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起因要追溯到8月26日,大英博物馆董事会确认馆藏的2000件藏品失踪,只有部分被找回。
《环球时报》据此正式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希望其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据悉在大英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下,有多国网友都纷纷声讨,表达了让英国归还所掠夺各国文物的诉求。
一时之间,群情激奋,大英博物馆,就这样站在了风口浪尖。
作为一驻扎过英国的作者,热爱历史的笔者,对此十分感慨。
两年多前,我曾亲临大英博物馆,一边赞叹着走过岁月沧桑的文物,一边又为与中国相关的那些历史感到遗憾。
今天,我们就翻出两年前的这篇文章,以期让大家看看站在舆论漩涡里的大英博物馆,到底什么样。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历史已经无法重新书写,民族的脊梁还需在实干兴邦的进程中挺起。
01
800万件馆藏,从史前到现在
泰晤士河畔的伦敦有着艺术之都的美誉,更称得上是一座博物馆之城。
这里有藏着莫奈和梵高作品的国家美术博物馆,有挂着巨大蓝鲸骨架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为了纪念女王夫妇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有讲述交通发展史的伦敦交通博物馆……
△ 国家美术馆,一睹梵高风采。图/ @南看台
博物馆类别五花八门,只有你不敢想,没有你想不到。在这所有博物馆中,大英博物馆算得上真正的翘楚。
至于原因,当然不止是这座人类瑰宝的名气,还因为它就像一本讲述人类文明历程的百科全书。
居住伦敦的一年,我曾多次前往大英博物馆,收获的不止是关于历史的知识,还有对文明的思考。
无论是按照“世界博物馆”还是“世界博物馆”排位,大英博物馆都榜上有名,能与它相提并论的,或许只有卢浮宫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但在藏品数量上,后两者只是大英博物馆的“弟弟”——
卢浮宫的藏品有40余万件,大都会博物馆的数目是330万件,大英博物馆呢?答案是800万件。
数量庞大的文物背后,当然有其他民族与国家的血泪史。中国人不会忘记的屈辱和火烧圆明园的愤懑,希腊则不止一次地希望要回帕特农神庙的雕刻。
△ 大英博物馆的很多馆藏来源于掠夺。图/ @南看台
其实细观大英博物馆的发展和沉淀史,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1753年,内科医生、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留下遗愿,将一生中共收藏的71000多件物品(包括书籍、手稿、自然标本)以捐献国家的名义遗赠予当时的国王乔治二世,作为回报,他的继承人可以获得了两万英镑。
斯隆爵士的遗嘱中写道:"该博物馆或收藏将保存并维持下去,不仅供学者和好奇的人们来视察和娱乐,而且要让公众使用并获益"。
换言之,公众理应免费参观这些藏品。
△ 汉斯-斯隆爵士。图/ @维基百科
18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十分成熟,国王的权利是有限的,自然没有足够经济能力维持大量藏品的保存和运营,于是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办法总比问题多,国王与议会商量后通过了《大英博物馆法》,法案决定采用发行彩票的办法筹募购买收藏的资金。
结果,彩票总共募集到了95000余万英镑的资金,扣除给斯隆爵士继承人的款项,还有足够的金额维持运营。
△ 1790年的大英博物馆门票,明确备注无需付费。图/ @维基百科
于是,大英博物馆在1759年成立了,地点是伦敦布鲁姆斯伯里区一座建于17世纪的大宅。
如今这里依然是博物馆的所在地,也仍然像建馆之初一样,向所有"好学求知者"免费开放。
而后的两百余年中,大英博物馆不断扩张,但“初衷”始终未变,那就是面向公众免费开放。随着藏品增加,后来分出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
不可否认,大英博物馆让从史前至现代的各类藏品汇聚一堂,但这些藏品也是英国鼎盛时期建立世界性殖民帝国掠夺史的证明。
△ 大英博物馆一角。图/ @《纽约时报》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藏品,有不少是直接掠夺所得,其余的很多则是从文物贩子、纨绔子弟的手中廉价购得。
笔者初次闻及于此,一方面深刻体会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遗憾,更对这些“败家子”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浑身汗毛直竖,颤栗无比。
但,历史已经无法改变,或许只有亲自走近感受人类共同的文明遗产,才对得起祖先的馈赠罢。
△ 中国瓷器馆的宋时期瓷器。图/ @南看台
02
走马观花后,我决定停下脚步
大英博物馆,称得上是伦敦的网红打卡经典。
在各类软件上随意一搜,总能蹦出各种“必看展品攻略”、“两小时观光路线”,其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贯穿埃及馆、中东馆、希腊馆、中国馆串一个遍。
笔者第一次前往大英博物馆时,正值英国两次封锁的间歇期,不少场馆都未开放。不过,主要的展厅仍然可以到达,“镇馆之宝”也是能够一睹芳容的。
比如在埃及雕塑馆,一入大门就是著名的“罗塞塔石碑”——这块完成于公元前196年的石碑,由于雕刻有希腊文、古希腊象形文和当时的通俗文,而成为了破译古埃及文字的钥匙。
△ 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也是从法国人那里......抢的。图/ @南看台
