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汽车 >内容

新闻调查丨大城市 小村庄 老房改造变新房

2023-04-02 16:35:32来源:
导读 原标题:新闻调查丨大城市 小村庄 老房改造变新房 ...

原标题:新闻调查丨大城市 小村庄 老房改造变新房

新闻调查丨大城市 小村庄 老房改造变新房

2021年,北京城乡接合部的门头沟卧龙岗村由于基础条件太差,被市里选为首批农房质量提升试点村落,在原址拆除重建。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大多数的房子都已经完成拆除。

在村里采访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了悦耳的钢琴声。我们一路顺着寻找,在瓦砾深处找到了传出钢琴声的宅院。

史利宝,今年71岁,是土生土长的卧龙岗村人。

这天他刚好约了老友在家中小酌,想听听老友如何看待村子里正在进行的农房改造政策,周围邻居的房屋相继拆除,让原本不打算翻建房屋的他产生了犹豫。

2021年9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多部门制定印发了《北京市农村住房质量提升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旨在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构建和谐宜居新农村。项目首批试点村17个,涉及北京市9个区,分为整体改造与局部改善两种类型。卧龙岗村,就是整村改造的3个试点村之一,而这也是改造范围最广,困难最多,问题最为复杂的一类。与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模式不同,新的农房改造采用政府引导,村民主导的方式,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改造,以“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监理、村民自建”为总体原则。这样的方式,大家能否顺利接受?项目推进实施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命运坎坷卧龙岗 镇上最后一座“城中村”

77岁的庞福全,是这次整体改造政策的积极拥护者。村里的广播刚一通知,连具体细则他都没问,就拉着老伴李志兰去村委会签了翻建同意书,早早地完成了拆房工作。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卧龙岗村村民 庞福全:因为我们说无望,没希望了。像我必须得自建,为什么?你(以前)住的是平房,不通风不透风,二三十年、五六十年的房都已经老化了,住着确实条件不行。我现在都77岁了,有这么个政策,那你就按照这个来,这个不会吃亏的,你也不会上当。

北京市门头沟区占地约1400多平方公里,其中只有不到10%的平原地区。201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实施棚户区改造,通过搬迁上楼,使平原区村庄基本实现城市化。2013年至2017年,通过村民自主实施原拆原建、局部置换统建、整村规划重建等模式,改变了深山区村庄的生活环境。但包括卧龙岗村在内的,处于浅山区城乡接合部区域的村庄,一直进退维谷。为了更大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根据过往实践经验,“村民自主原拆原建与局部置换统建”模式,成为了推动城乡接合部村庄建设的方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农业农村局 李文凯:这是基层做工作的一个主要方向,北京市一个功能定位的调整,不再进行大拆大建了,要把这个村保留下来,要给百姓做工作让百姓能理解。说明情况,以后发展的趋势到底是什么,我住这个小别墅可能比住咱们安置楼房要更舒适,并且是自己永远持有的这种状态,他也愿意自己来建。就希望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同时用政策、用奖金来引导百姓按规矩来建,共同去努力,又和咱们政府倡导的、引导的匹配到一起。

简单来说,新的农房整体改造项目,在保持村址不变,宅基地不变等大前提下,重新进行风貌设计,并鼓励村民自己进行房屋原址重建,符合建设要求的村民,每人可获得一定的政府补贴奖励资金。在进行住房条件、村民意愿等调研后,卧龙村被纳入了首批试点改造村落。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卧龙岗村支部 付丰玉:也算是争取,当时我找镇里,我说你拆不了,我就改造。我说这卧龙岗怎么办?外地人多、人口倒挂、环境差。首先防火,冬天煤气中毒,夏天防汛。这边一看高低不平,哪又滑坡了,冬天又着把火那麻烦了。以前你没去看过,那原来全是房,看不着天,那一着火,一个都跑不出来。这个只能改造,改造争取来也不容易,要珍惜这次机会。

在庞福全临时租住的家中,他给我们展示了自己的《交房验收及拆除通知单》和《农房提升意愿统计单》。

在这份统计单的政策补贴一栏,我们看到政府建房补贴为每人2.7万元,村周转补贴为每人2万元。房屋建成后,庞福全家7口人一共可以获得40.9万元的补贴奖励资金。按照政策,他家可以翻建四座二层小院,但建房多出的金额则需要村民自己承担。

