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刚刚开始,就有一场对于书籍的致命打击瞬间降临——作为国内出版业重镇的河北涿州遭遇水灾,洪水倒灌图书库房,近百家出版企业书籍被泡,损失或将高达百亿码洋。
新书泡于泥水,惨状令人恻隐,然而随着洪水消退,大众对于涿州的关注也几乎迅速淡去。灾后重建还在继续的同时,出版方迅速带着新书赴约中旬的上海书展,没想到去书展的读者爆满,甚至一票难求……
洪灾好像并没有让出版业一蹶不振,这个行业确实向来脆弱,却也格外坚韧,如同书籍一样有着绵长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一方面也源于书籍内容本身经久不灭或潜移默化的力量。本月新书推荐在不同面向上即可印证——
比如《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中论述到的畅销禁书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准备;或者是疫情下的本土原创作品《撞空》呈现出的当下年轻人对于时代的思考……阅读这些书籍带来的视角,确实同样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审视人类的各种琐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本月读到的新书好书!
《撞空》
作者:宥予
出品方:铸刻文化 / 单读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8
是《撞空》让我发现,疫情下的本土原创作品已经在市场上慢慢浮现了。也是看到九零后写作者笔下“世界观”受到外力影响之大的一个由头。故事的底色很当下,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与种种社会身份都有一定心理距离,某司人、某地人、某人的男友室友或朋友,最终把自己抽离出来,就意味着与世界连接的“失败”:办公室猝死(的同事),回不去故乡,在街头流浪……
鉴于作者身在广州,一下子想到三和大神。带着这样社论的预设去读,又感到文字间似没有描摹时代情绪的“野心”,也没有多么确信自己说得对的“笃定”,只是一个人想表达的感受与许多人的相重叠,是一种准确,而已。租来的房子不等于家,城漂青年的下意识。对女生说,“感受”应该被尊重,“真诚”有时也是获取好感的工具,男性对平等对话、换位思考的探步。读书会读出傲慢,离书中人近,离真人更远,也是一个阅读爱好者的真诚反思。但当前女友提出“你没有生活”这个叩问,作为读者却又没有读出她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说这话时在修剪绿植,经历似乎离“现实的苦难”更近,但不觉得这样就算“有生活”了?),会觉得是否在过度地反省。
也许我的感受却不准确,这本书越往后读越沉,第一部和第二部是撕裂的。两个母亲去世的场景是叙事线索和语言“失控”的开始,意识流的痛与痛快。男主好似自我放逐,实际上从空中往下坠落的过程中仍然对给“你没有生活”进行着回应(“我们的生活到底哪里更值得得意?……人到底要拥有什么,才能维护人的尊严不被践踏……我们真有过更好的时代吗?……”)。此外,记住了很有个人风格的修辞,如脸苦得像烂尾楼、胃是气体的恒星,长在废土之上的奇异美感。
因为是新作者,也让我开始想对知识青年群体有所误会,他们思考的问题不都是轻飘飘的,但陷入某种处境的、有溺水感的写法,很难期待未来的新文学还有氛围上扬的可能。社会热点、热搜词条等成为改写的素材,这一代人的确与可能性、想象力有所隔阂。我很喜欢和愿意肯定主角小河这个人,却仍然难免站在社会框架中为他“惋惜”,甚至觉得没有回去的故乡,不愿面对的故人,那里也许藏着另一种可供安置的生活。但这同样也是一个同代读者可能性、想象力的局限吧。在这样的之外,又是否能在现实中找到谁是真正拥有生活的,我也根本给不出答案。
推荐人:渡水崖
《必须写下我们》
副标题:被写作改变的人生
作者:吴越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3-6
每一年,不,每一天,都有数目不少的采访与对谈发生,发表,而后迅速湮没于湍急的信息流之中。这本《必须写下我们》却因为写作者自身的能力与态度,摆脱了可能的“速朽”命运。