而后是巨大的拉美西斯二世头像、阿蒙霍特普头像、埃及法老列表云云,每一个都足以让人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神秘壮观。
埃及馆连通的是中东馆,可以看到颇具艺术感的亚述浮雕,国王猎杀狮子的画面,被称作“二维创作的天花板”。
△ 亚述国王捕狮图,刻画得栩栩如生。图/ @南看台
在希腊和罗马馆,蹲下的维纳斯展现着西方对于人体美学的审视,帕特农神庙雕塑讲述岁月沉浮的沧桑,摩索拉斯陵墓马雕像让人一睹“世界奇迹”的一角风采。
上楼梯处,可以一睹中国隋朝佛像的雄伟庄重。
然后,是各种历史教科书上的陈列——
Mummy(木乃伊)足以勾起所有人的好奇心。
大维德花瓶(镇馆之宝之一)散发元青花的光彩。
复活节岛石像透露着神秘。
阿兹特克双头蛇诠释美洲文明的信仰。
刘易斯岛西洋棋,反映着古代欧洲的另一种文化……
两三个小时的快速浏览,足以将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全部打卡,然后在欧洲最大的室内广场穹顶下漫步拍照,到此一游,社交媒体一发,旅程圆满。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旅行习惯,这也确实是感受大英博物馆的一种方式,但抱着对文明的崇敬之心和朋友游览三次之后,笔者总感觉有一些异样。
似乎每次都在竭力寻找些什么,离开时又仿佛什么都没收获。就像一个行走的打卡器,忘记了寻找博物馆的意义。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大英博物馆免费的初衷——给“好学求知者”一个了解文明的平台,我才恍然大悟。
有时候,我们前行的步伐太快,以至于忘记回首看看。
△ 刻在泥板上的知识,2000多年前的“图书馆”。图/ @南看台
我决定让自己慢下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去看看大英博物馆。
03
指引就在入口处
决定沉下心探索大英博物馆,才发现之前错过了太多启示。
比如最初经过博物馆正门时,总会感叹蓝天白云与希腊式建筑多么迷人,却不曾思考它因何而存在。
西方世界,始终视希腊为文明的启蒙之地,大英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就是完全仿照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建造的。
正门由8根爱奥尼式立柱支撑着山墙,多数游客或许都会在这里拍照,但几乎95%的人,都会忽略门楣上的那一排雕像。
它们所讲述的,是人类“From Ignorant To Educated”(从无知到文明)的过程——
最左边是鳄鱼和猪,代表着原始无知的世界,然后人类出现,被拿着灯的天使引导走向智慧之光。
接着畜牧狩猎之神,教会人们猎养家畜。
手拿卡尺和锤子的女神,代表着建筑与雕刻艺术。
旁边手持调色板的女神,代表着绘画艺术。
其寓意是人类从解决最初的食宿温饱,到逐渐表达对美的向往。
中间高处的旗杆之下,科学女神手持金色权杖和金球,脚边靠着金色的地球仪降临,意味着人类终于开始向外探索,了解天文地理,走向大航海时代。
科学女神旁边是靠着个三角板的数学之神,接着戏剧之神拿着人头面具出现,与他并肩、拿着七弦琴并倚着竖琴的,是音乐和诗歌女神。
人类被赐予灵感,在现实生活和宗教信仰之外,开始表达对美好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的追求。
雕塑的最右边,是和左边形成对称之美的人类,在经过各类神明启迪之后,他穿着华丽,神态安然,斜倚着大象,连狮子也温顺伏在脚边。
此时的人类,早已走出鸿蒙和愚昧的远古,经历过艺术、科学、美学的教育,成为了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存在。
或许,建筑师也希望通过这组雕塑告诉世人,大英博物馆想要展示给参观者的,是人类从洪荒到启蒙再到积淀文明的过程。
△ 新巴比伦釉砖狮子面板。图/ @南看台
指引,原来就在路口处,只是很多人步伐匆匆,总是遗忘那些本该注意的地方。
04
每一个展览,都是一本书
大英博物馆总共有800万件藏品,向公众陈列的就有5万件,当你越感受世界之大,就会越体会到身为个体的渺小。
△ 大英博物馆官网的展览列表
决定细细品味大英博物馆后,我开始放慢自己的节奏。看展,就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英国人热衷于举办展览,用以抛砖引玉,串联起故事。
大英博物馆同期会举办1-2个展览,它就像是一本厚重的书,讲述关于文明的故事和思考。
对于习惯中国传统思维的笔者来说,这无异于开启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 尼禄展宣传图 图/@大英博物馆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Nero:the man behind the myth”(尼禄,传说中的暴君)这个展览。
在我接受的传统教育中,尼禄是古罗马的一个暴君,书中描述他杀妻弑母,火烧罗马,只为听到民众的哀嚎。
但在展览中,策划者用一系列的展品作为证据,描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会与母亲产生争执,会有征服的野心,会为公民谋福祉,也会有决策失误的时候。
△ 尼禄展上的古罗马头盔 图/@南看台
在感受文物串联的时间线时,展览还会时不时抛出几个问题,诸如“你愿意生活在尼禄的统治环境中吗”、“你觉得尼禄是个好皇帝吗”、“这项政策该实施吗”……
好吧,被“辩证性思考”支配的恐惧又来了。
在大英博物馆的展览中,很少提出“对与错”的概念,更鼓励去按自己的方式探寻问题。
△ 尼禄展的古罗马雕刻 图/@南看台
因为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而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联想到尼禄曾迫害过,就能解释为何他被后世描绘为暴君——
现在的西方文明,信仰的主体不就是吗?
