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小编都会为大家带来一些知识类的文章,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古代中郎将是什么级别方面的消息知识,那么如果各位小伙伴感兴趣的话可以,认真的查阅一下下面的内容哦。
五官中郎将,古代官职名。
西汉沿秦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将,分统郎官,号为三署,所统郎官为三署郎。
东汉规定,郎官五十岁以上者属五官中郎将,余分属左右中郎将。
掌宿卫殿门、出充车骑,东汉初又参与征战,又协助光禄勋典领郎官选举,有大臣丧事,则奉命持节策赠印绶或东园秘器。
三中郎将本侍卫之长,汉末已无三署郎,而曹丕于建安十六年(211)任五官中郎将,是则以此名义为丞相之副,后遂不置。
首先,“五官中郎将”在曹魏并没罢置,《宋书百官志》有云“左中郎将。
右中郎将。
秦官,汉因之。
与五官中郎将领三署郎,魏无三署郎,犹置其职。
”而三国时的李丰在黄初年间任过此职,吴、蜀两国也有此职,至于该职最终消失大概是在南齐以后的事了。
其次,个人认为“五官中郎将”的“五”字不是从“五大夫”延展而来。
阎步克先生认为“五大夫”之所以名之为“五”,最初可能也是“第五级大夫”之意。
个人赞同该说。
而“五官中郎将”的“五”是与“官”字连读的,即“五官”为一词,大概一开始相当于“中郎将”的官号,后来“五官中郎将”成为一固定官称了。
这可由“五官中郎将”简称“五官将”为旁证。
至于说“五官”指什么,我怀疑是指掌管五种官,因为汉代的各种“中郎将”前面加的官号基本都表职掌,像“左曹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匈奴中郎将”、“发丘中郎将”之类。
那么,是哪“五官”呢?个人猜测为是“议郎”、“侍郎”、“中郎”、“郎中”、“外郎/散郎”。
当然,也可能不是这样,但“五官中郎将”并非是由“五大夫”延展而来应可以肯定。
最后,郎官、大夫都是比秩,相关问题参见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一书。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