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汽车 >内容

国际学校拿捏家长“三十六计”大起底:免费劳动力、招生宣传员……

2023-11-30 16:29:54来源:
导读原标题:国际学校拿捏家长“三十六计”大起底:免费劳动力、招生宣传员……国际学校里“拼爹妈”由来已久,既代表拼家庭背景、自身基因的硬...

原标题:国际学校拿捏家长“三十六计”大起底:免费劳动力、招生宣传员……

国际学校里“拼爹妈”由来已久,既代表拼家庭背景、自身基因的硬实力,又代表拼教育理念、为孩子奉献程度的软实力。最近,有家长向我吐槽,她已经被国际学校那些“拼爹妈”、压榨利用的行为不堪其扰。她一开始选择这所学校是看重学校活动多,不死读书。没想到,学校活动不是学校办,而是要家长干活。起初,她很有,可几年下来,觉得自己时间和精力被占用,但对她和孩子却没有带来有价值的改变,感觉被学校“利用”和“剥削”,于是她想问我,国际学校这么“折腾”家长到底为什么?

“学校要办感恩节义卖会,班主任去发动一下,每个班出几名家长,最好既能贡献比较高质量的物品让我们义卖,又热衷于捐款,愿意大手笔买其他班的东西。这样我们的义卖才能办得起来。”

“学校要办校庆日,让家委会组织家长摆几个食品摊位,家长们做的食物给孩子吃,他们才放心。还可以摆几个运动摊位,让家长们陪孩子颠颠球、挥挥拍,孩子的安全才有保障。这两类摊位我们不要亲自做。对了,另外还要几个家长帮忙布置一下会场。”

“有活动得让家长干,不然他们又要说三道四,学校这里做得不好,那里还要改进了。让家长参与进来,能满足他们对学校的‘掌控感’,不管办成什么样,他们都不会再说什么了。而且还显得我们尊重家长意愿,家校互动良好,增加了我们跟客户之间的粘性。”

“老师平时辛苦,让他们加班还要再补调休给他们,外教不肯加班。让家长来干活,我们就省事省力,又省钱了。一举多得啊。”

“学校招生数据不行,你可以试试发动家长帮忙宣传……拜托,直接跟家长讲肯定会引起反感,你就不能想出几个亲子活动,让家长一起参与进来?那家长多有成就感,肯定会自动发朋友圈的。你想,家长的朋友们不就是我们要找的同阶层、同年龄段的精准目标客户嘛。”

“家长推三阻四,你就要想办法让他们都愿意参加。你就跟妈妈们说,别的孩子参加亲子活动都有家长陪,你家孩子要是孤零零一个人多可怜,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你也可以跟爸爸们说,陪伴孩子也是父亲的责任,为了避免青春期孩子对父亲的抵触,现在就要多多维系良好的父子/父女关系。就是从‘爱的教育’出发,跟家长多说说参加学校活动能给家长带来哪些好处,要是不来,又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坏处。家长肯定会来的。”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家长参与度跟孩子升学挂钩。我们肯定会把稀缺的评优机会、校长推荐信,优先给那些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活动、为学校品牌提升做出较大贡献的家庭。不然难道给经常说学校不好、叫TA,TA都不来的人吗?国际教育的升学是‘综合评估’,有的是可进可退的余地,只要跟孩子升学一挂钩,家长们保证争先恐后,踊跃参加。他们一‘内卷’,我们就容易多了。”

“民办校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招生”。建设高大上校园是为了招生,招聘好校长好老师是为了招生,注重教育质量教研培训是为了招生,与海外大学合作、国际认证是为了招生,严格要求成绩和升学结果是为了招生,把控食堂宿舍安全质量是为了招生,举办各式各样活动是为了招生,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同样也是为了更好的招生。不考虑房产升值,招生才是民办学校立竿见影的回报。

这不能全怪学校现实。其实学校也想着要把“教育人才”放在第一位,可对于幼小初阶段的学校来说,即使培养出了顶尖人才,有多少学生未来会想起要感激低龄段的老师?更何况,要多久才能培养出一个顶尖人才?

对于民办学校而言,还不如把上一届的成绩和资源转化成下一届的招生来得实际一些。即如何把已招进来的学生价值发挥到最大,让他们可以从方方面面为本校明年的招生带来直观的收益。所以花点心思让本校家长心甘情愿地宣传,也是没办法的事。更不用说,“爱的教育”实际上确也有和谐亲子关系的作用,“多做志愿者就能换回一个学校资源”也或是部分家庭需要的捷径。所以应该说是学校和部分家长各取所需吧。

而对于高中和大学来说,与其靠自己短短3-5年的时间就要把一个平凡的学生培养成一个顶尖人才,还不如直接招幼小初阶段就已经被证实是优秀的学生,来得更有效率。选择大于努力,现在由得自己挑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成功可能性低的来培养,这不是浪费机会、增加培养难度吗?因此,高中和大学也把最重要的重心放在了招生、择生上。

这样一来,所有学段的学校所做的一切努力,基本都是为了招生了。没办法,教育之路太漫长,影响学生发展的变量太多,大家都只能管好自己这一段。只要在这一段,学校付出后能帮助学生过关,自己也争取到了最大可能的回报,其余的就留给下一阶段的学校来考虑吧。

听完“国际学校同行们的心里话”,我认为会演变成这种情况,也跟家长或多或少有关系。

前阵子“小学生被圈养,下课十分钟只能去厕所”的新闻让人们气愤不已。我们小时候都去操场玩,怎么教育理念更先进的现在却不能了呢?不少学校也很无奈。有的是因为放孩子去操场玩,摔倒磕掉了门牙,家长大闹校长,让学校赔偿;有的是孩子在学校打架,家长先跟另一方家长理论,谈不拢,结果就向上级部门投诉班主任,也让学校赔偿……

这样的事发生多了,学校就学“乖”了:放学生出去,看得再牢也总有“万一”的时候,此时责任关系太明显,学校要冒着被家长投诉、赔钱,被上级部门处分、的风险。而不放学生出去,只是让学生得不到放松。万一确诊了心理问题,也不能证明是学校课间不能出去玩造成的。两害相权当然取其轻了。

同理,国际学校的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要求家长参与也是家长期盼的。公办学校太死板,圈养学生不能忍,所以国际学校才更需要多翻花样的举办活动,才能证明自己值得更高的学费;公办学校整齐统一,家长和学生都没什么个性化的发挥,所以国际学校才更需要留出空间给家长,让家长感到自己有一定的决定权,以及被学校需要的参与感,这也符合家长的甲方心态。

而如果国际学校活动少,或者没有让家长充分参与其中,反而会被诟病,是只知道刷题的“洋高考”,跟其他国际学校比太单调。还有可能变成家校之间缺少互动、不尊重家长。

于是,对学校来说,让家长参与的好处远远大于不让其参与的坏处,两利相权当然取其重了。要是有不想参与学校活动的家长,也没关系,反正有的是家长。而且也必须有的参与、有的不参与,学校在排给哪个学生机会、不给哪个学生时,才好有参照可依。要是都来,还真不行。

作者 | Peter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