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产品“过万”时代,清盘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但背后隐藏的诸多细节,给市场带来了新鲜解释,引发多方思考,持续推进基金市场的供需出清。
从近十年(2014年至2023年)数据来看,基金清盘在近五年(2019年至2023年)呈加速态势。根据Wind数据,截至今年12月26日,2023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达256只,创下近五年新高水平。不仅如此,2023年清盘的股票基金数量,还创下1998年公募基金行业肇始以来的历史新高水平。此外,2023年FOF清盘数量突破两位数,猛增至2022年的3倍,ETF的清盘数量也迅速增加。
基于十年维度数据分析,基金清盘现象还透露出少有人发现的某些“规律特征”。比如,85%的清盘基金没活到第五个年头,成为基金清盘的“五年魔咒”。再比如,基金清盘不仅和规模、业绩压力相关,还与过高的基金费率相关,使得高费率基金是清盘重灾区。还有,从基金产品发展趋势而言,近年来清盘现象加剧,实际上是基金业“主题投资退坡后的清盘潮”。
上述现象和分析,不仅成为“基金清盘常态化”的最新注脚,还引出一个经典问题:清盘常态化之下,基民该如何做决策?
2023年清盘基金数创近五年新高
根据Wind数据,基金清盘从个别案例成为普遍性行业现象,且有完整统计数据,是从2014年开始的。当年清盘的基金数量有11只,随后逐年上升,并在2017年迅速突破100只。2017年后,清盘基金的数量一直维持在三位数,并于2018年猛增至430只,为历史最高水平。2019年和2020年公募基金行业进入新一轮蓬勃发展阶段,基金清盘数量下降到200只以下。但从2021年开始,清盘基金数量再次走高,2021年和2022年分别达到了254只和235只。根据Wind,截至12月26日,2023年内清盘数量达到了256只,创下近五年历史新高水平,仅次于2018年。
(近10年基金清盘数量一览表;来源:Wind,截至12月26日)
针对近十年清盘基金情况,晨星近期发布一篇专门研究报告。该研报指出,2018年清盘基金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2018年4月出台的资管新规中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公募基金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导致了保本基金和分级基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在银行委外资金严监管、去杠杆、去嵌套的大背景下,委外资金大幅退潮导致产品清盘速度加快。此外,监管机构针对“迷你基金”的严格限制同时叠加2018年股市下跌大环境,成本以及业绩压力令基金公司清盘很多“迷你基金”。
晨星统计十年间每个自然年份基金清盘数量以及清盘基金与新发基金数量之比发现,这两个指标在过去五年(2019年至2023年)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以2023年为例,券商中国记者发现,除总量维持高位外,清盘基金还呈现出新结构特征:
一是清盘的股票型基金创下历史新高。截至12月26日,2023年以来共有61只股票基金清盘,高于2022年的58只和2020年的40只。即便是在2018年清盘大年,也只有31只股票型基金清盘。
二是FOF基金清盘数量突破两位数,达到了12只。具体看,FOF产品清盘最早出现在2022年,但当年只有4只产品清盘,2023年清盘数量猛增至2022年的3倍。且12只清盘的FOF中,有7只为养老FOF产品。
三是ETF清盘数量迅速增加。根据Wind,即便是2018年也只有13只ETF清盘,2019年和2020年清盘的ETF数量也只有5只和13只,但在2021年至2023年清盘数量急速走高,分别达到了25只、34只、32只。
85%的清盘基金没活到第五个年头
基金清盘之所以在2019年后清盘数量迅速增加,原因之一在于基金业近年来在市场高位加速新基金发行。但发行之后赛道行情随之回落,遭遇亏损之下持有人选择了赎回。业绩压力叠加规模和份额缩水,使得新发基金沦为迷你基金,最终走向清盘。
晨星在研报里捕捉到了这种趋势,将其称之为基金存活期的“五年魔咒”。晨星统计了历史上所有清盘基金的存活期发现,大多数基金在它们的生命早期就关闭,在这些样本中约有85%的基金甚至没有活到它们的第五个年头。以2023年前11月清盘基金为例,有181只基金成立不满一年就“夭折”。晨星认为,部分原因是市场整体相对低迷,导致基金产品面临赎回和净值下跌的双重压力,最终不少产品因此清盘。
(数据来源:Morningstar Direct,截至2023年11月30日)
对基金清盘现象的解释,规模和业绩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但全面透彻的量化分析并不多。晨星将基金清盘前四个季度的平均资产规模与当年市场上所有基金的平均规模进行比较发现,最近五年以来基金清盘前的平均规模在1亿元左右徘徊,产品如果在挣扎求生的过程中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则会清算离场而被市场淘汰。
晨星研报指出,受规模经济规律作用,小规模基金比大规模基金的清盘概率更大,主要是因为规模较小的基金所产生的管理费收入,不足以支撑组合的运作成本。具体看,规模1亿元和10亿元的基金相比,运作成本可能相差无几,但盈利却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特别是,“迷你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十分有限,无法覆盖包括诸如投研人员、后台清算以及信息披露等运营成本。如果后期还需要通过持续营销扩大基金规模,营销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且未必能达到好的效果。