农房改造项目在村里传开后,很快就有4成的村民同意原址改建。但更多的人还是持观望态度。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卧龙岗村支部付丰玉:有的人一听政策我得掏钱,你的有房又有钱,我拆房我还得掏钱,他就有点不平衡。特别是2015年左右,(周边所有村)都全部上楼了,就剩我一个村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付丰玉是卧龙岗村村,1990年从山东潍坊来到北京打工做保安,后经人介绍,与卧龙岗村民结婚,在1993年,成为了卧龙岗村人。用他的话说,在卧龙岗村生活30年,有25年是在问村子何时,发展和村子毫无关联。

这是一段2005年的新闻,按照计划,八宝山火化场将西迁至北京远郊的门头沟区卧龙岗,并新建一个殡仪馆,迁建工作预计在年内启动,两年内完成。当时在村民们看来,“整村搬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而这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意难平”。

卧龙岗村隶属门头沟区永定镇,2010年前,共有行政村24个,但是目前为止,以村庄形态保留的只有卧龙岗村。周边其它村落的村民早已上楼。八宝山(火化场)西迁项目启动却迟迟没能落地,这段阴差阳错的过往,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卧龙岗村的发展轨迹。

因为村庄始终被归类为待项目,村里的基础设施基本没有任何发展。至今村里也没能接通市政的自来水管线,同样也错过了2016年的煤改电取暖项目,冬天依然靠烧煤取暖。

李志兰:房子都没法住,都漏,连我住的那个房子都漏。老说今天拆明天拆的,怎么改,你拆了你改了,你盖这房子住着舒服了,明天一拆了全没了,将就着住。

2014年开始,王永才夫妇搬进了亲戚家回迁安置房。村里的房子以每个月每间400元左右的价格出租给了来北京的打工者。高峰时全村有近3000人在此居住,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外来人口。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卧龙岗村支部付丰玉:村里没什么发展,说实话,从2004年就确权确地,整体流转,然后年底村里根据收益给你分红。2015年我们就没剩什么地了,所以老百姓也找我,我们也找(区里),我就说你们把地都给占没了,我们村子怎么办?

与卧龙岗村始终没能发展相比,村庄周边的建设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也因为发展,村民的土地也在20年间不断减少。自2003年以来,卧龙岗村先后经历了包括莲石路工程、西六环工程、石龙五期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等6个项目的征地。除了依靠房租增加收入的“瓦片经济”外,卧龙岗村看不到任何发展前景。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卧龙岗村支部付丰玉:我们要进行乡村振兴,乡村怎么振兴?除了人才、产业你得振兴,再一个你得有环境,没环境谁来?这就好比咱们过日子一样,你家收拾干干净净的,人家街坊四邻愿意上你家去。一上你家去脏了吧唧,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人家也不愿意去,是一个道理。

2019年,八宝山(火化场)搬迁项目取消,为了村民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卧龙岗村的改造势在必行。但根据建房市场价格测算,改建一栋符合标准的房屋至少也要百万元的投入。政府的奖补金额并不能支撑村民盖房的需求。而许多户村民又涉及到人口众多、父母、子女都需要改建新房。

破解资金困局 山人自有妙计

这天,记者跟随庞福全回村,正好撞见史利宝正在拆卸自家的房顶,考虑再三后,他下决心进行翻建。

事实上,和村里大部分人不同,大约5年前,史利宝刚刚花了50万修缮了自家的房子。

促使史利宝改变主意的,除了家庭的因素外,村里即将实施的规划发展项目也是原因之一。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卧龙岗村支部付丰玉:如果说就盖一个的话,百分之十都没问题。关键一个问题是,他不是盖一个,盖不起那怎么办?第一我给你联系金融贷款,农商银行贷款应该是(利率)3.7%左右,你一个房一个改造户可以贷50万。第二个,我可以给你联系企业来,你跟他签协议他给你盖,他出资。

村庄的环境改变,只是乡村发展的第一步,整村改建后,乡村未来的发展出路也是这次改建过程中需要被考虑的。尽管村庄多年没有得到发展,但村庄整体改造的消息传出后,旅游、民宿、康养等项目都相继找到村里。多方权衡之后,付丰玉选择了国药集团的康养设施项目,作为未来村庄发展的产业。

国药集团“海南”健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周建华:我们来出钱,我们来盖,我们拿设计方案,给老百姓看,同意就我们每一个房子都有一个方案,我们跟老百姓租的年限是20年,然后每年的租金可能应该要从18万多到20万左右就一套,前五年是减半,因为盖房子钱是我出的。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卧龙岗村支部付丰玉:你盖完房之后你的房不可能空闲着,肯定还得租。如果还跟以前似的随便往外租,整个就跟以前一样,只是平房变成楼房了,也还是那么乱、还是脏乱。如果人家专业公司来,他如果想经营好肯定环境必须打造,必须得保持住,整个形象得保持住。