写班宇,吴越透过挚友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一个“当红作家”的失眠与焦虑,迥异于坦克手平日的虎虎生风;写勒克莱齐奥,吴越读出了这位陌生的诺奖得主身上隐秘的主题;写张悦然,短短几句回忆,勾连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巧妙的缘分——
2001年“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大厅前留下了一张合影,我旁边站着一个苍白秀气的男生,名叫郭敬明,后面站着一个瘦高的女生,名叫张悦然,后来他们是这一届中最早出名的。当时情形很匆忙,谁也顾不得彼此打量,我那时处于高考前内分泌失调的极度肥胖中,穿着胸前印有犀牛图案的校服。尽管激动不已,我几乎立刻就远离了这个对我来说有些喧闹不适的话题中心……
我很喜欢吴越在新书分享时说的一句话,她说自己没有在14岁的时候靠着新概念的光环少年成名,而是到了40岁才出了人生中第一本小书,但她其实蛮庆幸的,庆幸成为现在的自己。我相信这种庆幸,这不是什么补偿,而是缓慢的自我探寻之后的自然结果。
所以,这本小书,我们既可以从中去读取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她如何与一个个的采访对象对话,而后用精准的语言写出经验与经验碰撞之后的灵光乍现。更给人慰藉的是,我们还可以从中去读取,一个害怕站在舞台、人群前面的人,她如何克服自己,如何划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这轨迹夺目异常。
推荐人:星冰乐
《倒霉的人类学家》
作者:[英] 奈吉尔·巴利
译者:向世怡
出品方:后浪文学
出版社:海峡书局
出版年:2023-9
《倒霉的人类学家》是《天真的人类学家》的作者奈吉尔·巴利的新书。这次他深入印尼对托拉查人展开田野调查,继续完成“寻找真正的民族志”的宏愿。
作者的笔触依旧轻松幽默,而诙谐背后也铺展出人类学的核心议题。文化震惊总是相互的,在本书中则更甚,不止人类学家抵达了托拉查人的家园,托拉查人也前往了英国。当地有人叫“希特勒”,还有人叫“俾斯麦”,这些令我们震惊的名字选择对当地人来说不过是“觉得好听就用了”。当地人不把我们所谓的学识看作多重要的事,提醒作者小心成为“被自己的学识逼疯的学校教师”。当地人也不理解独居生活,即使到了英国也要睡在同一房间,不然“做噩梦时谁来安慰”?作者曾被当地人深深敬佩:“真的,你一定很坚强,才能独自生活。”
在生动的细节背后,我们能看见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强势和当地人的回应。在作者坦诚的自嘲中,我们也能看见人类学家的尴尬处境和对窘境的再反思。而这些或许都不是最重要的,当跟随作者将视角从宏观移到个体身上,我们总能再次被差异背后的“共同人性“感动:当有人逝去,当告别必须来临,我们和这些陌生的或熟悉的人站在一起,拥抱、握紧手,或是把手搭在他们肩膀上,一起肆无忌惮地哭泣。
推荐人:蚂蚁
《逆袭》
副标题:16个法国家庭的案例
作者:[法]阿德里安·纳塞利
译者:张蕊子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23-7
《逆袭》讲述的是一群法国“阶级跃迁者”的故事,他们出身贫寒,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上流社会。这种阶级的跃升会给他们的生命留下怎样的影响,他们又如何弥合两种阶级情境造成的分裂?作者阿德里安·纳塞利采访了十六位与自己一样成功“逆袭”的法国人士,其中最有名气的自然是新晋诺奖得主安妮·艾尔诺和《重归故里》的作者迪迪埃·埃里蓬。两位作者都已有中文译本,而且讲述的故事都和阶级跃迁有关。
在他们的讲述中,一个阶级严重固化的法国社会被勾勒出来,“阶级跃迁者”内心的深重矛盾与冲突被深描下来。更有意思的是,阿德里安·纳塞利还通过采访“阶级跃迁者”的父母,企图总结要让孩子完成难度重重的阶级跃升,原生家庭应该具有的共性。
此书可以搭配《重归故里》和安妮·艾尔诺的一同阅读。不仅能帮我们认识法国根深蒂固的问题,同样也为我们认识今天的社会提供了一种有效视角。阶级问题在当下并非没有,在过去它更多被隐藏在社会主义的表象之下,到今天越发暴露出真面目。带着阶级意识看今日的诸多问题,会获得全新认识。
推荐人:把噗
《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