△ 叛乱中死去的尼禄,功过也只能由后人评说 图/@南看台
当然,一些展览也如同故事和镜子,去讲述一个特定的主题。
比如“Thomas Becket: Murder and the Making of a Saint”(托马斯-贝克特:刺杀与封圣)讲的就是中世纪坎特伯雷大教主因为与国王不和遭遇骑士刺杀的故事。
能够反映皇权与教权的微妙关系,并展示西方宗教的一些艺术成果。历史记录着文明,历史从来都为服务。
△ “刺杀与封圣”展览的宗教物品 图/@南看台
比如“Hokusai:The Great Picture Book of Everything”(葛饰北斋:《万物绘本大全图》),原本是为了一睹《神奈川风浪里》而去,却感受到了日本19世纪初的文化积淀。
△ 《神奈川冲浪里》,原作已遗失,现存都是早期复刻版本 图/@南看台
你未必要去读懂所有,但只要能从某一个展览、某一件作品中揣摩感悟,那这一切就是值得。人生,不就是沉淀和学习的过程吗?
05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这个展览中的各个文化共有的一个现象是,它们创造物件,这些物件中的大部分就如同古代的难民,它们在我们博物馆中找到避难所。”据说这是某一任大英博物馆馆长所说的话。
△ 蹲下的维纳斯,极尽女性健康之美。 图/@南看台
世间道理每每相同,身处凡间的我们,某些时刻也像繁华世界的难民,需要寻找精神的避难所。
对笔者而言,这就是博物馆阐述的文明所赋予个体的意义。当你站在数千年沉淀的文物面前,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敬畏感。
这种敬畏,让你意识到“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我们都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粒沙,在这里偶然和几千年来的长河沙相遇。
△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法老威严尽显。 图/@南看台
每一件展品,都是那个时代的沙砾所铸就而成的,是那时的人们对文明,对科技,对艺术,对生活的,最美好的追求与展示。
其实在国内外,大部分的博物馆都是免费的,在这些空间里,知识是平等的,知识和艺术是民主化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去获取,去质疑,去体验。
回国之后,我也时常逛博物馆,看着大英博物馆里穿梭的学生,以及和家长一起来感受历史的家长,确实会感慨万千。
△ 埃及雕塑馆,偶遇参观的一群小学生。 图/@南看台
有时候,我回想起大英博物馆,也会有一种矛盾的情绪。
尤其是那些中国藏品,总是让我想起雨果笔下的“两个强盗”。但另一方面,它又确实给我提供了看待历史和世界的另一个视角。
就基建而言,大英博物馆是陈设破旧,甚至很多文物都暴露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但这种夹带沧桑感的古朴,总是让过客沉湎其中。
以埃及雕塑馆为例,它大致以时间线的形势,串联起古埃及前往国时期、第一间隔期、中王国时期、第二间隔期和新王国时期的故事,一个文明古国的信仰、文化和发展清晰可见。
△ 大英博物馆的脉络指引。 图/@南看台
了解文明的价值,不止是以史为鉴,更在于让人学会敬畏,然后不卑不亢,明白“格致正诚,修齐治平”的含义,然后更好地生活。
这些岁月沉淀的点滴,告诉人们文明如何发展至今,让我们怀抱着更前辈与平和的心态,去走向未来。
△ 以史为鉴,吾辈自强。 图/@南看台
“一个国家或城市怎么对待博物馆,体现它的现代文明程度。”有学者如此说道。
Museum,词根是“muse”,是阿波罗身边的灵感之神。无中生有的才华只有神才能做到。对于我们这样的凡人,只能常去灵感的神殿,缪斯庵里朝拜。
文章落笔之时,手机又弹出了与大英博物馆有关的热搜,恰逢在英国的朋友和我聊起刚刚看完的“晚清展”,一种强烈的反差带来震撼。
毕竟,包括大维德花瓶在内,大英博物馆的10大镇馆之宝有其三都来自中国,这是就是我们不能忘却历史的理由。
历史或好或坏,都已停留在昨天,而昨天是为了指引我们更好地走向明天。历史不该被忘记,但不妨摆脱那冷气,只是向上走去。相信这些文物,终有一天,会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