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日本核政策领域专家铃木达治郎接受日媒《每日新闻》采访。
近日,日本核政策领域知名专家、长崎大学废除核武器研究中心副主任铃木达治郎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就对福岛核“处理水”排海的科学性、安全性提出质疑(注:日方将污染水称为“处理水”,为保持专家原意,以下均使用“处理水”表述),呼吁日本政府中止排海,设立独立监测机构和长期反馈机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福岛核发生时,铃木正担任日本内阁核能委员会代理委员长。现奉上其观点,供参考交流。
一、排海科学性、安全性存疑
当前日本政府推进福岛核“处理水”排海,已引发国内外广泛讨论。针对“处理水”安全性受到的质疑,日本政府惯用“国内外核电站正常运转时也向海洋排放‘氚水’”进行辩解。事实上,二者产生原理迥异,性质也完全不同。核电站正常排放的“氚水”由冷却水产生,不含其他放射性物质,而福岛“处理水”前身是直接接触核熔融燃料的污染水,只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其中除氚以外的核素处理至标准以下。把二者混为一谈极易招致误解。
▲近日,日本北海道函馆市海岸,大量沙丁鱼尸体被冲上沙滩,场面骇人。日本官员称其“与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无关”。
日本政府也明确承认全世界没有将此类“处理水”排放入海的先例。事实上,受前期故障等影响,目前储存在福岛核电站储水罐中的“处理水”有65%未达到排放标准。这部分“处理水”经再次净化后能否达标仍是个问号,因此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此外,由于“废炉”作业进展缓慢,福岛核电站每天仍在产生约90立方米的高浓度污染水。一边排海一边新增,如此核污染水问题将永远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二、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公信度堪忧
首先,迫切启动排海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日本政府及东电公司宣称排海是为了腾出目前核“处理水”占据的储存空间,供“废炉”作业时放置熔融燃料使用。然而东电从未明确取出这些燃料的具体时间,甚至无法保证一定能够实现,且临近的福岛第二核电站周围仍有大片空间可供使用,所谓“腾地方”不过是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的托辞。
此外,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对公众的承诺也没有兑现。2015年8月,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曾向福岛当地渔民承诺“没有得到利益攸关方理解前不会排海”。但在当地民众和渔业从业者反对声此起彼伏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已强行进行了三轮排海。
▲2023年8月,韩国环境和市民团体在位于釜山的海云台海滩举行抗议活动,手持“保护我们的海洋”等标语,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排海还招致中国、韩国、太平洋岛国等周边国家强烈不满,但日本政府从未妥善回应过国内及国际社会的合理关切。
三、日本政府应纠正强推排海做法
信誉扫地是一瞬间的事,但要把失掉的信誉一点点攒回来却要花费漫长的时间,日本现在就应当开始采取行动。
一是要正确认识排海问题性质。如何处置核“处理水”早就超越了科学范畴,仅仅依靠科学角度的沟通对话根本难以解决各方关切,技术上的所谓合理性也无法为排海的可信度背书。
因此,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应调整改善决策机制,以诚恳态度同利益攸关方持续开展对话,而非仅仅试图“说服”对方。
▲2011年3月,东电公司三名前高管被指控在福岛核泄露灾难中失职并在新闻发布会上鞠躬致歉。日本官员惯会鞠躬道歉,表示“无能为力”,但国际社会真正需要的是负责任的切实行动。
二是要中止排海进程,设立各利益攸关方信任的独立监测机构。迄今为止,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都在反复拿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的报告为排海背书,但事实上IAEA是受日本政府委托才出具报告的,并在报告的序言中明确表示“排海是日本政府的决定,此报告不是对排海的推荐或支持”。而且该报告也只分析了东电公司提供的首次排海“处理水”样本,而对长达30年的排海计划本身并没有进行评估。
▲2023年7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东京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评估报告举行记者会,被一名韩国记者追问“是否收了日方的100万欧元”。
因此,尽快设立独立监测机构对排海计划进行全程监控至关重要。日本政府应当仿照此前福岛核后成立的“福岛第一核电站调查委员会”,在国会设立跨派且包括各领域专家的“福岛核电站废弃措施委员会”,将“处理水”排海作为“废炉”计划的一环进行整体探讨。
三是要建立长期反馈和调整机制。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应将“处理水”排海定位为妥善处理核污染水问题的“临床试验”,由科学界专家人士收集、分析近两年数据,就排海对人类和生态环境中长期影响、多核素处理设备可靠性、排海计划执行情况等进行常态化评估,在“废炉”计划整体框架下灵活调整处置办法。
▲日本政府应正视各方合理关切,切实履行国际义务,接受严格国际监督。
在此基础上,日本可进一步探讨采取排海外其他处理方案,并同相关利益攸关方持续开展对话。
2023年就是这样了,感谢大家的陪伴与支持。2024年,少侠会继续追光不止,与光同行,直向风云激荡处,碧血丹心映长空。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