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科技 >内容

我们还有批评一部电影的权利吗?

2023-09-21 17:11:07来源:
导读最近,因为一部“文艺电影”的院线票房不佳,该片的制片人在网上将矛头对准了影评,怒斥都是因为这些“黑心黑肺的影评人”的存在,导致电影...

最近,因为一部“文艺电影”的院线票房不佳,该片的制片人在网上将矛头对准了影评,怒斥都是因为这些“黑心黑肺的影评人”的存在,导致电影“无端被黑”。

目前,争议已经逐渐平息下来,该制片人也已删除了相关发言。

不可否认的是,在决定购买一张电影票之前,很多人还是会先去查查电影的评分,看看网上影评如何,再决定是否购票。所以,在许多电影的讨论甚至占据关键角色的宣发上,“影评人”都是一个关键角色。

不过,影评人该保持中立还是直抒己见?一直是一个争议纷纷但未有终论的话题。今天的分享,我们就来聊一聊影评人身份的界定,以及他们与电影的文化生产机制的关系。

讲述|李竞菲,电影研究者

来源|《去电影院的路上》

01.

昆汀的最后一部电影

在开始聊介绍影评人这一身份之前,让我们先从昆汀开始说起。

昆汀应该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美国电影导演,他执导了《落水狗》《杀死比尔》以及《低俗》等非常著名的电影,这些影片中的许多情节和人物都深受影迷喜爱。比较关注昆汀的影迷应该会知道,昆汀其实是一位迷影向的导演,他没有上过正式的电影学院,他的电影教育是从大量观看里得来的。

《低俗》

《低俗》

和很多导演不一样,昆汀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认知,在他看来,导演水平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好,反而有可能变得更坏。

所以他想趁自己“过时”之前收手,昆汀曾经很早就放出话来:自己这一辈子,只拍十部电影,十部电影拍完了以后就收手不干了。现在,昆汀已经快60岁了,也拍了九部电影,根据这个说法,他现在筹备的应该就是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部电影了。

今年三月,知名影视媒体THR(the hollywood reporter,《好莱坞报道者》)报道,昆汀现在正在筹备最后一部电影,暂名为《影评人》。这多少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作为职业生涯收官之作,昆汀为什么选择影评人这个题材?

据介绍,这部影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洛杉矶,而故事的核心人物是一位女性。根据这两个线索,熟悉电影史的朋友应该非常容易就能联想到,这个故事应该就聚焦在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评论家之一,传奇女性影评人宝琳·凯尔身上。

用宝琳·凯尔的故事来结束自己的整个导演职业生涯,也可以看出,昆汀有多尊重这位影评人,以及看重影评人的身份和影评人的工作。

02.

影评,评什么?

影评和影评人到底是什么?在这里,可以借用美国电影理论家路易斯·贾内蒂在《认识电影》这本书里,对电影评论的划分。

对路易斯·贾内蒂来说,电影评论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叫评论者评价(我觉得reviewers翻译成评价而不是评论比较好),传统意义上的“reviewers”通常指记者,会用文字描述电影内容或是总体基调,偶尔也会强调一下它的美学价值。这类评价通常对后来的观影者有一定的指路功能,类似于一个观看指南,比如这类评论会在影评中提到,电影中有哪些不适合孩子观看的内容,或者电影表演、摄影等方面有哪一项特别突出等等。

如果现在去看一下IMDb这个网站,你会发现它给自己的定位是“Ratings, Reviews, and Where to Watch the Best Movies & TV…”,也就是电影和电视节目打分、评价和观看指南。

当然除此以外它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和一个提供更多的电影行业业内信息的收费的Pro版本。不过,基础版本的打分和评价,应该就是它面向观众最核心的功能。IMDb现在已成为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全的电影数据库网站,存有几千万部电影(包括电视节目、影视演员)的资料,当然也就保留了自创立以来,观众们对电影评价的记录。

拿刚上映不久的诺兰新片《奥本海默》为例,这部影片的IMDb网页上,“user reviews”这一栏大概有三千多条对电影的打分和评价,这里面既有“A Masterpiece”(之作)这样给影片打10分的标题,也有只给影片打了5分的标题,“An unpopular opinion from a -hard Nolan fan”(来自一个资深诺兰粉的不受欢迎的观点),用户评价非常多样。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

