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队选手RAJABI Hanieh在比赛中。
没有任何悬念,亚运赛场上的“武林大会”以中国包揽11金完美收官。
掌声留在了赛场上,但武术带来的热度似乎还在赛场外蔓延——
“这几天来咨询的电话,比以前多了一倍。”杭州多个武术机构的负责人都告诉记者,来电中甚至还有一些生活在杭州的外国人。
奥林匹克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认同与共融。在全程跟踪了武术所有项目亚运比赛后,记者发现,奖牌的归属,对于这个项目而言,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这5天中体现出来的趋势、现象和疑问,可能会是中国武术之于这届亚运会更深沉的回响。
武术赛场上的文化认同
如果要找一面镜子,来映射中国文化在亚运赛场上的认同感。那么,武术赛场,可能会是最合适的地方——
在这里,各国选手都身穿中国传统的武术服上场,中国风配色、中国味的刺绣几乎都是标配,甚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队队员的武术服就是在杭州定做的;
在这里,武侠片中的“抱拳一礼”处处可见——右手握拳,左手为掌,双手一碰,抱拳为礼。无论是运动员入场、赛后接受采访,还是裁判员亮相离场,都会行礼;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满满的中国风配乐,《映山红》《茉莉花》《沧海一声笑》《我爱你中国》等经典歌曲,反复回荡。
马来西亚队选手SYDNEY CHIN Sy Xuan在比赛中。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一个体育项目的影响力,除了运动技术本身,更多的来自于它的文化影响力和认同感。
新加坡武术运动员曾俊愷准备了两套衣服,一套以白橙两种颜色为基础,绣上蓝色的龙纹,另一套则是白色为底,绣有绿色水纹和黄色龙纹。“我很喜欢龙的形象,定做服装前我特地查找了资料,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很特别的存在,象征着智慧和勇敢。”曾俊愷说,这些年他的参赛服,件件不离龙。
伴随着《东方红》的配乐,菲律宾选手阿加莎·克丽丝滕曾·王在场上挥洒自如地表演了一套太极拳。曾来过中国十多次的她对中国文化非常着迷,在她看来,这首歌曲象征着美好的期望;香港运动员陈穗津选择了《只此青绿》作为她的太极剑配乐,“我特地选择了这首古风的音乐,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在选择服装、音乐等过程中,运动员们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比如选择服装刺绣时,他们会详细了解各种花草动物在中国代表的寓意,选择歌曲时也会去感悟每首歌所表达的情感,这是武术中的文化交流,在其它体育项目中很难见到。”2006年多哈亚运会武术冠军毛娅绮告诉记者。
“文化认同之外,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武术项目人群的覆盖面。”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亚运会武术场馆竞赛技术运行主任林小美告诉记者,武术项目如果想出现在奥运会的舞台上,首先要跨过一道门槛:最低的要求是在全世界至少70个国家以上得到普及,否则很难通过国际奥委会的批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武术项目目前已经达到这个要求。
以体育促团结,武术,就像一根纽带,在赛场的拼搏中、在文化的融合中,串联起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联系,将决定了中国武术的热度可以延续多久,也决定了中国武术能在世界走到多远。
文莱队选手在比赛中。
亚运之后,能否“瞰见”奥运
入奥,几乎在采访中,我们听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武术入奥是所有武术人的梦。武术项目比赛第一天,中国香港代表团团长霍启刚到现场为运动员加油时就表示,争取武术入围奥运会是其未来的目标。
中国武术与奥运结缘始自20世纪30年代,1936年武术作为表演节目第一次亮相奥运会舞台。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武术运动员、爱好者及官员们,都在正积极推动“武术入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2020年武术正式被列入第四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中华传统武术,体系庞杂、门派众多,仅拳种就多达百余个。所有人都知道,一个地域性的体育项目入奥有多难?林小美告诉记者,武术入奥的难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武术项目的评分规则要更加规范地对标奥运会的标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二是武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力度还不够,虽然国际武术联合会的会员已有158个,甚至遍布了五个大洲,但总体影响力还是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是电影《一代宗师》中的经典台词,同样是对武学的极致追求,叶问的执着和国人对武术入奥的坚持,异曲同工。
如何走出去、如何扎下来,都是决定武术能否从亚运走向奥运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亚运会正在释放积极的信号——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5天的武术比赛,虽然是非奥项目,但武术赛场的上座率都很稳定,且来看武术比赛的观众,不少都带着孩子。
杭州市民许先生,就带着5岁的儿子来看武术比赛。“他正在学武术,带他来感受现场的气氛。”许先生说话间,一旁的小朋友就像模像样地打了一组套路拳,今年8月,他刚拿了第15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男A2组的第一名。
这样的热情延伸到了武术场馆之外。“这几天的咨询量明显增加,不少家长都是看了亚运会武术比赛后想让孩子学武术。”杭州萧山一家少儿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他们的教学点,幼儿园中班到二年级的小朋友占到60%左右,是学习武术的主力军。
杭州庆春路一家少儿武术培训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三年来学武术的孩子明显多了起来,每年增长约10-20%的学员。“可能是由于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武术的考级制度也逐渐完善。”这位负责人说,和跆拳道等项目比起来,武术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一级裁判员毛朝阳也认为:“不管是否入奥,不管以何种形式,推广和普及才是当今武术事业的关键所在。”
毛娅绮觉得,亚运会应该是一个“放大器”,“当前全社会对武术这项运动还不是特别了解,武术的推广任重而道远,而这样的推广需要更高更大的平台,亚运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我们不知道中国武术离奥运还有多远,但至少“后亚运时代”的中国武术站在了更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