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开工新建校
除了一批在建项目外,今年多区还新规划或开工了一些新项目。2023年底,北京市发改委批复了北京育才学校新建项目建议书,该校将在西城区太平街与永定门西街交叉口东北角建设一处新校区;陶白学区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将于2024年开工,预计2025年建成投用,学校将归属北京市第八中学全权管理。
丰台区今年将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市科协合作,在“葛洲坝北京中国府”地产项目建设丰台区科技中学,同时继续推进北京十二中河西分校、中直机关园博园配套学校、民大附中丰台学校改扩建工程,推进北师大实验中学丰台学校改扩建工程立项工作。
房山区的清华附中高中部、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北京育才学校长阳分校等7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北京实验二小房山分校、中关村三小房山分校、北京十一奉先学校、北京第六实验学校、北京二中房山分校等重点项目手续办理;昌平还将启动包括奥北完全中学、生命科学园三区学校、踩河学校、何营九年一贯制学校、北大创新中心规划小学、沙河高教园配套高中等6个新建项目。
在怀柔区,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新址目前已经完成竣工验收,北京第三实验学校、雁栖国际人才社区幼儿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也在有序推进,北京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在紧密对接。2023年底,怀柔区第七小学新建工程开工,怀柔城区未来将新添一所名校。密云区将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檀营小学、朝阳滨河学校等项目建设,推动七小扩建和八中新建,深化“朝·密”“海·密”合作建立完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延庆区也将继续调整优化康庄中心小学、下屯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方案。
北京市各区积极推进新建、在建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师生的活动场地和条件,为拓展校园空间、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优质师资持续打造
师资队伍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024年,全市各区将进一步优化教师培养形式和路径,提升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综合素养。东城区将适时启动“教育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系列子计划,自2024年至2026年,用三年时间着力完善东城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2024年,西城区将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借助教师工作坊、专家讲座、课例研究等多种形式,助力19所学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西城区还将成立校本教研基地,发挥名师工作室、导师团、教科研机构的引领作用,不同学校之间构建起跨学段、跨学科教研共同体,以教研科研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朝阳和海淀两区也将持续深化既有的人才培养工程,锻造好区域教育的师资队伍。据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员副、区教委主任肖汶介绍,2024年,朝阳区将持续深化“双名工程”,进一步完善阶梯型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教育家型校长、专家型教师培育。海淀实施领军型名校长和名师培养工程,深化“成长中的教育家”工程,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领军型名校长和领军型名师,持续扩大海淀教育人才影响力。
前不久,丰台区宣布将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打破教师“铁饭碗”观念。2024年,该区将通过学校副校级和中层干部聘任制改革,选拔一批学历层次高、教学能力强的年轻副校级干部。此外,丰台区今年将进一步研究制定《丰台区优秀教师培养激励方案》和《教师“区管校聘”工作方案》,持续引进领军型教师,进一步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市中小学的集团化办学,在构建育人新载体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机制,包括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教师专业发展与活力提升机制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供给机制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集团已经成为中小学实施教育改革,实施五育并举的育人载体。
2024年,朝阳、海淀、丰台、通州和延庆等区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将有更新动作。朝阳区将集团化办学作为区域扩容增量重要手段,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及其覆盖面。2024年,海淀区在全部公办中小学进入教育集团的基础上,从建引领、政策引导、机制优化、教师交流、考核评估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现有42个教育集团的内涵品质,激发集团办学活力,促进区域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健康发展。
丰台区也将进一步加大对集团化办学的研究,指导教育集团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在2024年工作规划中,丰台区明确提出要健全学区工作机制,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地区各类社会资源,完善招生配套政策,围绕中考、中招改革等,以集团、学区为基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培育本土品牌学校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通州区教委在2024年工作规划中明确了要继续加大中小学校体制机制改革,拓展集团化办学范围,启动第五批集团化办学工作,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2024年年底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65%以上。在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方面,延庆区今年也将有新动作,进一步实现城、川、山等不同区域学校间的联合。
着力发展智慧教育
2022年,北京市发布《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教育信息化将实现“七个全面”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北京市各区不断加大数字化教育投入,以智慧教育创新引领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2024年,西城区将聚焦数字赋能,积极提升教师信息化素质和能力,在“数智”学习项目和云课堂评价项目的基础上,扩大信息化软硬件设施的使用年级和使用学科范围,积极打造智慧校园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学校争创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此外,西城区还将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立高层次人才专家库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探索大中小联合贯通培养的有效模式。
据了解,海淀区2024年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全面提升区域智慧教育水平,扩大和深化数字教育的应用场景,以数字教育创新引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积极搭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框架,创新推出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按照2022年发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用3年时间建成以文旅内容为特色的元宇宙应用示范区。在教育方面,通州区将支持元宇宙相关技术企业与教育机构深度合作,推动“智能学校”等智慧教育试点示范建设,建设“元宇宙+教育”场景。
2024年是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键之年,通州区将推动“智能学校”等智慧教育试点示范建设,开展基于线上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试点,建设“元宇宙+教育”场景,完成区域首个“元宇宙+教育”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房山区将有新动作,除了聚焦一体化贯通培养,制定《房山区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施方案》之外,还将成立北京市青少年创新学院房山分院,建立区、集团、学校培养基地。
文字:现代教育报采编团队
编辑:姜思瑶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