(904)葛晋为绩溪主簿,秩正八品,兼行邑令。这是朱熹为葛晋题赠“华阳始令”的缘故。三是早在景福元年(892)之前,绩溪发生“豪民彭登、张举互相结,明欺官卑,抗拒不服催征,年复一年,国课难行完解”事件,时任绩溪主簿丁原上报歙州刺史裴枢,裴枢“奏为官卑民罔事”,对主簿丁原和“豪民”彭登、张举分别进行处理。据此,今后“每选绩溪主簿,修敕一道以重其权授,秩正八品俸钞兼行邑令事”。

绩溪神童——葛湘

1、《绩溪县志》《泉塘葛氏宗谱》对葛湘的记载。《绩溪县志》卷九《选举志·荐辟》载:“葛湘,字元海,市西人。幼神敏,九岁能诗。大中祥符时,有朝使经其处,群儿惊走,湘独拱立道傍,使异之,试以梧桐诗。诗曰:‘小小梧桐石作栏,已藏清气逼人寒。于今正好低头看,莫待他时仰面难。’因荐之,御试童子科第一。后官屯田郎中。”[8]《泉塘葛氏宗谱·卷二·本系》载:“葛湘,字元海。宋咸平庚子生,九岁能诗。权使恤刑官杜镐保奏取童子科,入国子监读书,历官至江淮等处提刑主事,见仕宦。至和乙未卒,五十有五。”[9]《泉塘葛氏宗谱》卷首《遗像》载有真德秀和王安石对葛湘的像赞。因此,葛湘是绩溪泉塘人,不是“市西人”。

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号西山。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建宁府浦城(今属福建)人。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进士,开禧元年(1205)中博学宏词科。官至户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著有《真文忠公集》。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真德秀的神童湘公像赞:“慧性本天成,九岁能文字,拟以甘与刘,古今闻有几?”[10]

王安石(1021—086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既名列“唐宋家”,又是一名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考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病逝于钟山。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诗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著有《临川集》。王安石的宋屯田司郎中湘公像赞:“英姿飒爽,卓尓不群,臯陶业侣,旷世难逢。”[11]

2、从王安石的《湘公传》看葛湘。《泉塘葛氏宗谱》卷首《传志》载:

湘公传

公讳湘,姓葛,元海其字,绩溪之泉塘人也。咸平三年庚子生,至和二年乙未卒。享年五十有五。天资神敏,幼能诗吐,属甚不凡。尤雅好读书,慆然不自居。士大夫咸重之。

祥符元年,杜朝使过里门,公适与群儿游戏。道旁群儿皆惊走,公独拱立致敬,彬彬儒者,年裁九岁耳,使异之。盖谘询,公应对如流,了无差谬。乃以“墙毛如凤尾”属公对偶,公对曰:“瓦片似龙鳞。”继命作“梧桐”诗,诗曰:“小小梧桐石作栏,已藏清气逼人寒。于今正好低头看,莫待他时仰面难。”顷刻立就。其才之敏捷、量之超迈类如此,神童之名,遂噪一时。

使旋,荐之朝试童子科。真宗以“松”“竹”“梅”三题试之,一一皆合上意。因赐以花缎,补大学生,肄业上舍,公具谢表内有“愿作中流砫石臣”之句,上阅之,益隆重焉。六年授礼部司务。八年主试童子科,去取之公,朝论翕然。

天禧二年,擢授江淮等处提刑主事。江淮民气素以强悍闻,因细故而争斗犯科者比比也。公抵任后,推诚置腹,专以德化,诚感所至,贪官污吏一变其习。真宗赐“益天拯民”匾,额以旌其贤。公之得主知也,岂偶然欤?

