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成立20年的阿里市值给拼多多赶上了。虽然18个月拼多多市值过百亿,爬上了阿里京东7-8年达到的位置,但没想到8岁的拼多多目前已经坐上中概股头把交椅。
11月28日晚间,拼多多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营收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而淘天录得收入为976.54亿元,同比增长4%;京东收入为2476.9亿元,同比增长1.71%;唯品会收入是227.659亿元,同比增长5.32%。
高于同行的增速,让资本刮目相看。12月1日,截至美股当日收盘,拼多多收涨4.03%,报147.44美元,市值1959亿美元;阿里巴巴微涨0.25%,报74.86美元,市值1907亿美元。拼多多市值正式超过阿里巴巴,成为今年互联网的一个重要时刻。
如此迅猛的增速也让马老师都忍不住出来发送贺电“祝贺拼多多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要知道马云的每一次内网发言,都是阿里处在关键发展时期的重要节点上。
那么,拼多多是如何逆袭的呢?阿里作为老牌电商公司真的“老”了吗?
Temu成为拼多多第二增长曲线
从2015年成立,到2018年上市,再到如今市值追上阿里,拼多多可以说是上演了一场中国电商史的奇迹。
在互联网平台用户增长逐渐见顶的阶段,拼多多连续三个季度增速惊人,其股价也应声上涨。一季度财报公布后股价大涨近19%,二季度财报公布后拼多多股价一度暴涨超18%,三季度财报公布后拼多多股价暴涨18%。
此次三季度,拼多多财报显示,三季度的总收入营收688.4亿元,同比增长94%;归母净利润155.37亿元,同比增长47%,经调整净利润达到170.27亿元,同比增长37%,远超市场预期。
到底什么在推送拼多多持续增长?
首先,稳住了国内的基本盘,拼多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块,第一块就是向商家收的广告费,三季度广告营收397亿元,同比增长39%。
第二块来自于交易服务佣金的营收,这里面主要包括了多多买菜佣金收入和多多跨境Temu的收入,三季度拼多多的交易服务营收达到291.5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0.22亿元,增长了221.31亿元,增长率高达315%,大大超越了市场的预期。而推动其增速的主力,正是来自拼多多的跨境业务Temu。
Temu仅登陆美国市场才14个月,就成为了美国访问量第零售网站,仅次于亚马逊、沃尔玛和eBay。高盛对Temu的估值从原本的200亿美元上升到了370亿美元,近乎翻倍。
据36氪报道,今年第三季度Temu的销售额已经突破50亿美金,或能超额完成年度150亿美金的GMV(商品交易总额)目标。
Temu的打法与拼多多早期在国内如出一辙,通过“砍一刀”式的社交裂变拉新,真金白银给用户返现到账,与此同时,拼多多也在Facebook、YouTube等主流社媒平台大举投放广告以及赞助美国超级碗黄金广告时段播放“”广告,强化用户认知。
在美国通胀机遇,物价高涨的大背景下,Temu平台上那些售价仅一两美元的高性价比商品对美国用户具有超强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的高增长与Temu采取“类自营”的模式有很大关系。
从去年9月上线以来,Temu就一直采取的商家仅负责供货,而定价、销售、履约、售后都由平台负责的模式。其实就是一种全托管模式,后端商家只扮演一个供货者的身份,好好做产品,而前端运营人员每天和用户打交道,钻研用户喜好。而海外类自营模式无疑会提升财务上交易服务的收入。
而在国内,拼多多也实现业绩全面增长。在“618已过、11.11未到”的三季度传统淡季期,拼多多依旧借助平台丰收节、国货节、多多读书月、国庆大促等系列活动实现增长。
特别是在接下来的四季度,由于国内双11和海外黑五、圣诞大促等节点的覆盖,拼多多的财报业绩增长仍旧被广泛看好。
管理效率+中国供应链红利
除了低价策略外,拼多多能有今天,还在于它的管理效率和C2M(工厂直供)模式。
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赵佳臻曾表示,那些脱颖而出的、年轻、敢于做决策、同时又拿到好结果的同事,将成为整个拼多多人才梯队的后备力量。
与阿里和京东不同,拼多多整体部门架构最为扁平,没有过于繁杂的部门体系,比如事业群、事业线和事业部等,所以人效远高于其他两家。数据显示,#拼多多人均创收1222万#登上热搜第一,是同期京东的7.07倍,阿里的4.17倍。
而且拼多多也很有创新精神。在拼多多内部,多多买菜、Temu等新业务均被视为创业项目,奉行效率至上原则,具备极强的灵活性。