作者:[美] 罗伯特·达恩顿
译者:郑国强
校对:洪庆明
出品方:上教人文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23-8
法国大革命是畅销禁书引发的革命?罗伯特·达恩顿的这本书可谓让我们大跌眼镜。惯常认知中法国大革命与启蒙主义运动的紧密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被瓦解了。当社会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革命的发生只需一些苗头,稍微煽风点火就能一触即发。在大革命的功绩簿上写上几位哲人、几本哲学书,很可能是事后回溯,为建构叙事方便的结果。
前报刊时代,没有新闻宣传报道,舆论传播更加依靠小道消息,私下里传阅的图书(小册子)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罗伯特·达恩顿详细分析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的三种畅销书:色情文学、乌托邦文学和诽谤文学,色情文学对人的解放、乌托邦文学对美好社会的想象、诽谤文学对现行制度的嘲讽,某种程度上剥去了皇权的神圣性,抨击了封建君主制,为革命爆发提供了思想准备。
当然这几类书不可能公开发行,得伪装成“哲学书”骗过审查,由于对书商具有巨大的利益诱惑,他们愿意铤而走险,这暗中导致启蒙主义思想在社会上的传播。尤其是诽谤性小册子,具有特殊作用,它们将形势作正与反两方面的简单描述,引导人们战队,从而激化舆论,进一步推动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推荐人:把噗
《命令已经执行》
副标题:罗马纳粹大屠杀的记忆之争
作者:[意]亚历山德罗·波尔泰利
译者:张见微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7
对于一场社会性事件或历史性事件的记忆,究竟该如何为后世讲述? 意大利著名的阿尔帖亭大屠杀事件,便是非常好的历史案例。 由于事件所涵盖的参与者、牺牲者、幸存者及其后代,会因为不同的伤害程度和社会立场或被不同程度的讹传与造神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尤其当该事件不仅撕裂社会记忆且撼动国家记忆之时,事件与记忆在传播或流传的过程中往往被各种力量或利益所争夺,甚至会逐渐成为差之千里的后世“常识”,在该事件越发被淡忘之时往往恰恰是需要重新激活真正的事件及其记忆之际。 对于意大利的国族认同和社会认同而言,这场历史性事件的公共记忆如何盖棺定论,是永恒存在的社会“内战”。
在《命令已经执行: 罗马纳粹大屠杀的记忆之争》的导言部分,意大利口述历史学家亚历山德罗·波尔泰利对阿尔帖亭大屠杀事件的公共记忆特别提出: “尽管口述史小心翼翼地将事件和叙事、历史和记忆区分开来,但它这样做是为了将叙事和记忆当做历史事实。 当一个不正确的历史重构成为流行的信念时,我们不仅要纠正事实,还要审问自己,这种常识是如何和为何形成的,有何意义和用途 。 这就是口述资料独特的可靠性存在: 即使它们没有如实地讲述事件,这些差异和错误本身就是事件,可以充当线索,让我们了解欲望和痛苦随着时间推移所起的作用,以及对意义的痛苦探索。 ”
在这部独特的口述史中,亚历山德罗·波尔泰利希望通过对不同立场、不同代际之间的回忆与阐释来重建意大利阿尔帖亭大屠杀——德国人为了报复游击队而采取以十命抵一命的方式无辜屠杀意大利平民。 要知道,面对游击队员、无辜受害者、事件目睹者乃至当时或后世的亲属好友等,当然还有事件发生后直至今日的媒介传播、私人记忆、大众书写乃至国族定论,不仅私人记忆与公共叙事之间会发生冲突、社会记忆与国家书写之间会进行争夺,每一位不同立场、不同伤害、不同听闻之人的每一次讲述都可能是对历史的挪用与接管。
在面对阿尔帖亭大屠杀的口述时,这不仅涉及纳粹大屠杀的罪责问题,还涉及了当时反抗纳粹而带来报复的游击队的反抗伦理,当然还有被当时世人与后世悼念等方面的记忆修正,都可能让历史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值得注意的是,就像亚历山德罗·波尔泰利对阿尔帖亭大屠杀所提出的那样,对历史的误读、挪用乃至篡改本身就是一场事件,每一件此类事件都是围绕该段历史的追寻线 索; 记忆争夺也可能是一场社会屠杀,只不过焚毁的不仅是目所能及的鲜活生命,更是对历史与当下、意义与责任的杀伐 。 故而,必须警惕任何一场讲述、任何一次传播乃至任何一次书写,都有可能接管历史的记忆或社会的真相,哪怕它已然成为众口铄金的社会“常识”。 这是亚历山德罗·波尔泰利由阿尔帖亭大屠杀所引发的意大利公共记忆的殷鉴之词。
