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 Noma “校友”,其遍布最密集的地方,还要属 Noma 的老家——丹麦哥本哈根。从休闲食品到精致餐饮,一家家拥抱并延续 Noma 精神的美食分支落地哥本哈根,为北欧美食的新面貌续写自己的故事。其中就有一家名为 Jatak 的餐厅,不仅开业不足半年就荣升北欧国家米其林指南一星餐厅;Noma 主厨 René Redzepi 本人也对其赞赏有加。
René Redzepi 的 ins 热帖,吹爆 Jatak。图片来源:Instagram@reneredzepinoma
René 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分享了在 Jatak 的用餐感受,用一张自带 duang~duang~音效的“蛋挞”引人馋涎,还附上“这是一个神奇的香港蛋挞……这地方会‘爆’的,你应该现在就预订”的“五星好评”。这也让 Jatak 一举成为哥本哈根的餐饮圈炙手可热的餐饮新星,甚至在试营业期间就一座难求。
是的,请
Jatak 餐厅的主厨兼老板 Jonathan Tam 是生于加拿大的华裔厨师,从家乡埃德蒙顿出发的旅程,本应带他游历欧洲各地餐厅后厨,然后回到加拿大。但他却被 Noma 掀起的新北欧美食运动迷住,从 Noma 的厨师领班,到掌管 Noma 校友餐厅 Relae(由原 Noma 副主厨 Christian Puglisi 创办),Tam 在丹麦哥本哈根找到了自己长久的归宿。
Jatak 餐厅的主厨兼老板 Jonathan Tam
无论是 Noma 还是 Relae,“就近取材”的本土食材理念都深深扎根在餐厅的烹饪基因里,这同样也影响到了 Tam。2022 年 1 月,他在哥本哈根 Nørrebro 街区的一个僻静角落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厅——Jatak。Jatak 在丹麦语中的意为“是的,请”,这是 Tam 在丹麦厨房里学到的第一个词汇,相当于英语中的“Yes!Chef”,也是一种表示认同的礼貌用语。
北欧式木质结构桌椅,为餐厅罩上一抹自然气息
对 Tam 而言,Jatak 就像是人们“寻香而至,坐等上菜”的期待,意味着对他和团队出品的认可。
“丹麦制造”的东方风味
作为新北欧的生产方法与亚洲标志性风味相结合所产生的结果,Jatak 提供的菜肴属于北欧风格,食材均来自丹麦当地,质量上乘,而调味和烹饪技巧上,则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主厨 Tam 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家常滋味——粤菜,是具有浓郁亚洲风味的现代菜肴。
Jatak 的开放式后厨,图片来源:Santiago de la Vega
本土元素,复原亚洲调味精髓
本地性、时令性,以及采摘和发酵,Noma 主义潜移默化地的影响着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个人,Tam 也不例外。所以,当你进入餐厅,会发现餐厅的开放式厨房里仅有少数几台冰箱,因为 Jatak 的备材,始终保持着少而简单的原则,而菜单上则罗列着当季、当日,你能在这里享用的食材。
为了在菜肴中添加中国、越南等亚洲风味,调味品、香料等准备至关重要。而 Jatak 又十分强调“本土”,所以用本土成分“调配”出东方酱料的味道,需要 Tam 不断尝试不同风味物质的碰撞,试验的过程可以说是不胜其烦。
扇贝,图片来源:COPENHAGENFOODIE
在料理手工潜水捕捉的丹麦扇贝时,Tam 就从自己的同门,由 Noma 前员工 Lars Williams 和 Mark Emil Hermansen 于 2017 年创立的丹麦风味品牌 Empirical 挖来一款宝藏调料 Elixir【注】,将它与蚕豆混在一起,“培养”出一种有着明亮酸度的酱油,轻轻涂抹在切得薄厚均匀的白色扇贝肉和橙红色扇贝卵上,这样的组合,即便不额外添加柠檬汁就足够鲜美,完全可以媲美柚子酱油。
Elixir,是 Empirical 公司以谷物发酵技术研发的“鲜味剂”,01 号由法国生灰色海盐制成,具有轻微的海洋矿物品质;而 02 号则滋味醇厚浓郁,以正山小种茶为基调。
Elixir 系列调味品,图片来源:Empirical
Elixir 就好比一款丹麦制“酱油”,还被 Tam 应用在龙虾与花椒的调味中,丹麦附近海域出产龙虾尾肉质甜润、弹脆,配合四川花椒的独特辛香,以及“酱油”发酵产生的鲜味素点睛,肉质的鲜美顿时在口中绽放开来,仿佛在舌尖上跳跃,点燃味蕾。
