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换道”注册制,中小银行IPO或迎来曙光。
截至目前,共有10家银行的IPO注册申请获受理。其中,湖州银行、药都农商银行、湖北银行、江苏海安农商行、江苏昆山农商行拟登陆上交所主板;广州银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广东顺德农商行、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行则谋求在深交所主板实现上市。
回望10家银行的“备战”路,超长筹划时间为共同点。药都农商银行、马鞍山农商行等在2018年便已首次递交招股书,算上辅导、备案等流程,则“战线”更长。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正式落地,中小银行上市进程有望提速。哪家银行最具竞争力?与“大盘蓝筹”定位匹配度几成?有哪些差异化优势?
基于此,搜狐财经特推出《中小银行竞速IPO》系列稿件,将从盈利能力、经营特色、抗风险能力、行业竞争等多个角度,逐一剖析排队银行“成色”。
本文为“湖北银行”篇。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冯紫彤
距离首次递交招股书不足半年,湖北银行上市进程或有望乘着全面注册制“东风”倍道而行。
湖北银行,成立于2011年2月27日,由原湖北省内宜昌、襄阳、荆州等五家城市商业银行采取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总部设在湖北省武汉市。
从2015 年启动上市各项前期工作,到2018年提出“五年上市”目标,再到2022年首次递交招股书、2023年平移至注册制,湖北银行的逐梦之旅已走过8年。
据其官网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末,湖北银行资产总额为4026亿元。据招股书数据,2022 年 1-6 月,湖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5.55亿元,净利润12.44 亿元、同比增长41.%。
在当前10家排队银行中,湖北银行虽非体量最大,但拟募资额最高,为95.17亿元。湖北银行表示,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充实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截至2022年6月末,湖北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满足监管要求,但较2021年末下滑较多。
近年来,湖北银行整体盈利表现受疫情影响较大。
2020年,湖北银行净利润13.18亿元,同比下降30.56%;自2021年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各行各业实现复产复工,湖北银行净利润增速也有所回升,2021年度和2022年1-6月份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33.26%和 41.%,分别为17.56亿元和12.44亿元。
与大多数上市城商行相同的是,利息净收入为湖北银行最大营收来源,2021年、2022年上半年这一占比分别达86.7%和83.6%。
受利率市场化、行业竞争加剧和让利的影响,湖北银行净利息收益率有所波动;但是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利息净收入总体稳定。
截至2022年1-6月,湖北银行生息资产平均余额3516.44亿元,较2021年增长14.8%、高于总资产增速。
2022年上半年,湖北银行净息差、净利差分别为2.17%和2.1%,略高于 A 股已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但相较往期,湖北银行和 A 股已上市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呈下降趋势。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近年来虽不断提升,但整体贡献营收并不多。2022年上半年,湖北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8亿元,虽已远超出2021年全年水平,但仅占2022年上半年总营收的3.5%。
此外,报告期内,湖北银行在资本利润率这一盈利能力上始终未达标。
资本利润率,主要用以反映企业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资本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自有投资的经济效益越好,投资者的风险越少,值得继续投资。
2019年末-2021年末、2022年6月末,湖北银行这一指标分别为8.69%-5.%、6.81%和8.81%,而监管要求的最低达标值为11%。
“立足于城市居民、立足于中小企业、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从这一市场定位不难看出湖北银行的业务倾向性。
在招股书中,湖北银行虽称,“将零售银行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并优先予以资源投入”,但贡献更多营收、贷款的仍为公司业务。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湖北银行公司银行业务营收占比一直在50%以上。同期,个人业务贡献营收则多在20%上下。但若以营业利润看,公司业务并不算“赚钱”,2022年上半年仅贡献16%营业利润;同期,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的营业利润占比分别为33.44%和47.93%。
2022年6月末,湖北银行贷款总额2063.71亿元,其中公司贷款1354.44亿元、占比为65.58%、个人贷款454.37亿元、占比22.02%。