在市场赚钱效应不佳时,业绩堪忧的产品沦为“迷你基金”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业绩问题背后体现的是公募基金竞争的加剧,“比起基金首发募集规模,基金公司应更加重视提升存量产品的业绩表现,结合自身的投研能力圈并围绕客户需求,为投资者提供真正有长期业绩竞争力的产品。”晨星研报称。
高费率基金是清盘重灾区
除业绩不佳等表面原因外,基金清盘还与过高的基金费率相关。晨星统计结果显示,高费率基金是清盘重灾区。随着费率增加,基金清盘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具体看,晨星研报使用算数平均费率(晨星净费率代表年度基金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和其他运营支出占基金年度平均净资产的比重)来研究公募基金的收费情况,以反映基金公司实际的定价水平。
晨星分别将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按照费率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并分为五等份。结果发现,在过去十年中,费率最高的股票型基金与债券型基金清盘比例分别为17%和32%,几乎是费率最便宜组别的两倍和四倍。在股票型与债券型基金中,投资者纷纷选择了更便宜的产品,较为昂贵的基金份额清盘关闭的概率大幅增加。
(数据来源:Morningstar Direct,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此外,基金清盘还能折射出基金业整体发展趋势。晨星在梳理近年清盘基金种类后指出,这是“行业主题投资退坡后的清盘潮”。某种程度上,这为前述券商中国记者观察到的清盘基金新特征,给出了解释。
“近年来新兴行业投资机会涌现(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市场结构化行情明显、主题赛道投资火热,相关行业指数涨幅诱人。在主动基金超额收益下降的同时,行业主题基金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从需求侧助推了行业主题ETF的快速发展。供给侧方面,由于市场上宽基指数产品同质化严重且竞争日趋白热化,基金公司纷纷瞄准细分行业或主题赛道以抢占先机。一边是ETF基金的爆发式增长,一边是部分ETF规模难以长大,逐渐沦为‘迷你基金’而濒临清盘。”晨星研报称。
晨星观察到,最近五年以来被动基金产品清盘数量有所攀升,以2023年为例,截至今年11月底的57只清盘的被动基金中,超过一半数量的基金为ETF产品。“国内ETF市场仍处于高速发展期,通过新发基金抢占市场份额仍是优先考量。随着行业发展的成熟和竞争格局的稳定、赛道主题投资的退潮,激烈的市场竞争之后将有相当一部分ETF产品难逃被清盘的命运,这也是市场良性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反观主动管理型基金,尽管国内主动管理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较大,但自2019年开始主动偏股基金的超额收益开始衰减,以业绩驱动的主动管理的发展模式遭遇挑战,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主动管理基金产品也面对严峻的优胜劣汰的局面。”
(数据来源:Morningstar Direct,截至2023年11月30日)
应选择规模相对较大基金,但不是越大越好
对基金清盘的研究,最终要以投资选择为落脚点。比如,业内近年持续探讨的问题:基金清盘会否成为常态化?基金投资者该如何做出决策?
晨星指出,从2017年11月监管重视并加强“迷你基金”管理开始,公募基金产品已迎来了一次“供给侧”改革。伴随2023年7月以来的费率改革,基金清盘将会逐渐走向常态化。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清盘“迷你基金”可以更好聚焦符合其自身投研能力圈的产品,降低基金的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从行业发展来看,晨星说到,以美国市场为例,长期表现不好的基金导致规模“迷你化”且被清盘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如2005年至2020年,美国市场每年关闭基金数量与新发基金数量的比例也从0.5逐步上升至1.5,一定程度上说明基金淘汰的速度要明显高于基金新发的速度。而期间清盘的所有基金中,约有40%的产品也难逃上述所言的“5年存续期魔咒”,同时绩差基金的清盘概率更高。整体来看,行业自然的优胜劣汰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基金业的生态健康。
但晨星表示,目前行业存续的基金产品超过1万只,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也远超过投资者需求。规模太小的基金,也会增加分摊的产品运营成本。虽然基金清盘会有一定的亏损风险,但投资者可以及早抽身、重新再选择新的产品。
如果想避坑基金清盘,晨星建议投资者尽量选择规模相对较大的基金,并时常关注基金规模的动态变化。但基金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还需要结合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以及投资方法、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理财目标等综合选择合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