乾兴元年,转屯田郎中。公以兵农相依国本所系,筹策之悉不遗余力,逾年以勤劳得疾,遂于天圣元年请致仕。公有子三:长瑸、次琳、三琯。

琳与余友善,出公行略属余点次,余景仰久矣,因为之论曰:“生知质非数数觏,公岂独奇欤?何何天之休也。抱负宏而期许大也,立德立言立功三者兼之矣。诚济世之才也,贤于士大夫远矣。”

至和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翰林学士知制诰王安石拜撰。[12]

从《湘公传》可知,葛湘(1000—1055),字元海,绩溪泉塘人。“天资神敏,幼能诗吐”。祥符元年(1008),杜镐经过扬溪泉塘时,年仅九岁的葛湘正在与一群小儿做游戏,面对杜镐的大队人马到来,“群儿皆惊走”,只有葛湘“独拱立致敬,彬彬儒者,”不仅对杜镐询问对答如流,而且对杜镐以“梧桐”为题诗作,“顷刻立就”,因此“神童之名,遂噪一时”。

杜镐(938—1013),字文周,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历任直秘阁、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国子博士,迁驾部员外郎。参修《宋太祖实录》《册府元龟》,拜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累迁工部侍郎。博闻强记,治史严格,人称“杜万卷”。

杜镐回朝之后,立荐“朝试童子科”。宋真宗赵恒亲自面试,以“松”、“竹”、“梅”为题作诗,葛湘反应敏捷,随口吟出诗句,颇合圣意。其诗为:

华盖层云出邓林,清风吹动大夫身。

工师选择成樑栋,异产由来世所珍。

头角铮铮大地穿,春风吹箨绿袍鲜。

修文走笔云烟扫,叠障掀开见绿天。

傲雪经霜自有心,百花犹逊早知春。

凭君捷报三阳泰,结果能调鼎鼐臣。[13]

随后,葛湘入学国子监读书。13岁授礼部司务,15岁主试童子科,获得朝庭上下一片称赞。18岁擢授江淮等处提刑主事,面对江淮强悍民风,葛湘“推诚置腹,专以德化,诚感所至”,一改陋习。为表彰葛湘贤能,宋真宗赐其“益天拯民”匾。22岁官至为屯田郎中。23岁因“勤劳得疾”,“请致仕”。葛湘回到泉塘,创修葛氏宗谱,直至去世,享年55岁。

葛湘生有三子,即葛瑸、葛琳、葛琯。据《泉塘葛氏宗谱》载,子葛瑸,宋真宗祥符丙辰(1016)生,诰赠理藩院事,配戴氏诰赠夫人。无考。次子葛琳,字良璧。宋天禧丁巳(1017)生。景祐二年(1035)登第,授杭州学政录改授参赞司问刑主事。康定元年(1040),升职方员外郎。庆历三年(1043),升授浙西盐运司,转中顺大夫。致仕。生有二子即葛文岩、葛文山。三子葛琯,字学究,号十。宋天禧庚申(1020)生,痒生,诰赠大理寺左丞。元祐辛未(1091)卒,享有七十有一。生有一子即葛文峰。葛文峰,字知十,号六一。宋仁宗庆历乙酉(1045)生,处士。大观丁亥(1107)殁,享年六十有三。生有一子即葛致。

葛琳与宰相王安石交情笃厚,王曾问其:“仙乡产何精品?”葛曰:“唯香白粲(即稻米)为佳。”后王路过扬溪,特地去看望葛,适逢其在蜀游历,王安石访友不遇,比较失望,题诗于其家墙壁,诗曰:“桥横葛仙陂,住近扬雄宅。主人胡不归,为我炊香白?”[14]正是葛琳与王安石的关系,王安石为其父撰写了《湘公传》。

兵部尚书——葛致

1、地方志书和《泉塘葛氏宗谱》对葛致的记载。《新安志》卷八《进士题名》载:“(崇宁)五年蔡薿榜,葛致(绩溪,特奏名)。”[15]《绩溪县志·卷十·人物志·宦业》载:“葛致,市西人。崇宁五年特奏名进士,历知云南大理州事,拜兵符,督军力剿段蒙土贼,三战三捷,克复理、益二州。”[16]《泉塘葛氏宗谱》载:“葛致,字竭忠。宋神宗熙宁丁巳生。戊寅举人,崇宁丙戌科进士,授云南大理州事,历官至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事,见科第仕宦。绍兴庚辰年卒,享年八十有三。”[17]从上可知,葛致(1077—1160),字竭忠。绩溪泉塘人。官至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宋代名臣绩溪人胡舜陟在《泉塘葛氏宗谱》中“宋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事致公像赞”这样评价:“华国之才,戡乱之略,功著滇南,剿除豪贼,三战三捷,克复名城、曰理曰益,勋德常存”[18]。