从增速来看,2022年上半年,湖北银行个人贷款增速有所放缓,公司贷款则高增态势不减、总额较上年末大增18.16%。
湖北银行个人贷款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业务。
其中,住房按揭贷款占比超50%。2022年6月末,湖北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总额244.26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
个人消费贷款规模自2019年起逐期下降。截至 2019 年-2021年末和 2022年6月末,湖北银行个人消费贷款总额分别为 24.99 亿元、18.52 亿元、15.58 亿元和 14.55 亿元。
公司贷款高增背后并非没有隐忧,贷款行业集中性较高便是其中之一。
据招股书数据,截至 2022年6月末,湖北银行公司贷款和垫款前行业分别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前行业贷款总额为1058.11亿元,占其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的78.18%。
从贷款及客户规模与增长上看,湖北银行的增长离不开小微企业,截至2022年6月末,湖北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客户占全行公司贷款客户总数的 80%以上、且贡献半数以上公司贷款。
但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也带来了湖北银行超四成的不良贷款。
近年来,湖北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已由2019年的3.44%逐年下降至2022年6月末的1.98%,但仍高于同期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值。
其中,公司贷款不良率由上年末的3.14%降至2.63%,个人贷款不良率则由上年末的1.1%升至1.16%。
将公司贷款按行业分布,湖北银行的公司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批发和零售业。截至2022年6月末,上述行业不良率分别为21.59%、4.17%、2.4%和4.27%。
对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超高不良率,湖北银行表示,该行业贷款整体规模较小,不良率受不良贷款余额波动影响较大。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行业属于公共服务行业,贷款主要以中长期贷款为主。且作为重资产行业,该行业普遍具有资产负债率高、周转较慢的特点,在受到疫情影响或面临客户回款迟滞的情形下,可能因流动性紧张而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在湖北银行前不良贷款借款人中,4家为房企、3家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建筑业企业两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1家。
在招股书中,湖北银行表示,“本行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管理信用风险,有效维持贷款质量”。
在首次递交招股书后,湖北银行曾迎来重大人事变动。
据湖北银行官网消息,2022年12月14日上午,该行召开干部大会,根据省委安排,湖北银行行长赵军任湖北银行委、董事长;刘志高不再担任湖北银行委、委员、董事长职务。
2月24日,银保监会湖北监管局已核准赵军湖北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刘志高为湖北银行第二任董事长;彼时年龄59岁;2017年7月起任湖北银行董事长,原定任期到2023年12月。
湖北银行首任行长陈大林,2022年11月已被开除籍。
彼时通报显示,陈大林“靠银行吃银行”,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审批、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擅权妄为,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特别巨大。
当前,赵军升任董事长已有三月,但湖北银行行长之位仍处空缺状态。目前该行共有4名副行长,分别是周玉坤、万立松、杨子英、李俊喜,任职时间在一年到三年半不等。
除管理层变动,在IPO关键期,湖北银行部分股权也曾现身拍卖场。
阿里司法平台信息显示,2023年1月,湖北银行近2000万股股权曾遭拍卖,起拍价5065.2万元。但在开拍前夕,因“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拍卖已暂缓。
竞买公告显示,该笔股权为湖北银行股东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当前,此笔股权已被冻结。
据湖北银行招股书,其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湖北省政府为湖北银行的实际控制人,通过宏泰集团、交投集团、长投集团等股东持有并控制湖北银行股份45.%。
截至2022年7月15日,湖北银行国有股权合计占比达80.94%,宏泰集团为其第股东,持股比例19.99%。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7月15日,湖北银行15户股东所持的湖北银行股份存在质押情况,占总股本的7.28%。其中,宏泰集团持有的湖北银行3.427%也处在质押状态。
另有10 户股东所持有的湖北银行股份存在冻结情况,占总股本的1.41%,其中包括湖北银行第不良贷款借款人桑德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