除《奥本海默》之外,其他影片页面下也都存在各种用户的打分和评价,这些评价通常有长有短,可主观可客观,可以只描述个人感受,也可以旁征博引洋洋洒洒,总之所有这些信息,都会构成对后来观众的一种观看指导,或者,直接劝退原本有观看打算的人。

再以国内的影音数据集成平台豆瓣为例,我们会发现它的短评部分其实和IMDb上的“reviews”功能类似,任何一个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可以在上面留下几行字的评价和评分。

这其实也正好能说明,在一个自媒体时代,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承担了一部分贾内蒂所说的,原本由文化记者或者电影记者所承担的工作。

我们把自己对电影的一些简单想法和爱憎,记录和发布在网络平台上面展示给公众,这本身就是一种记者的行为,哪怕你看完一部影片,感叹一句“真的很好看啊!”或者只留下两个字“烂片”,也都在无形中创造了一种评论的氛围和环境,也都有可能对一部电影的票房产生实际影响。

除了这类短评,当然大家最关注的还有一个部分,就是无论IMDb还是豆瓣都有的打分功能。关于打分的机制和原理,我咨询了一位在豆瓣工作的朋友,她为我提供了一个公开的文档,是豆瓣创始人阿北写下的《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不过,我们今天主要要讨论的还是电影评论,所以关于电影打分的内容暂时按下不表。

回到贾内蒂的划分,电影评论的第二类,就是由比较专业的影评人来进行的电影评论,这一类就是像宝琳 · 凯尔这样的评论家(critics)。一般来说,专业的影评人往往也是媒体人、策展人、作家,或者电影行业的从业者。

影评人的评论就不仅仅停留在复述故事或者笼统的印象上了,他们不会简单还原电影的故事内容,或者只是说:真棒,是一个惊悚片,但是有血腥的内容不适合观看。影评人会更强调电影的价值评论,而是会更有自己的见解,甚至有时候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去写评论。

知名影评人对电影票房的成败就会有很大的影响,他(她)赞同的电影,观众也会跟随这些意见去买票,他(她)反对的电影,恐怕也会对电影的收益和口碑造成影响。因此有时候难免也会造成片方和影评人之间紧张的关系。不过一般来说,作为影评人,就是应该坚持自己对电影的看法,不该由于受到来自片方压力就更改自己的评论。

贾内蒂划分的最后一种评论,就是电影理论家(theorists)的评论。电影理论家多半是在一些学院,或者机构研究机构里从事专业理论研究的人,比如在电影学院任教的老师,或者电影资料馆研究员,他们往往是未必从电影本身出发,而更多会从哲学、社会学或者文化角度著书立论的学者。

比如这两年在电影理论界非常热门的德勒兹,他本身是一位哲学家,但他写了两本和电影有关的哲学著作,《时间-影像》和《运动-影像》,对于电影理论研究方面影响也非常大。尽管德勒兹强调说,他写的不是一本讲电影的书,而是一本从哲学的角度才讲得通的分类学的书。但因为德勒兹使用了电影作为研究的材料,我们还是情不自禁地要把它和电影理论联系在一起。

03.

宝琳· 凯尔是谁?

当然,关于影评人这个话题,我们主要还是想聊聊评论家,也就是贾内蒂的分类中相对“正式”的影评人以及他们的工作,影评。

宝琳·凯尔不仅仅是一位影评人,除此之外,她还是散文家和家,从1968年到1991年,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她一直是《纽约客》(The New Yorker)的撰稿人,她经营过电影院,还曾经短暂地担任过派拉蒙影业的常务顾问,但这些最后都让位于她对影评写作的热爱。

1991年,72岁的凯尔从《纽约客》影评专栏退休的时候,她已然成为最受读者追捧的美国评论家。而且就在前几年,凯尔评论集的中文简体版也已经出版发行了,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电影时代》。

