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模拟绘制的海南岛复原图。
地质专家梁光河认为,海南岛是6500万年前开始从中国北部湾分离旋转漂移出去的,海南岛从原始位置逆时针旋转了约150度达到现在的位置,目前仍在左旋并向东南漂移中。
海南岛是镶嵌在我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以往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已意识到海南岛的地质特征与中国大陆有相似性,有可能是从大陆分离出去,但苦于没有确凿的证据,以证实到底是从哪里分离出去的?何时分离出去的?分离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梁光河经过长期研究,找到了8大科学证据,包括地形地貌、山脉走向、地层、构造带、主要断层、火成岩分布、成矿带以及地球物理异常等。根据这些证据,梁光河认为,海南岛是6500万年前开始从中国北部湾分离旋转漂移出去的,海南岛从原始位置逆时针旋转了约150度达到现在的位置,目前仍在左旋并向东南漂移中。
“刮蹭出来的海南岛”
“海南岛和北部湾存在必然的连续性。”梁光河说,驱动海南岛分离漂移的动力机制是大陆漂移。
据了解,现代大地构造发展的三部曲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三个假说,这三个假说都存在动力机制的问题。由于有诸多地质现象用海底扩张假说难以给出合理解释,由此诞生了地幔柱(羽)等假说。
梁光河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的漂移动力机制与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俯冲及东南亚地块的逃逸构造演化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对大地构造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据悉,梁光河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权威刊物《地质学报ACTA GEOLOGICA SINICA》,同时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所年会上进行了相关报告。
“海南岛从中国北部湾分离旋转出去是齿轮驱动模式。”梁光河认为,其动力来源是印度板块向中国强烈挤压,遇到峨眉山地幔柱后(峨眉山地幔柱类似一个根基很深的钉子),生成向南东的切向力,同时由于菲律宾板块向中国东南部施加北西向的力。使得东南亚地块(包括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被从中国的西南地区挤出,挤出方向是东南向,同时伴随着右旋。
“在这里我们把东南亚地块(也称印支地块)看作是一个大齿轮,其总体是向东南方向漂移并伴随右旋。”他表示,海南岛原来就位于中国的北部湾(目前的广西省南部海域),在这个强大的印支地块驱动下,脱离了原来的位置,好像一个小的齿轮,被大齿轮咬合并驱动着,向东南方向漂移同时伴随着左旋,“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这个印支地块在被挤出的同时也在中国的北部湾刮了一下,刮蹭出来了海南岛地块’。”
大板块相撞,小岛变齿轮
读过中学地理的人都还记得,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因为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而形成的。其实,这次相撞不仅形成了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也形成了海南岛。
“海南岛的形成和全球性的构造运动历史密切相关。”梁光河说,1975-1976年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Paul Tapponnier教授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就是用胶泥模拟成相对软的欧亚大陆,而用钢块模拟印度板块,结果实验重现了欧亚大陆在向北漂移的相对刚性的印度大陆板块挤压下,亚洲大陆逐渐裂解,分成断块向东或东南方依次逃逸。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碰于约5千万年前。”梁光河介绍说,碰撞后力学强度较小的亚洲大陆挤压缩短了近1500公里,形成了厚度近乎是正常大陆地壳两倍的青藏高原增厚地壳。
当青藏高原隆起到一定的海拔高度(山峰7-8千米高)后,此时地壳物质向东(太平洋方向)侧向运动,离开青藏高原地壳以便为印度板块的前进腾出空间。
东南亚地块(中国滇西、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被挤出时间大约开始于两千四百万年前。东南亚地块现在大致是南北向的,而以前接近东西向,横在印度板块向北前进的道路上。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推动,整个东南亚地块像一个抽屉一样一边往外抽,一边还作顺时针旋转,最终到了现在的位置。