推荐人:萧轶
《苦厄的终结》
作者:[印] 潘卡吉·米什拉
译者:睦联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2023-7
佛陀及佛教思想于当下被窄弱为独善其身的避秦之法,潘卡吉在《苦厄的终结》中,不仅讲述了自己成为全球知名公共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也回顾了关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东西方思想资源,更直面了当今社会散落全球各地的宗教冲突与国族战乱,还有西方社会的消费欲望等,他从自己漂泊无垠的身心焦虑出发,回顾佛陀的身世与思想,重新将佛陀的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困境结合起来,赋予佛陀思想更为现代化的表达。就个人而言,“如何在贪嗔痴驱动的世界之中,过一种尽可能合乎道义的生活”;就国族而言,如何避免国族或宗教等身份的暴力。
潘卡吉回顾了印度阿育王及克什米尔地区的宗教冲突,主要提出佛陀思想中的“精神的”,认为佛陀鼓励人民集会辩论,是他将视为人类社会的必要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集体参与审议与决策的过程,且希望通过人本身的道德修为而将僧众及僧团成为体系与道德领域的优秀典范,而且集会辩论能够避免教条主义和激进主义的侵蚀。故而,潘卡吉认为真正的佛教精神并非逃避社会现实,反而是社会化的生活方式迫使人类背负无可逃避的社会责任。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敌对,还是统治集团对待异见的态度,都可以从佛陀对待世界的复杂多元态度上获得相应的思想资源。
在他看来,佛陀不断深化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伦理道德观,是他在回应当时所处的时代困境,小部落被征服,大帝国在形成,逐渐崩溃的小型社会在丧失旧有道德秩序时所面临的危机。佛陀成年之际,社会权力正从部落、独立城邦走向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城市经济的兴起让人们开始逐渐挣脱种姓制度的社会等级,进而使得市民阶层不必拘泥于种姓制度的世袭特权,重新界定自我的身份,在潘卡吉看来,“佛陀的一贯做法是遵循中道,既不像摩诃毗罗等苦行沙门那般极端抗拒凡俗生活,也不像大部分婆罗门那样深入地沉湎于其中。”
尤其是在《帝国与民族》章节中,他回顾了泰戈尔在全球演讲时期对当时局势的看法,还回顾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等思想资源,也回顾了瓦茨拉夫·哈维尔的《生活在真实中》所提及的“反的”,与个人的精神生活密不可分,无论身处何种体系之下,人都应保持道德的自由,即在日常生活中做决定的自由,个体应该以良知为基础,承担自身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该犬儒般将这些自身的责任与权利拱手让人。当人们被剥夺往日基于信仰或社团生活而享有的慰藉时,就会在充满新生诱惑和陌生危险的广阔世界中谋求生存,也就必然遭受漂泊无垠之苦而陷入身份诱惑带来的暴力冲突。
推荐人:萧轶
《龙与狮的对话》
副标题: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
作者:王
出品方: 时刻人文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年:2023-6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这么一种观点:无法做历史考据,别轻易做历史。历史文献的真假虚伪往往需要细致甄别才能谨慎使用,否则会被虚假材料所诱骗;后人观点的沿袭抄用更是需要自我考据进行斟酌引用,不然就变成人云亦云的以讹传讹。能做文史考据,还涉及作者写作时的勤懒态度,毕竟挖掘新材料吃力不讨好且需常年冷板凳,二三重证据反复论证某项议题不如罗列综述名家观点更为轻松完事。据此而言,《龙与狮的对话》不仅可以是马戛尔尼访华使团历史事件的优秀历史著作,更是历史著作方的精彩呈现之作:不唯独历史视角的新颖切入,更是对史学研究与历史写作的警醒之作。哪怕普通读者也不会感到枯燥,反而如唐诺朋友将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誉为最佳推理之作那般,环环相扣的抽丝剥茧读来让人拍手称快。
