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汽车 >内容

圣诞节争论有感:我们为什么不爱过中国节了

2023-12-28 08:15:09来源:
导读这几天又看到一些关于圣诞节的争论,以前也探讨过这个问题,今天也再写一些感想。居住在深圳,老实说每年印象最深的节日居然是....万圣节。...

这几天又看到一些关于圣诞节的争论,以前也探讨过这个问题,今天也再写一些感想。

居住在深圳,老实说每年印象最深的节日居然是....万圣节。每年过万圣节的时候,小区群里面的家长会自己组织活动,让孩子们打扮成各种样子,聚集在一起,然后集体去小区里参加活动的住户那里去讨糖吃。然后群里面就各种图片,孩子们玩的很热闹,也玩的很开心,回来之后还会展示战果,就是要到了很多糖果。

这个节日呢,我是不过的,也不会想给孩子们报名参加,但是我老婆却不顾我在旁边嘟囔着什么“外国的节日我不过”,“西方文化入侵”,“中国也有鬼节啊,中元节”,每次都积极的给孩子们报名,而且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玩的挺开心的,回家之后都挺兴奋,又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于是我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总不能说孩子们玩的开心我还生气吧。

前天(12月25日)是圣诞节,和老婆晚上也一起出去吃了顿饭,也算是在天天996的日子里给了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老婆说你不是不过洋节吗,我说没有不过啊,只是不会刻意的把它当成一个节日,只是给自己找个放松玩乐的理由罢了。

老实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肯定是希望看到中国的节日红遍全世界的,是希望全世界人民,尤其是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争相过中国节日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满足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而且节日还能够起到传播文化和价值观的作用。比如说,如果你让你的娃每年都过穆斯林的开斋节,宰牲节,亲身参与到节日活动里面去,那么他长大以后,很可能对伊斯兰教的态度就会和其他人不一样。

像隔壁的香港,被公认在思想上是比较西化的地方,他们每年不仅圣诞节有假期,而且耶稣受难节,复活节也有假期,香港人每年固定过这些节日,那么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会不会和内地人不一样?我觉得肯定会的,接纳程度会更高一些。

在我眼中,以我为主,吸纳外国节日的优点,造就强大而丰富多彩的本土节日文化,把中国的节日推广到全世界,让全世界的年轻人争相效仿,这是我最希望的情况,但是就眼下而言,距离这一点还是有差距。

第一点,既然是以我为主,要有强大的文化本土,那么也必须重视中国自己的节日,让中国的节日也得过的精彩吧?但是,很多节日中国人已经忘记怎么过了,也显得不够精彩。

我们过端午节,吃粽子;我们过中秋节,吃月饼;我们过中元节,不好意思,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过;我们过年,吃团年饭。好像中国的节日只剩下吃了。我们的民俗其实是很多的,但是为什么我们都忘记了?现在似乎就一个春节还有点过节的味道,但是年味也越来越淡了。

还是和我们自己不重视有关,举个例子,在以前的几十年,我们的节假日就几乎完全忽略了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全年只有一个春节放假,其他都是元旦节,五一节,国庆节。

一直到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才恢复了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放假。

到2008年这三个节日才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首次开始放假,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居然几十年不放假,这在世界各国极为罕见。

几十年前,在我的小时候,像端午,中秋,清明这些节日,都是在学校上课,父母也在单位正常上班,根本感受不到节日的气氛,这些节日对我而言,除了商店里面会开始卖粽子,月饼以外,和平常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同。

我想大多数国人的感受都和我一样,从小时候起,由于完全没有体验过这些节日的民俗,没有亲身参与的节日仪式,所以现在即使重新定为国家法定节日了,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过,端午节就是去超市买个粽子吃,中秋节就是去买月饼吃。

有意思的是,我小时候上学,居然对植树节印象很深,因为学校会组织去栽树,所以对这个节日,居然比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更加期待,因为可以亲身的参与劳动,种下一颗属于自己的树。想想以后自己长大,看着当年种下的小树苗长的比自己还高,就像和自己的朋友一起长大了一样,感觉非常的奇妙。

这几年过端午节,全国各地开始组织划龙舟比赛了,今年(2023年)的端午节,深圳不少河流就举办了划龙舟比赛,现场可以说人山人海,我在微博上看了下全国很多地方也有组织,这就非常好,非常有节日的氛围。

另外我们的春节,有的网友戏称海外的唐人街过春节气氛都比国内好,我想了下是为什么,还是因为国内的春节没有组织的大型游街活动。国外有不少节日都会有各种花式游街活动,非常有气氛,像巴西的狂欢节。

这是西班牙队奔牛节。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生活的县城就组织过一次大型的游街庆祝活动,各个单位都组织了文艺表演队进行花车和队伍游行,印象非常深刻,一直记到现在,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再也没有了。

