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提起不思凡,很多影迷都不陌生。2004年,他执导个人首部动画短片《黑鸟》,豆瓣评分8.4。该片短小精悍,融入了水墨情结和侠客精神,充满浓郁的中国风。2008年,不思凡从工作13年的电信局辞职,开始专职做动画;2014年,他开始创作《大》,该片于2017年7月上映,获9166万元票房,并在豆瓣上取得7.8分的评价。
电影《大雨》是不思凡继《大》后执导的第二部动画长片,说起影片的创作初衷,不思凡透露,自己小时候常和表哥一块到山上玩水,每逢下完一场大雨,整个村庄都会被洗刷得焕然一新,大雨似乎冲走了一切,因此,他把幼时对大雨的情绪融入到影片中。在不思凡看来,《大》是对人性的描述,《大雨》是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影片讲述大谷子和馒头父子俩得知一艘沉没了5年的戏鼓船里疑似有宝藏后,一同前往沉没地寻宝。在寻宝过程中,大谷子被抓走,为营救大谷子,馒头登上了这艘充满谜团的船。在船上,馒头遇到了形形的“戏伶人”,并与他们成为了好友。但一次意外中,馒头被告知,戏鼓船上只有亡魂……
大谷子其实是馒头的养父,其生父早在战乱中去世。提起影片的“父子”主题,不思凡表示,“父寻子”或“子寻父”这样非常寻常的主题是大家能够直接理解的一种方式。影片并不只是讲馒头在寻找父亲,其实父子二人是双向奔赴的,“大谷子其实也像一个孩子一样,需要得到慰藉,他们相互救赎。”
02
与《大》相比,《大雨》有很多让观众似曾相识的场景。不思凡谈到,《大雨》主人公馒头在设计之初,有参考大的形象;除此之外,大“我从哪里来”的终极拷问,和馒头即将面临的“我要去哪里”的困扰,在情感上有相通之处。
关于“为何不是《大2》而是《大雨》”的问题,不思凡说:“我觉得时机还没到”。不过,他也表示,《大2》中想要表达一些东西已被融入到了电影《大雨》中。电影《大雨》是不思凡对世界洞察和思考。如不思凡所说,“大雨”既象征一场灾难,同时也象征时机,不同的人在大雨之下重新洗牌、上路。
《大雨》与《大》最大的不同是暴力镜头的减少,影片中为数不多的暴力镜头也用远镜头一笔带过。在不思凡看来,《大》是冷峻地去看世界,《大雨》则把视角落在父与子的情感上,“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尝试,因为当时做《大》,有的人觉得可能我的镜头过于没有情感,我也想做出一些成长。”
从观众角度来看,之前的《大》是一部成人向电影,而这次的《大雨》小孩也可以观看了。“我甚至想《大》属不属于动画片”,不思凡表示,当时做《大》的时候,他更多是取悦自己,“这次我想做一个相对有动画感觉的动画片儿,所以有更多传统意义上的呈现,我感觉《大雨》孩子也能够观看。”
至于电影传递给观众的感受,不思凡则认为,每一个人有自己的视角,创作者尽可能地阐述片中的世界观,但没有想要去说教。在他的作品中,大都关注的是个体如何寻找自我,这是相对核心的东西。
03
电影《大雨》延续了不思凡一贯的二维手绘制作,这是不思凡团队擅长的艺术风格。此前,不思凡水墨风短片《白鸟谷》曾在被称为“动画界奥斯卡”的法国昂西动画电影节获奖,其泼墨山水的美术风格惊艳了现场的评委和观众。据了解,目前在动画产业,二维画手越来越少,不思凡坦言,“尽管环境艰辛,但仍然会坚持下去”,因为“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听到观众说‘喜欢二维’”。
《大雨》中有非常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探索,比如在角色设计中融入了中国戏剧脸谱元素;在场景设计中,加入傩戏面具、油纸伞、老式招牌、水纹云纹等中式元素。
看完电影后,不少观众发现影片中还有对《大闹天宫》《九色鹿》等经典动画的致敬。不思凡介绍,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早期水墨动画不同,《大雨》采用电脑绘图,画师用了有水墨感的笔刷去绘制场景,也借助水墨画的感觉创新动画电影中对水的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大雨》的配音指导陈浩(片中声音出演“大谷子”),同时也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音导演。
从《熊出没·伴我“熊芯”》《深海》到《长安三万里》,过去的一年,动画电影市场势头强劲。今年,动画电影依然备受期待,但动画电影如何做到形式和内容兼顾,向来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难题,这也是不思凡导演想找到答案的问题。现在,他也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进,“我觉得作为主控者比如说导演,可能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和消化过程,需要拥有一个强大的平衡能力。而另一边他也需要获得更多参与成员的帮助,我觉得一个强大的团体和一个强大的主创核心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兼顾的作品。”
不思凡导演直言,他比较期待观众对《大雨》的反馈,这些反馈会让他得到思考和学习,“当然也会有一些忐忑,因为毕竟这么多年、这么多人都在这个作品上面使力,我也希望它会有相对好的成绩,但也不能想太多,这样可能就太折腾自己了。”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实习生 伍思璇 编辑 王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