对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王通过大量新史料的发掘和谨慎的论证,厘清了诸多讹传已久的历史事实。从使团访华的准备工作到中英对话再到事后余波,以及对中英双方的国书敕谕进行了多语译本的对比论证,包括对礼品清单的翻译误差等,虽以翻译为切入口,但与外交相关的风俗礼仪、律法宗教和对待科学、贸易的态度乃至两国送礼的文化心态等都展开了相关的论述,进而呈现双方外交为何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历史后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王对沈艾娣刚刚出版的《口译的危险》、备受赞誉的《停滞的帝国》等历史著作进行了细致的纠谬。
由于中英两国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也因译者个人的客观原因、主观因素及回国目的等,加之清廷抱持的天朝心态,这场影响世界历史的交流碰撞未能获得它该有的历史走向。这也告诫后世之人,需要时刻拥抱外界事务,以平等尊重的心态面对他者的存在,而不该总是陷入“华夷”之间的敌对情绪之中,否则终将成为井底之蛙而被全球抛弃;当然,这更是自我放弃的颟顸之举。期待王下一部关于与翻译之间的历史著作,或许也能如本书一样更新历史的书写,重塑我们对历史的看法。
推荐人:萧轶
《抱残守缺》
副标题:中国八破画
作者:[美]白铃安
译者:应非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23-7
此书是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策划展览时由中国艺术策展主任白铃安撰写的八破画展导言。
八破图又称锦灰堆,犹如西方拼贴画般,画中图像破损不堪却又错落有致,技法逼真得如同实图拼贴后装裱而成。在八破图之前,在中国古代艺术中,以青铜古玉为主的博古绘画、以金器石品为主的金石制拓、以法书名帖为集锦装饰的百纳拼贴,当然还有西学东渐而来的拟真技法和东土传统的残损审美与儒家士人的崇文心态,当浮夸生活与文化尊崇被内忧外患与斯文毁亵的易代之悲所取代时,动荡丧乱出了文人们追贤怀古的破碎心态,断编残简成了中国文化的符号象征。面对“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易代现实,追怀传统文化的颓殇愁绪,让尚古物崇金石成了文人寄托自身哀愁的表达方式,也巧妙而安全地展现了自身不共戴天的抗议,当然也可反向用于祝福辟邪等平安吉祥的岁静想象,亦可与时代同流而成颂世之作。
八破图或曰锦灰堆这一艺术形式,由于其断编残简式的艺术形式,给人以抱残守缺的艺术形象,这就使得这类艺术形式往往出现在国破山河破之际,借助对传统文化的追怀与悼念,寻求“国破山河在”的文化希望,也可或隐或现地表达对现世的尖锐态度,这些隐微的态度往往借助八破图中的文字文本或图像元素来婉约表达。官员奏折、私人书信、报纸残页乃至票据广告,都可以用来表达生活的趣味或隐微的态度。故而,有时为了迎合市场,有些八破图会为了取悦买家而绘制表达美好愿景的内容元素,四九年后更与人民艺术相结合而诞生了八破年画由国家印制发行。当然,有些八破图也仅用于消闲自乐;不过,也有些艺术家更愿使用拾破而非八破,摒弃吉祥数字的流俗而采取捡拾之意来命名自身画作。
佚名画家 书页、绘画及书法设色横披,1900;纸本设色,68.6 厘米 ×132.1 厘米 匿名捐赠以纪念威廉·W. 梅林斯,文物编号:2017.27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仅出现在卷轴条幅之中,还可以出现在折叠扇面、鼻烟壶、彩釉盖碗、瓷器等器物之中,甚至还有人借助缂丝刺绣的在历史视野中,由于它本身抱残守缺的艺术表达,八破图往往在风云飘摇的板荡时代更被文人所使用,比如明清易代与晚清民国,而在四九鼎革后由于进入另一个新的时代,该艺术形式出现了长期的中断,偶尔出现过由国家发行的八破年画,一般用于彰显风雨过后百花盛开的盛世乐观态度。我近期购买过一盒打火机,周身便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素履以往”“长宁喜乐”等难耐其俗的八破拼贴图像,此类庶民愿景类商业拼贴基本见于四九鼎革之后的艺术表达。