门头沟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周建华告诉我们,他所在的企业正是看中了卧龙岗村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决定在这里打造一家康养中心。根据初步摸底,改造后的卧龙岗村会有300多个小院,其中预计约200个会委托给康养中心统一管理。

国药集团“海南”健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周建华:尤其这一两年,频繁地跟村里沟通。因为付他特别的点是什么呢?第一不能亏老百姓,第二村集体还得把收入做上来,他们本身不是说自己建不起来,是建得起来,他们主要是找不到一条出路,到底建起来很容易,建起来干什么。

北京市门头沟区农业农村局 李文凯:这里又涉及一个村里的发展问题,有这么好的区域优势。他周边的地都已经(被开发了),这个村基本没有什么土地,只有一部分山地,价值非常低,所以这个村如何去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付丰玉告诉我们,他计划自建一套给长辈养老,自己和孩子的房子则交由企业建设,统一经营。村里的年轻人也许多数会选择交由企业,待20年租约到期之后再回村居住。但对于村里的老人来说,尽早回村里住上好房子,是他们最大的期待。

3月1日,周建华和他的团队还在加班加点讨论卧龙岗村新农房的设计方案。周建华告诉我们,他们争取在3月份开工,今年年内能够让村民们看到样板房,更早踏实下来。

而40公里之外的卧龙岗村,也决定在这一天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跟村民们商议农房改造的最新事宜。

付丰玉再三和大家强调了农房改建政策和初步的时间规划,希望大家可以早做准备。

按照卧龙岗村的改建进程,村庄计划在3月中旬开始进行建筑渣土的清运工作,并同步开始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留给史利宝夫妇搬家的时间只剩不到20天。

村子改造、房屋改建前后大概需要两年的时间,老两口决定暂时住在儿子那里过渡。搬家是一个断舍离的过程。很多积攒了大半辈子的物件,都会在这次改建中和他们告别。

除了整理家当,变卖废旧物品,还有一件颇为让史利宝头疼的事情。

他需要跟租住他房子的6户人家沟通,告知自己决定改建房屋,大家需要尽快重新找房、搬家。

不久之后,这些租房的人需要重新上路,寻找下一个落脚点。

而村民们也要开始习惯失去“瓦片经济”带来的短期阵痛,他们不但要告别熟悉的环境,甚至去学习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一场变迁,让一个村庄迎来了又一个转折点,卧龙岗村要如何把握好下一个二十年呢?

挖掘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业才是乡村振兴之本

这里是距离北京中心城区近100公里的延庆区香营乡新庄堡村。这里也是北京市农村住房质量提升试点建设村落之一。与卧龙岗村进行整体改造不同,新庄堡村着眼于农房改善,其建设重点包括院内厨房、浴室、卫生间的改造提升,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本位于屋外的卫生间和厨房搬到房间里去。

2018年底,土生土长的新庄堡村民王德喜,成为了村。想试试再为村里的发展做一些贡献。上任后,他首要的工作就是带领大家改变村里的环境。

北京市延庆区香营乡新庄堡村支部 王德喜:原来(污水集中处理)就没有,自家的(污)水自己家里随便倒,而且原来厕所都是一满就得掏,掏完之后往地里面放,或者直接把它处理了。还有一部分是花钱,别人拿车100块钱抽一回。等它满了尤其冬天,冬天本来上厕所就是问题,一满之后还得掏,这边晚上冬天又冷。

2021年,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新庄堡村接通了上下水,家家户户的污水也可通过排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但因为污水管道只接通到每户庭院,新庄堡村的339户村民,只有163户村民自己动手改造了厨卫,剩下的176户村民,还是选择维持原样。2022年,为了让农村污水改造惠及更多的村民,北京市农业农局农房改善试点项目启动,政府通过设立奖励资金的方式,鼓励村民对自己厨卫进行改造。按照奖补机制,只要达到基础改建要求,新庄堡村每户村民最多可获得两万元的改建奖补费用。

北京市延庆区香营乡新庄堡村支部 王德喜:还有一部分比如说条件比较差的,他2万也不够,如果说家家都两万,那好,这个项目别做了。你改完的你得两万,然后呢?他家房子比较破的呢?他两万不够,改造得四五万,他说我也不改了。