陈磊在接受采访时曾将Temu代表的跨境电商业务称为拼多多的“第三次创业”,并且这样阐述Temu的商业价值。“我们希望利用过去多年积累的供应链的基础,为全世界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直接从工厂购买的渠道,提供更加柔性化、个性化的供应链以及更具性价比的综合购物体验。”
Temu深入国内百余个产业带,覆盖并助力一万多家工厂成功出海,触达了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单在美国就有超过1亿用户。
这背后有中国高性价比供应链或工厂一半的功劳,拼多多通过海外市场放大了这个红利效应。
新业务喜忧参半
虽然发展神速,但是也烧了拼多多不少钱。这从三季度财报显示可以看出,三季度拼多多总营收成本为268.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62%。对此,拼多多在财报中解释称增长主要来自履行费、支付处理费、维护成本和呼叫中心费用的增加。
此外,第三季度整体运营开支为253.54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销售与营销开支为217.49亿元,同比增长55%,主要由于促销和广告活动支出增加。
也有Temu的国内商家反映,向拼多多供货也越来越难,因为更多商家加入,比价越来越激烈,未来能否持续保证商家的热情和产品质量是一个挑战。
同时,被陈磊称为“第二次创业”的多多买菜在今年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公开资料显示,多多买菜直接连接了全国超过1000个农产区和1600万农户,接近60%的商品均由产地直采供货,是国内最大的农副产品上行平台。
到今天,多多买菜已覆盖了除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市场份额在2022年一度达到了45%,以1800亿元的GMV,成为2022年的行业第一名。国金证券研究数据显示,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的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业内人士表示,多多买菜至今还没有摆脱亏损的现状,在与美团优选等平台的激烈竞争之下,亏损依然在持续。
低价心智的拼多多真的干得过“AI加持”的阿里吗?
拼多多的成功,虽然让资本市场小嗨了一把,但另外一面也反映出全球大部分消费者的不易。
“在别的平台上看好后去拼多多下单”成了现在消费者的熟练操作,消费者分享在拼多多买到的超低价好物也成立新的流量密码。
拼多多的业务发展模式主要还是围绕“低价”心智和C2M模式在走,如今业绩爆火是也碰巧站在疫情黑天鹅导致经济下行的风口上,消费者不再为无意义的溢价买单,反而追求真实的、可接受的商品价格。
但是面对极度内卷的中国电商市场竞争,拼多多想要像今年这种程度的业绩疯涨恐怕也不容易。现在都看出了C2M模式的威力,接下来恐怕会有更多电商平台开发中国工厂的动力。
而在消费端,淘宝天猫在年初提出“价格力”战略目标;京东重提“多快好省”,推出百亿补贴;快手电商将“低价好物”作为快手的经营风向标。
拼多多辉煌的另一面,是阿里的明显落寞。市值在1900亿美元徘徊的阿里,较高点已经跌去了四分之三。
眼下很多人感慨阿里巴巴是真的太大了,云智能、淘宝天猫、本地生活等过多的业务板块会分散阿里的资源和精力,加上最近的一些舆论又给阿里的发展增添了一层阴霾。
不过,阿里也有将AI作为新增长曲线的打算。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对于AI电商的战略高度重视,“双11”开启前,淘天集团CEO在20分钟的发言中提到了20次AI。
在不久前的Q3财报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也再次强调未来3年阿里集团的核心战略是“用户为先,AI驱动”。
但是AI能为阿里电商赋能多少?何时才能看到回报,现在还尚未可知。拼多多业绩出来之后,一名阿里员工在内网吐露心声,“此刻难眠,也不敢想,那个看不起眼的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
随后,马云跟帖回复道,“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谁都牛过,但能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和牺牲的组织才令人尊重”。
那么,你看好拼多多继续增长吗?
参考资料:
1、《消费降级后,“新穷人”撑起拼多多》
2、《拼多多,三拳打倒老师傅》螺旋实验室
3、《拼多多市值一度反超阿里,全世界人民果然都差不多》差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