该书收录的最后两帧八破图,分别创作于2016与2013年,借助2013年的日历残页、1950年代关于社会新貌的新闻报道与当时流行的“大力发展”等生产口号,辅以七八十年代绘有兔元素的连环画、剪纸、邮票、挂历与明信片等残页,加上嫦娥奔月的古籍纸页与辞旧迎新的红色对联,将自己对幼年时代的怀旧想象与崭新一年的辞旧展望结合,既表达了自己对旧时代的美好想象,也表达了自己对新时代的美好想象。在这部收录了四五十件作品的策展图录中,通过对不同朝代的作品解读,鲜明地体现了新旧八破之间的艺术承启,以及影响创作的时代因素与艺术创作者的趣味取向。
这部八破图策展导读图录,不仅回顾了八破图的源流及其发展,还重点介绍了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品,辅以长文对作品进行局部拆解的细致导读。根据白铃安的研究,八破画这一几近被遗忘的传统艺术,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的独特表达,也曾进入艺术市场乃至平民买卖,但由于太平天国、破四旧等历史因素而被迫中断,当然或许也因八破图的绘制本身包含了太多需要掌握的艺术形式与绘制工艺而难以被广泛传承。此外,白铃安在正文与脚注不断提及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王屹峰及其所著《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顺藤摸瓜见有浙江省博物馆所编《六舟:一位金石僧的艺术世界》,希望能够早日有缘展卷而赏。
推荐人:萧轶
《对女性的恐惧》
副标题:女巫、猎巫和妇女
作者:[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出版社:光启书局
译者:陈超颖
出版年:2023-7
《超越身体边界》
作者:[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出版社:光启书局
译者:汪君逸
出版年:2023-7
读过《凯列班与女巫》,无疑会对西尔维娅·费代里奇心生倾慕。她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资本主义发起了全面批判,振聋发聩、发人深醒。《对女性的恐惧》是缩减版的《凯列班与女巫》,对后者的内容进行了扩展,将触角延伸到当代社会。“对女性的攻击总的来说源于资本需要毁灭其不能控制的东西,需要将自身再生产所最需要的东西贬值。这就是女性的身体,因为即使是在超级自动化的年代,没有我们的妊娠,就没有任何工作或者生产可能存在。”
女性的身体成为《超越身体边界》的主角,此书探讨资本主义如何改造、摧毁女性的身体,并从中获益。从疾病治疗到医美整形再到,女性的身体本身成为资本攻破和入侵的最后堡垒,资本主义不再只从女性身体产生的价值中(有偿劳动的剩余价值和无偿家务劳动)剥削,还直接榨取女性身体的生理价值。譬如,将女性身体变成生育的工具,剥夺了人的主体价值和情感价值。资本主义“将我们与彼此、与大地割裂”,费代里奇认为,“只有超越个体的边界,相互联结、相互依存,才能重拾我们身体的本领,收回我们集体的力量,才能决定我们想要的生活。”
推荐人:把噗
《低生育陷阱》
副标题:日本少子化对策的失败
作者:[日]山田昌弘
译者:钱爱琴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23-9
近年来,引进的不少探讨日本少子化社会现象的非虚构作品中,属这本《低生育陷阱》讲得最为简明清晰、直击要害。作者山田昌弘认为,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年轻人之所以越来越不愿生孩子,原因在于对跌入“下流社会”的恐惧。对于成长在泡沫经济时代的他们,见识过父母辈富足的中产生活,这类社会形态在泡沫经济破灭后显然不可再持续,他们便会害怕生孩子将拉低当下的生活水平,遑论与父母辈当年的生活水准相持平。