冬天的新庄堡村,最低气温将近零下20摄氏度。每到冬天,做饭,上厕所,洗澡这些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成为了考验村民生存能力的行为。为了让大家都获得实惠,过上舒适的生活,王德喜提出了资金统筹使用的想法。

去年,村里统一进行厨卫改造施工,共有114户村民改善了住房环境。余下的62户村民因为在这两年有盖房计划,推迟了改善。原本改建完成的163户村民,则通过收拾庭院,达到了干净整洁的要求,获得了5000块钱的奖励资金。

村民万金兰一直从事装修工作,他也是这次厨卫改造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借着这次农房改善的机会,夫妻俩也决定将房子重新进行翻修。

如今,这栋10多年的老房子已经焕然一新,只留下了两件老家具。

万金兰家有两个孩子,小儿子刚刚大学毕业。在此之前,两口子一年不到10万块钱的收入,很大一部分要供儿子读计算机专业的学费。尽管万金兰自己对装修熟门熟路,但也是直到这两年,他们才终于下定决心改善住房环境。

万金兰的儿子去年在北京市区找到了工作,老两口生活的压力也有所减轻,最终他们花费了10万块钱,女儿也拿出了一些积蓄,帮老两口购置了家电。

农村的环境改善,除了一眼可见的干净整洁外,更重要的是居住在村子里的人们,可以通过享受到现代化的设施,改变传统的观念习惯,过上整洁舒适的生活。这也是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根本。但对于一个村庄来说,环境的改善可能只是乡村发展的基底,这些改善还不足以支撑更多人回乡。

村里留不住人,是当下很多村庄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担任村支书之前,王德喜一直是香营乡毛衣加工厂的老板,工人们大多来自新庄堡村及周边村落。如今,厂房已经闲置多年,看不到任何毛衣加工的痕迹。但王德喜还记得,当时这里如火如荼的工作场景。5个月生产40万件毛衣打包出口,最疯狂时大家三天三夜不回家。

而作为村里的龙头企业,也不得不面临行业的淘汰。

同样深有体会的还有史利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村里第一波分产到户的时候,他就带头办起了企业,发展村里的副业。从砂石厂、到供给煤矿产业的破碎机,但他同样没有逃过产业升级调整带来的冲击。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卧龙岗村村民 史利宝:后来国家不让采矿了,所以到那时候我又到了一个瓶颈,不让采矿了,你做破碎机卖给谁?所以没活了我也就不干了,这就接近到我现在这个年龄了,到老了,就干不动了。其实我也是用了一辈子的事就买一套房子这么点能力,这只是咱们还是没干纯农业,没有纯属务工,你纯属务工干农业的,买商品房是永远没有戏的。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和发展。而决定一个乡村命运的,正是繁荣之下,自身过硬的产业根基。

除了村口的河水和山峦,新庄堡村的后院还有着近1000亩的杏树林,这也是村里宝贵的旅游资源之一。

30多年前,新庄堡村靠着一片杏花林,人均年收入增长了十倍。而如今,在王德喜看来,村里一年四季都遍布着旅游资源。用他的话来说,春赏杏花、夏玩河水、秋赏枫叶,冬看雪景。

为了更好地挖掘村庄旅游潜力,王德喜也积极地联系设计团队,为辛庄堡村打造更响亮的名片。按照他的设想,他希望村子首先要亮起来。

随着乡村环境的改善和旅游产业目标的确立。在不知不觉中,一些村民已经因此受益,他们的生活也因此而发生了改变。

对于万金兰的爱人来说,随着村里环境的改善,她也因此而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卫生小组长。每天,她们都要在村里巡逻,维护街道的整洁。在旅游产业的带动,去年开始,不在村里居住的村民开始将自家房屋改建成民宿,供游客居住。

已经兴建的民宿,村民大多会交给自家人进行打理。但三号院的村民,由于常年不在村里,就雇了同村的魏淑霞帮助打理。

魏淑霞以前干过超市服务员,干过物业管理员,前些年,她回到村里,当起了这家民宿的管家。对于魏淑霞来说,她的生活重心,年轻时候跟着上学的孩子在北京漂泊,年纪大了之后,为了照顾老人回到了家乡,村子的发展让她也不用为在老家找一份工作而担心。

第一批的房屋设计图终于跟村民们见面了,按照一户一设计的原则,他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史利宝家的工作已接近尾声,但他却不想离开村子,他想看着自己的房子一点点落成。

在卧龙岗村住了一辈子的庞福全来说,楼房的生活还是让他感到诸多不便。现在,他依旧会每天坐公车回村看望和喂养村里的小狗,也许他和它都希望能够早日回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