2、从胡仔的《致公传》看葛致。《泉塘葛氏宗谱》卷首《传志》载:

致公传

公讳致,字竭忠,邑之泉塘人。少慷慨,有大志,读书遇关经济者辄手录之。登崇宁丙戌科进士,授温州幕签书判官,发奸摘伏有如神焉。

大观二年,升云南大理州事。适段蒙土贼作乱,土官旋服旋叛。吏部尚书蒋相以公长于用兵,料敌决机,殆无遗算,奏公有剿抚才敕拜兵符督军讨贼。公遂以身许国,督率卫属,指挥力战。指挥使王勇口出怨言,以慢军心,公斩之以示众,营伍肃然。自是莫不奋身争先,三战三捷,克复理、益二州。

当夫公之初督兵也,以书生而任武事,军中将士皆轻之。驻变图,迟延不进,公愤然曰:“边疆要地,可不奋力,以谋恢复,吾身受重寄,马革裹尸,固所愿也,退避可乎?”乃戎服从先,以示士卒无还意,将士咸畏威而莫敢后,捷闻上赏赍有加,赐白金万两、银花百对、彩缎百端,公悉以赏军士,故军士服其公,咸乐为之用。

四年转中宪大夫,政和元年升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公在枢密,值时势多艰,金虏猖獗,蔡京当权,国事不可为矣。公每怀报国,有志莫伸,因存急流勇退之想。二年乞致仕。晚年喜清净,在家逾三十年,闭门谢客。一闻国事,则咨嗟叹息,若不胜悲伤者,其击念君国有如此。公熙宁十年生,绍兴九年卒于家,享年八十有三。

隆兴元年七月十三日邑人胡仔撰。

从胡仔《致公传》可知,葛致(1077—1160),字竭忠。绩溪泉塘人。葛琯之孙,葛湘之曾孙。“少慷慨,有大志”。登崇宁丙戌(1106)科进士,授温州幕签书判官,吏治精明。大观二年(1108),升云南大理州事。“适段蒙土贼作乱”,在吏部尚书蒋相推荐下,“敕拜兵符督军讨贼”。葛致以身许国,身先士卒,指挥力战,但指挥使王勇口出怨言,动摇军心,被斩首示众,肃然起敬,自是奋身争先,三战三捷,克复理、益二州,并把皇上奖励金银绸缎悉数赏给军士,众将领士兵敬服葛致。大观四年(1110)转中宪大夫,政和元年(1111),升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事。正值时势艰难,“金虏猖獗,蔡京当权,国事不可为”,葛致感到报国之志难以实行,有“急流勇退之想”,政和二年(1112),葛致致仕回绩溪泉塘,在家三十年,闭门谢客。尽管葛致任兵部尚书从政和元年(1111)至政和二年(1112),前后只有两年,但从现存文献看,葛致是绩溪历史上第一个兵部尚书。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泉塘葛氏宗谱·旧序》。宣统辛亥年,葛光汉编修。

[2][7][8][14][16]嘉庆《绩溪县志》,(清)清恺编著,徐子超、汪均安、汪无奇点校,黄山书社.2010年11月出版。

[3][4][5][9][17]《泉塘葛氏宗谱·卷二》宣统辛亥年,葛光汉编修。

[6][10][11][12][13][18][19]《泉塘葛氏宗谱·卷首》,宣统辛亥年,葛光汉编修。

[15]《〈新安志〉整理与研究》,(宋)罗愿撰;萧建新,杨国宜校著;黄山书社.2008年1月出版。

(作者单位:绩溪县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