龙虾尾
而在炸猪排中,最经典的酸甜口糖醋汁、番茄酱,被 Tam 用本地产的沙棘和绿芦笋制成的酱汁所替代。这当然不是因为丹麦本地没有合适的番茄,但绿芦笋风味清鲜,自带独特芬芳,而沙棘具有鲜明的浆果酸味,与芦笋的植物香气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清新、香滑、酸甜的口感,也正好解了猪肉的肥腻。
炸猪排,图片来源:COPENHAGENFOODIE
北欧技术,诠释粤式经典
“怎么从自身成长背景中获得创作灵感,体现细微差别,但当人们看到或品尝到它时,却又能感觉到它是真正属于哥本哈根的呢?”这是 Tam 在 Jatak 要完成的最大冒险。
闲暇时,Tam 会组织员工一起包云吞
也正因如此,从小吃、主菜到主食,甚至餐后甜点,你能看到油条、煲仔饭、蛋挞等中餐的影子,但无论是摆盘呈现,还是食材应用却又都是妥妥的Made in Denmark。
早餐中的金刚之一“油条”,在西方人眼里就好比“中国面包”,Tam 用香菜,有时也会换作煮熟的洋葱,以及馥郁鲜甜的海胆叠加在自制油条上,乍一看很简单,但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丰富的味觉层次,质地在松脆和柔软之间完美匹配。
油条,香菜,海胆
广式烧腊店代表作之一“叉烧”,选用丹麦 Hindsholm 农场产的本地猪猪颈肉、猪五花腩肉,或紧致,或丰腴,细嫩绵软,猪肉的不同部位被烤得恰当好处。一旁各种烤卷心菜和不同的谷物组成的小菜,则提供了有别于猪肉的松脆口感,缓和了猪肥膘肉的油腻。
Hindsholm“叉烧”,谷物,卷心菜
Tam 还从粤菜经典主食煲仔饭中汲取灵感,用丹麦本地稻米,搭配人工栽培的蘑菇和野生菌,做成一道砂锅盖码饭,搭配用在小麦酱油中生腌的蛋黄,以及焦脆可口的糖醋鸡,让丹麦食客在熟悉的食材中吃出新意,也让华裔食客在异国吃到家乡味。
砂锅饭
而那块征服 Noma 主厨 René 的蛋挞,则是在港式蛋挞的基础上,铺上了一层用御米(Poppy Seed,在国内是不可作为香料和调味品使用的,但在欧美国家较常见)、红茶调味制成的淋面,奶油的质地很“疯狂”,轻盈却浓郁。御米的坚果香气,烘托出蛋液与红茶的鲜香浓醇。
蛋挞,图片来源:COPENHAGENFOODIE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块蛋挞为 Jatak 打响开门红,但在新的菜单中,Tam 仍然勇敢地下架了它,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更符合时令,冬日氛围浓郁的红薯榛子红茶挞,榛子冰淇淋和酥脆的挞皮一柔一刚,营造圆融的口感,红茶的醇柔香浓与烤红薯的焦糖香气萦绕交织,迷人坚果香融于其中,榛子颗粒又增加了咀嚼的乐趣,完美平衡。
红薯榛子红茶挞
始于 Noma,却不止于此
“我们没有什么隐蔽的测试厨房、储藏室或额外备料,所有你将品尝到的都在这里,这就是我们要做的,”Tam 解释说,“如果我们费尽心思想弄清楚什么是应季的,就应该在当天采购最新鲜的东西。”
Jatak 的厨房配置十分简洁,所有储备一目了然
在 Tam 看来,比起技法和摆盘,食物是否可口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作为厨师,他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辅助成分在支撑主食材的风味同时,又不失其本事的鲜明个性。这也是无论食客在一年中的什么时节步入 Jatak,都能常吃常新的原因。
Noma 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帮助培养了新一代敬业和创新的烹饪人才,“毕业”后,校友们也都毫不犹豫地用实际行动不断滋养新北欧美食潮流的发展。但对 Tam 这些从 Noma 中走出的厨师而言,Noma 仅仅是个开始,他们既要与之保持距离,同时又要忠于在那里创造的食物类型,烹饪,除了技术和理念的传承,更是一个寻找个体身份的过程。
图片来源:Jasper Carlberg
Tam 在 Jatak 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他 Noma 校友们又将何去何从?更多 Noma 衍生系列专题内容,敬请期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