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的数据还没公布,但按照以色列财政部估计,比去年四季度好不到哪里去,经济现状已经难以支撑大规模军事行动了。
而以色列的状况更加无法乐观,首先是伤亡数字。
IDF自己公布的数据是阵亡604人,伤3202人,合计3806人,但很显然这个数字之外,还有大量“未批准”的伤亡,外界普遍的估计是总伤亡在1.2-1.5万之间,其中死亡1500-2000。
按照IDF动员后的总兵力来计算,1.5万人确实不多,但考虑到伤亡的大头并非预备役部队,而是第1“戈兰尼”旅、第84“吉瓦蒂”旅、第35“赞哈尼姆”旅等常备部队,常备部队以合同兵为主,这1.5万伤亡人员中,起码有1万以上是合同兵。
我们多次说过,IDF的核心力量就是2.5万合同兵,伤亡1万绝对是伤筋动骨了。
其次是作战时间过长。
一般来说,一支部队连续作战一个月就必须后撤休整了,但IDF的许多部队却连续作战了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没怎么休整,背后原因是以色列高层糟糕的指挥。
比如第1“戈兰尼”旅,先参加第一阶段在加沙北部的作战,战事不利后原本已经撤出加沙休整了,但在12月初以色列高层决意打南部后,刚刚撤出的“戈兰尼”旅不得不调头去了南部。
南部打了一段时间还是不顺,“戈兰尼”旅的伤亡继续增加,基层怨气很大,又不得不撤出南部,调到北部防御真主。
因上层的决策不当,IDF许多部队像“戈兰尼”旅那样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来回折腾,得不到休整,经过半年的作战已经疲惫不堪,生理心理都到达了极限。
撤军后,白宫国家安全发言人柯比说,以色列撤回部队似乎是为了休整和整顿兵力。这直接印证了以色列部队急需休整。
事实上在开战前,就有不少预备役士兵因抵制司法改革而宣布拒绝服役,开战初期IDF能够短暂保持团结,但随着战事的不利,以色列左派瞅准机会,推动最高在1月初废除了司法改革,狠狠地捅了一刀,让事情再起波澜。
对司法改革的赞成与反对,势必影响的战斗力。
面对经济暴跌、来回折腾导致疲惫不堪、司法改革造成内部对立等一系列不利因素,IDF还能连续作战半年,已经算是奇迹了。
但奇迹终归是奇迹,不可能成为常态。因此,IDF的大规模撤军纯粹是“扛不住了”,经济和军事角度都扛不住了,但凡还能扛一天,内塔尼亚胡都不会撤退,毕竟他的生命已经和军事行动挂钩。
任何终止行动或者撤军的举动,都会让他在上更加被动,被清算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要不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是不可能大规模撤军的。
总的来说,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符合我们先前对巴以局势走向的判断——已经打累了的双方将走上谈判桌。
就在撤军后几个小时,以色列就同意派遣代表团参加开罗停火谈判,而此前内塔尼亚胡可是一直不愿意的,总是以不参加“开罗谈判”来展示强硬。
谈判就得有谈判筹码,于是IDF留了一个第933“纳哈尔”旅在加沙中部,用于阻断加沙南北的交流,同时撤出的部队好些都没走远,只是在封锁墙附近休整,形成继续围困加沙的态势。
通过这样的部署,以色列或许能在谈判桌上争取到更多有利态势,中间也可能出现更多反复,比如时不时用特种部队进行斩首,或者扶持伪军,但总的大趋势是无法改变了。
在美国的鼎力支援下,以色列动员数十万,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付出惨重代价后还是没能拿下哈马斯,不管某些人承不承认,历史的转折点都已经到来了。
以色列持续衰落,中东各国重新崛起,是未来的大趋势,而
衰落的以色列为了保命,除了绑架美国别无他法。
2009年7月20日,东盟外长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布“美国回来了”,并正式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重返亚太”成为美国的核心战略,一度压得我们喘不过气,乌云笼罩了整个天空,并不时下起倾盆大雨。
经过一系列的艰苦斗争,包括但不限于南海对峙、俄乌战场保持中立、促进沙伊和解,直到IDF在加沙被重挫,久违的阳光再度穿透厚厚的云层。
乌云将被驱散,雨势正在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