“东南亚地块向东南方向漂移并伴随右旋,就像一个大齿轮,带动海南岛这个小齿轮旋转。”他介绍说,这种运动的结论从古地磁学上也得到了佐证:从印支地块不同构造带中获得的中生代古地磁数据说明东南亚地块过去两千多万年以来,相对于中国东部向南滑移了1200千米左右,同时伴随着15度左右的顺时针旋转。“海南岛好像一个小齿轮,随着东南亚地块的逃逸,海南岛这个小齿轮被大齿轮咬合带动从北部湾分离并旋转到目前的位置,而且目前仍在旋转。”
复原后山脉、断裂带吻合
梁光河几年前就注意到,海南岛在外形上与北部湾的形状有相似之处,因此他一直在思索如何找到海南岛的最初位置并将其复原。后来,他到老挝的钾盐矿进行勘查,逐步探讨了东南亚地块的运动方式,最后才有了一个完整思路。他发现,将海南岛旋转150度并向上移动到北部湾后,海南岛可以复原到其原始位置,而且从地理特征上与北部湾吻合良好。“三亚市复原后位于目前的防城港市附近,海口市位于目前的昌江县附近。”
这种复原不单是从外形上能吻合良好,从中国的主要山脉分布上也可以看出复原后吻合良好。海南著名的五指山脉在复原后其走向与广西云开大山西部的一个山脉走向基本吻合。
不仅如此,复原后地质层位、断层和岩浆岩都能吻合得很好。在海南岛上,有一个最为著名的王五-文教的断裂带,这个断裂与湛江东部的一个断裂带衔接。另一个是位于乐东附近的志留纪地层,在广西北部湾也同时存在。经过位置复原后,位于海南岛和大陆方向上的3个断层走向、位置吻合非常好,志留纪地层也准确对应,而且岩浆岩对应也非常好。“一个山脉或者断裂带吻合也许是巧合,但是这么多吻合,按照两条线固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可以基本确定海南岛与北部湾的过去的相对位置。”
油气钻探发现海南岛小齿轮
“如果海南岛真的是从北部湾左旋150度到达当前位置,应该在北部湾盆地有详细记载。”梁光河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西部分公司在北部湾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做了大量人工反射勘探,并有数百口石油钻探资料控制,资料极为翔实可靠。他介绍说,从勘探剖面的构造演化史恢复可以看出,从6500万年前开始,海南岛已经开始脱离华南,4千万年到两千四百万年期间,大规模快速旋转,之后慢速运动。
他介绍说,南海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发育了一个大型峡谷体系,其西部的莺歌海盆地也存在同样的峡谷体系,这是一种剪切断裂体系。加上琼州海峡以及这个海峡中的深海槽,这都表明存在一个围绕海南岛的深切割峡谷体系。只有东部还没有切割开,原因很简单因为海南岛只旋转了150度,只有旋转180度的时候才能切割整个外围一整圈。
“雷州半岛为什么是弯的?”梁光河解释说,海南岛6500万年前从北部湾分离左旋150度到达当前位置,在旋转漂移过程中边缘始终滚动在雷州半岛上,在旋转过程中将该半岛压弯了。
“周边的盆地演化都支持海南岛成因模式,证据还包括GPS、重力异常、古生物等等资料。”他介绍说,还有其他证据。包括:琼东南凹陷带油气钻探结果证明,其中沉积物来源于红河冲积物;GPS观测证实,海南岛目前仍然在向东南漂移并伴随左旋;海南三亚落笔洞存在华南虎和亚洲象遗迹,说明海南岛曾经和大陆相连,因为一个孤立的岛屿不可能进化出这些大型动物;此外,从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中国人种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如果将海南岛复原到原来位置,海南岛南部的黎族(傣族的一支)与云南和广西的傣族分布范围完全连接。
“如果说人口分布具有迁徙和流动性,黎族是由大陆迁徙来的,那么为什么古黎族人不定居在距离大陆更近的海南岛北部?”他认为,古人类划小木船走到海南岛南部,要比在北部登陆难多了,因为在海上需要多漂很多天才能到达。
海南岛是怎样形成的,历来有不同的声音。
一个权威的说法是:海南岛本与大陆相连,大概在6500万年前,由于在北部发生断陷形成琼州海峡,与大陆分离,屹立南海,成为我国第岛,但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
要探讨海南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弄清琼州海峡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海南岛的形成,有不同的说法。权威的说法是:海南岛本与大陆相连,大概在6500万年前,由于在北部发生断陷形成琼州海峡,与大陆分离,屹立南海,成为我国第岛。
“在以往的研究中众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了海南岛的地质特征与中国大陆有相似性,有可能应该是从大陆分离出去的,但一直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但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后来者奠定了基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梁光河说,海南岛是镶嵌在我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关于海南岛的研究文献达数千篇之多。
地质学界普遍认为,海南岛古代是与雷州半岛连接的,后来因为断裂或者海水水位上涨等原因,才与大陆分离的。因此,要探讨海南岛的形成,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搞清楚琼州海峡是如何形成的。
现在,我们一起看下咱们的地球上,还有哪些岛屿、陆地和咱们的小岛一样在漂移中呢!