中国大量的城市为了举办马拉松比赛都愿意封路几十公里。如果为春节也举办这样的大型游街庆祝活动,不仅可以让本市市民体会到春节的有趣,形成了影响力之后,对外地游客,乃至于外国游客都会有很大吸引力,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没有城市举办这么有影响力的大型节日活动。如果说春节期间都要阖家团圆不想办大型活动,那放在中秋节也完全可以呀,要是做好了说不定影响力可以名扬世界,比如里约的狂欢节就是。

第二点,中国的年轻人确实太需要放松和玩耍的机会,抵制是没有用的,只要不是跑去搞宗教活动和活动,就不需要抵制

国外的节日,主要是万圣节和圣诞节在中国比较火爆,但其实国外还有很多其他节日,比如复活节,我之前在国外工作生活期间,居住的附近有一个墓地,有一天就发现很多当地白人前往那个墓地摆放鲜花和缅怀死去的亲人,墓地门口还有很多卖花之类的商贩,一查结果是当地的复活节假期,我心想这不是和中国的清明节差不多嘛。

这种和中国节日有差不多意义的洋节,在中国就没有流行起来,流行起来的都是可以有玩乐意味的节日。老实说,国内这个发展模式,产业升级倒是的确成功,经济也在持续发展,但如果让大家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来总结,我想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卷”,“累”,“想躺平”。

包括我在内,我记得我从12岁上初中开始就过的比较累了,一直到今天几十年过去了,依然生活压力很大,事实上我现在除了周末,平时工作日很多时候也只能睡六七个小时。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工作本身的劳累,而且是对从上中学开始就一路辛苦的卷学习,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后,又要省吃俭用还几十年高额的房贷,就为了换回一个几十平米的房子这种生活模式感到厌倦。现在生育率的一路走低,2020年七普的生育率只有1.3了,现在应该更低了,这就是现状的一种体现。

因此国内的年轻人,对于更加放松,惬意的生活方式是有需求的,这种情况下,对于那种年轻人可以找机会找理由玩乐,迎合了人现实需求的外国节日,单纯的抵制是没有用的,也没有必要。除非圣诞节这些洋节,变成了集体搞宗教活动,那这种就要抵制了,毕竟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的无神论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显著区别于其他文明的地方。

为什么有的人说喜欢过洋节,是喜欢那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而国内的传统节日都会用来走亲戚,除了打牌啥的也缺乏娱乐活动,显得比较无聊,但是过圣诞节之类就可以一群年轻人疯玩,这就体现了迎合了人类现实需求的东西才会更有生命力。

因此,基于以上两点,与其去刻意的抵制洋节,还不如把自己的节日过的丰富多彩起来,更好的匹配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同样是过中秋节,海峡对岸的人近几十年来就发展出了全民烤肉的新风速,中秋节成了年轻人集体举办户外烤肉活动的时间,试想一下,在这个节日下,你有充分的理由邀请你的好朋友,同学,还有你暗恋暧昧的对象集体出来活动,难道不是很有吸引力吗?

同样的,烟花其实是中国人发明的吧,但是现在日本已经发展出了遍布全国的“花火大会”,每年夏天日本各地都在举行,规模大的甚至有几十万人观看,像这个日本网站就收录日本全国各地花火大会的信息,不少中国的年轻游客,就会到日本去看花火大会。

不只是日本,迪士尼也是把放烟花作为保留项目,香港也在跨年维港烟花举办成了有人气的项目,因此丰富我们的节日内涵,其实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最后,我还想补充两点,

第一是国内有的人反对抵制圣诞节,是因为觉得是“和文明接轨”“和世界接轨”,这是错误的,节日就只是节日,又不是基础科学和高技术工业,它只是起到愉悦身心,文化交流的作用,抬升不到与世界与文明接轨的地步。世界也不只是有西方的节日,各种节日多的是。

第二是不要小瞧了中国年轻人的创造力,也要对中国的硬实力向软实力逐渐转化要有自信,我觉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节日全球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像西方人过圣诞节,万圣节的情景,其实就是随着大量的西方电影,MV,电视剧,媒体等展现出来的,传播到了全世界。把我们自己的节日过精彩,一样可以随着我国的各种文艺作品,短视频平台传播到全世界。

就跟我上一篇文章写的,要在几年前,谁会想到今年香港人北上内地消费的人数会如此暴增呢?按照今年7-11月的数据看,香港人北上平均每月高达525.6万人次,按照年计算就高达超过六千万人次,而内地人访问香港的峰值在2018年,当年为5103.82万人次, 今日香港人北上的强度已经超过了内地人访港的历史峰值。

另外随着城市化的逐渐结束,经济增速逐渐放慢,收入水平的增长,当前的996工作模式将会像欧美,日本一样逐渐落幕,拥有了更多时间的中国年轻人说不定也会创造出什么节日出来,像美国那个著名的沙漠火人节,其实是1986年才有的,我相信在以后玩的方面,中国人也会搞出一些新玩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