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自由,只是部分人的自由罢了。(图/截图)
但草莓价格便宜是便宜了,又没完全便宜——想要买到、尝到一颗口感、香气、酸甜度都令人满意的草莓,还得全凭运气。
说好的草莓自由,仍停留在想象阶段。
中产最耿耿于怀的水果自由,
它得算一个
网红水果的C位宝座换了又换,从牛油果到阳光玫瑰,从蓝莓蔓越莓到车厘子,唯独草莓,从来没有过气一说,依旧受宠如水果界的公主。草莓的红就是人们心头上的朱砂痣,怎么样也甩不掉。
这也难怪,打从进入人类视野,草莓就自带着贵族光环。人类驯化野生草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罗马人将草莓带到了欧洲各地,使它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作为珍贵佳肴,草莓出现在了各种糕点、甜点之中,也被制成昂贵果酱。
△人类驯化草莓,从花园到餐桌。(图/unsplash)
现代栽种最为普遍的大果凤梨草莓是在20世纪初才被引入中国,至今不过百年时间,所以对国人来说,草莓是一种舶来品,出身早已被暗暗注入了筹码。
即便国内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但人们对于草莓消费,依旧带着些许“洋气”“娇贵”的滤镜。
凭借自身的高颜值,草莓狠狠戳中了年轻消费者的喜好。不同的品种所具备的特色外形、风味及文化属性,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有调查数据显示,16岁到25岁的消费者更偏好淡雪草莓,26岁到35岁的消费者更偏爱奶油草莓,而36岁以上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红颜草莓。
△草莓从进入大众的视野,就带着中产贵族的光环。(图/unsplash)
流水的网红水果,铁打的草莓公主。“身娇肉贵”的草莓,身价的起始线始终在人们的心理预期之上,而当你打心底认可某件东西的高高在上,买与卖的天平早已发生倾斜——听到暴跌,你以为是是50元变10元,结果他们说的暴跌,是100元到50元。
△草莓自由,离我们还有多远?(图/unsplash)
这其中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对于云南地区的人来说,今年草莓自由来得早也格外香,因为产量大,当地草莓降价幅度更为明显,一些批发市场能买到低至5~10元一斤的价格,草莓自由的气息更浓厚。
云南是以一己之力拉低了全国草莓均价,但远离产区的地方,价格下滑的程度自然没那么理想。
△草莓的水果属性,增加了运输、储藏、存放的难度。(图/视觉中国)
而即便在产区,草莓上游批发价大幅下降,到了消费者端,价格变化也不甚明显。草莓“娇嫩易损”的水果属性,决定了运输、人工、包装和储藏技术环节居高不下的成本,从产地来到消费者嘴里,草莓有多新鲜,价格就有多贵。但你还别不舍得吃,免得放坏了,在损耗率上再亏上一笔。
这也就是为什么,降价的草莓依旧满足不了嗷嗷待哺的消费者们,说好的自由,是只属于一部分人的自由罢了。
草莓自由,
离我们还有多远?
无论如何,草莓的降价现象背后,根本原因是可喜的:产量正在蓬勃增长。
过去草莓多依赖进口,但随着国内温室技术的发展,草莓生长的光照和温度都变得可控,草莓旺季从夏天“提前”到了冬天,成了“反季水果”。
△放眼世界,中国草莓产量后来居上,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图/智研咨询)
入局草莓种植的商家也越来越多。2003年起,中国的草莓种植面积、草莓产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了世界草莓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草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国内草莓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占到全球草莓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增长的速度可以用“陡然”来形容,从2011年到2021年这11年间,产量从200.9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368.25万吨。
△草莓产量越来越多。(图/unsplash)
我国草莓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以河北、辽宁、山东居多,好比“丹东99红颜草莓”就是国内草莓界的顶流。中部产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长江流域诸省也有部分分布,比如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南方地区比如广东、云南、四川、海南、广西等地,由于气候温暖,冬草莓争相挂果。
△国内草莓产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图/视觉中国)
尽管从种植面积和产量来看,我国已经称得上草莓大国,但这一消费产业依旧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还存在着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种苗品质较差,栽培管理、产业加工环节和物流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国内栽培的草莓品种主要引自国外,比如日本的“红颜”和美国的“甜查理”两个品种,就占到了草莓栽培面积的70%。国内虽然培育出了不少新优品种,比如宁玉、晶瑶、京藏香,但知名度和认可度较低,种植比率低,市场占有率不高。
△淡雪草莓和红颜草莓也是日本引进的品种,国内缺乏知名度较高的草莓品种。
(图/unsplash)
再加上草莓产业市场意识薄弱,国内草莓产区仅有少数申请了产品品牌,比如“双流草莓”“长丰草莓”,市场细分程度较低,草莓品牌的话语权和定价权长期缺失。种植商家企业缺乏规范化管理,如今新零售渠道上的草莓竞价现象越来越“卷”,甚至有些卷到了地板价,但品质参差不齐,市场价格混乱。
所以说,中国虽然是草莓大国,但要全民都能享有真正的草莓自由,除了提高产量之外,还亟须跨越许多行业困境。只有草莓产业链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完善,草莓消费背后蕴藏的额外附加值才能慢慢消失,草莓的价格才能被打下来。
△摘草莓、种草莓,对于城市群体来说依旧稀罕。
兴许你会说,买不起草莓,还不能到草莓园摘草莓么?
朋友圈的确有不少人喜欢晒一菜篮子摘来的草莓,价格看似诱人,每斤40元,还能来一场田园农家乐。
但朋友们,别忘了去草莓园还有路费和车油费呢。
参考资料:
《我国草莓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舒锐、焦健、臧传江、刘少军、孙亚玲、岳林旭
《中国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思考》张雯丽
《小草莓大产业中国草莓产业的今生前世》王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