N01俄小岛漂流出境恐引发跨国
据中国日报报道,俄罗斯和邻国爱沙尼亚边境纳尔瓦水库内一个大约4公顷的俄罗斯小岛,在河水和大风的推动之下,竟顺水漂流“叛逃”到了邻国爱沙尼亚境内。
俄方小岛的“入侵”,令爱沙尼亚政府深感震惊。但另一方面,俄罗斯方面却认为自己无端损失了一块国土,他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据悉,围绕这个“漂流孤岛”的归属问题,俄罗斯和爱沙尼亚之间很可能将陷入一场意想不到的“领土”。
据报道,这一奇事发生在位于俄罗斯和邻国爱沙尼亚天然国界纳尔瓦河上的纳尔瓦水库。随着夏季来临,持续的大雨让纳尔瓦水库近来水位大涨。6月初,纳尔瓦水库属于俄罗斯境内的一个较大岛屿在河水冲刷之下发生了分裂现象,其中一块面积约为4公顷的土地“脱离”大岛,形成了一个覆盖着大片森林并不断漂移的小岛。
当它最终在6月19日漂流到爱沙尼亚境内的河岸边时,爱沙尼亚当局却感到非常错愕,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处理才好。俄罗斯边防也非常头痛,表示他们绝对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此间媒体认为,围绕这个“漂流孤岛”的归属问题,俄罗斯和爱沙尼亚可能会陷入一场“领土”。但专家认为,小岛有可能被河道水流冲毁,从而让潜在的“跨国”迎刃而解,目前更让人担心的倒是,这个小岛会损毁爱沙尼亚河岸的建筑物,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N02神秘“漂移岛”泉州城外鲤鱼岛
这座位于泉州城东乌屿外江面上的岛,黑夜降临后会传出龙吟般的咆哮声,逢雷雨天气还会“活”过来,缓慢漂移
“鲤鱼岛”
鲤鱼岛(杨屿岛)位于现在的金屿、凤屿两个社区外约半海里的江面上,因为岛屿太小,在一般的地图上没有标识,仅在专业的海洋地图上可以寻获。金屿、凤屿原来有同一村名为乌屿,1961年规划成金屿、凤屿二个大队,沿用至今。金屿、凤屿社区的东边是洛阳江畔,西靠安吉路,北接万安开发区,距洛阳古桥2公里,距离中心市区约6公里,风景秀丽宜人,是旅游休闲垂钓的胜地。(地理中国)
N03马尔代夫拟建人造漂浮岛屿
马尔代夫有“人间天堂”美誉,然而,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个天堂岛国面临“消失”的危险。为应对危机,马尔代夫政府联手荷兰企业筹划建造一组人工漂浮岛,俨然是打造马尔代夫第二代,被网友戏称为“马尔二代夫”。
马尔代夫群岛位于印度洋,由1192个珊瑚岛、26组自然环礁组成。群岛海域范围9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米,属全球海拔最低。受海平面升高影响,马尔代夫群岛可能在50年后消失。马尔代夫政府与两家荷兰企业合作,筹划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浮岛群,试图化解生存危机。“水演播室”公司设计浮岛,“荷兰码头国际”公司负责建造浮岛。
N04那些正在海上漂移的“陆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梁光河经过长期研究,海南岛是6500万年前开始从中国北部湾分离旋转漂移出去的,目前仍在左旋并向东南漂移中。让南海君为您盘点那些在海上漂移的“陆地”。
大陆岛
一些大陆岛是由于大陆板块漂移而形成。大陆岛多分布在大陆边缘,与大陆之间仅有浅海相隔,如岛、海南岛;也有因陆块的分裂漂移,大陆岛与原先的大陆之间被较深、较广的海域隔开,如马达加斯加岛、塞舌尔群岛。西太平洋及其他地区一系列岛弧的情况比较复杂。现代板块构造的研究表明,日本列岛等边缘岛弧可能是从亚洲大陆裂离出来的。
日本南鸟岛
南鸟岛位于东京东南方约1800公里处,行政上隶属东京都小笠原村,它是日本最东端的岛屿,还是日本唯一位于太平洋板块上的岛屿。在2011年日本大之前,南鸟岛每年向西北方向移动约8厘米。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4日报告说,2011年日本大之后,随着海底板块的移动,日本最东端的南鸟岛向日本列岛方向移动的速度增加了约10%。
北海道大学和静冈大学的研究小组分析卫星数据等发现,在2011年的大后,南鸟岛向西北方向的移动速度加速到每年约8.8厘米,并且到2014年底仍维持着这一速度。
格陵兰岛
据媒体报道,格陵兰岛西南部的雅各布港冰川在1912年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现在它是世界上移动速度最快的冰川,科学家称其加速移动是因为格陵兰岛冰盖快速增长的融化速度导致的。
卫星测量表明,这座冰川每年17公里的速度移动,每天移动距离超过46米。这座冰川正在将越来越多的冰推入海中,这就导致海平面上升速度的加快。而伴随着速度的加快,它很可能在下一个十年带来更多的海平面上升。
南极大陆
我国测绘人员通过长达7年的精确观测,首次获得了南极板块运动情况。研究人员发现,南极大陆总体上正在向南美方向运动。
观测表明,地处南极半岛的长城站地区,在水平方向上呈现向美洲大陆稳定运动的趋势,平均年运动量为18.50毫米。地处东南极的中山站地区,在水平方向呈现向西南运动的趋势,东南极年均运动量为8.70毫米。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南极长城站与中山站之间的距离正在渐渐拉长。从地壳运动的幅度看,西南极大于东南极,南极半岛又大于南极其他地区,这与南极的地质构造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