凯尔本人的电影评论风格是非常有趣的,经常会有一些非常犀利、幽默又很有洞见的想法出现在她的文章里面。

她的评论非常独树一帜,好像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这个电影,她总是会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去解读这些电影,而且凯尔的影评事实上涉猎范围也非常广泛,不仅仅谈论艺术,也谈论技巧,谈论影评人对于电影的态度,她的爱憎也非常分明,连她的评论风格也影响了后来很多知名的影评人。

这里简单引用一下凯尔曾经写的一篇《擦鞋童》的影评,《擦鞋童》这部影片就像《偷自行车的人》一样,是讲战后意大利民生凋敝的新现实主义影片中的一部,整部电影非常素朴,但又非常让人感动。

《擦鞋童》

《擦鞋童》

“《擦鞋童》在1947年公映的时候,我是独自一个人看的这场电影,当时刚和恋人吵过架,心乱如麻。有一种说不出的绝望。当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眼泪哗哗的流。这个时候我听到一个女学生正在向男朋友发脾气,抱怨这片子有什么好看的。我走在大街上,一直在莫名其妙的哭,不知道自己的眼泪是为银幕上的悲剧而流。还是对自己感到绝望,可能是因为别人不能够感受到《擦鞋童》这部电影的人性光辉,而让我感到自己格格不入吧。

如果人们看了《擦鞋童》都没有感觉,那么他们还能对什么有感觉?我对那两个问题少年也有很强烈的认同感,我倒并不可怜,或者讨厌给差评的观众,而是对一切都感到了绝望。事后我才知道和我吵架的男人,好像也去看了这场电影,他走出影院的时候,也同样泪流满面。我们为彼此而流的眼泪和为《擦鞋童》流的眼泪并没有能够让我们的爱情绵绵长久。正如《擦鞋童》所表现的那样,生活相较于信口开河的结局是多么的复杂多变。”

我很喜欢凯尔写影评的方式,因为它不仅让我感觉到影评人的专业见识,更重要的,我感受到了一位活生生的人的情绪。比如她关于《西区故事》的影评,开头第一句话就是:“不分阶级,而品位却能划分界限。有个男人看上去很可爱,我对他是稍微有点小感觉。可是当他开始谈论电影的时候,我就有种预感,此刻离话题终极也不远了。”

在攻击影评人的说法中,一直有一项是 “不能保持客观中立”,然而,这世界上真的有客观中立的影评吗?正如美国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所说,去看电影的不正是活生生的你本人吗?是你被电影所打动,是你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情绪,是你写下了这些可贵的瞬间,而不是面目模糊的大众,也不是不知姓甚名谁的集体。

所以,所谓的中立客观不过是一个伪托词,看多了所谓中立客观,把电影分析得了无生趣,情感麻木的评论,反而是凯尔这样真诚、开放和不失幽默感的评论,才是一种真正带领我们进入严肃视角和分析的路径。

而且,宝琳·凯尔一点也不畏惧去评论那些已经被捧上电影史神坛的,比如说她对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发条橙》的评论是:“想表现色情和暴力,却缺乏想象力。想表现幽默,却又去不了日耳曼式的凝重。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像是一个严格又苛求的德国教授写的一部表现色情和暴力的科幻。一个写色情的人却有清醒的头脑,还有比这更糟糕,或者不如说更让人讨厌的事吗?”

我想,只要读过宝琳·凯尔的评论,我们一定会对她敏锐的头脑和思想产生兴趣。其实除了凯尔,美国还有很多非常有名的影评家,比如罗杰·伊伯特,他是第一个通过写影评拿了普利策奖的影评人;还有安德鲁 · 萨里斯,美国影评人协会的创始人;或者对电影深感兴趣的思想家与文化作者,比如苏珊·桑塔格,他们都在影评这件事上深耕不辍,拓展我们的视野,也锻炼着我们的口味。

尾声.

从电影史的角度来说,影评一直是成熟的电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文化运动法国“新浪潮”,最开始就是由一群热爱思考和影评写作的年轻人开启的。

《法外之徒》

《法外之徒》

一直到今天,电影都在不断地激发人们的想象,也促进我们的思考,它最终能够成为20世纪以来主流的文化载体之一,那些身上兼具知识分子和普通观众属性的影评人,就对之做出过巨大贡献。

*本文原名《影评人,该保持中立还是各抒己见?|》,有删减与重新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