书中写道:“在日本,人们有很强的意识去规避从‘普通生活’跌落的可能性,导致人们不愿意结婚,甚至不愿意与异往。而且,即使结了婚,这种不安意识也会成为一种妨碍,阻碍人们生育超出期望的更多的孩子。”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后,缓步迈入平缓的增长期,今天国内的年轻人其实经历着与在平成年代之初的日本相似的困局。这意味着,“父母保持着比较富裕的生活水准”,而“自己将来的生活达到父母辈水准的希望渺茫”。在此情形下,自然不愿接受“将来可能会让孩子受苦”的境遇。
山田昌弘认为,要解决这种少子化问题,打造一个年轻人愿意生育的社会,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大力改变社会经济状况,让年轻人在生娃后也能拥有与父母辈相似的生活水准。二是即便无法达到和父母类似的生活水平,年轻人也会考虑结婚和育儿的事。后者显然要从社会整体入手,引入西式自由主义价值观,改变所谓的“风险规避意识”和“体面意识”,让年轻人能做自己,有追求想要的并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价值取向。
推荐人:把噗
《夏日木屋札记》
副标题:一场跨越物种的生命对话
作者:[瑞典]妮娜·波顿
译者:薛荷仙 刘羿 陈薇宇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7
喜欢自然文学,觉得它们是一种很好的“发呆文学”。说是读自然,其实是去探看外部世界的其他生命形态,在个人行动受限及似乎各种现实题材作品都越来越沉重的情况下,爬上一座名为“轻松”的离岸岛屿。《夏日木屋札记》出现在这个夏末(是作家第一部引进国内的作品),在许多围绕历史、民族、人类命运的好书中间打开它,心态类似于“放过自己”“不再自虐”。
本书来自瑞典作家妮娜·波顿,她假日住在如《瓦尔登湖》里一般的乡下小木屋,边写作,边打量邻里的小动物。但又不梭罗式地主张离群索居,而是更现代地,张开双臂拥抱新的生活方式。这也许可以概括为国内一个流行词“松弛感”,让人很难不期待更多北欧的作品引进。作家本人又似乎爱自然科学胜过爱职业,因怎么看内容都不是在认真写作,而是在走神,顺便写作。她还提到很多类似的“走过神”的作家,如数家珍,而非以综述和引用等一板一眼的形式,如说诺奖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是个养蜂爱好者,但在写作中有意贬损独居的蜜蜂,鼓吹它们都应该有兄弟情谊,说塞尔玛·拉格洛芙(Selma Lagerlöf)获诺奖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本来是要写教材的,但觉得按教育专家意见写很没意思,就改编成了儿童……
不清楚自然文学是否有断代一说,当下似乎鲜有对生物刻画让人印象深刻的,好像很多印象是由经典作品塑造,比如昆虫就是不甚可爱的小东西,多少与《变形记》有关。但是作者写到蜜蜂、蚂蚁、蚯蚓,都像是和鸟、鱼、松鼠、狐狸一样当成独立生命体来看待,不亚于家描摹一个个的人,用聚精会神的模样,乐呵呵的心态。她说,有歌手录制昆虫发出的声音,不同种类的蜜蜂振动翅膀的音调可以组成一个音阶,举了很多例子,按照她的说法抓来一群就可以听一曲了,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无意义”的研究角度。有时候语言也是搞笑的,如鸡的粪便有“丹麦糕点那么大”,对于最常见的蚊子和跳蚤,也想仔细观察,但“不想跟他们有任何瓜葛”。
科普之余,从动物出发,还是回到了人,回到了具体的生活中去。“我也曾目睹过一群诗人像惊鸟群一样,集体改变写作方向”,“失去个性无疑是另一场噩梦。……我想像松鼠一样保持自我的完整性,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还有,与作者自己小屋的装修、院落铺电缆、下地劳作交织在一起写,而非抹去了这些细节,让自然文学更有真实的滋味,也许没有人可以全情投入大自然而不为这投入付出任何努力,无非是换一个地方过世俗生活,“宽阔的时间视角能带来一种分寸感,帮助我们正确地审视人类的各种琐事。”
推荐人:渡水崖
2023
本月书单推荐人
渡水崖梦里写,睁眼埋书桌
把噗Festina Lente
萧轶媒体人,书评人
星冰乐凤凰网读书编辑,派大星的朋友
蚂蚁凤凰网读书实习编辑,爬高上低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