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 | 文/邱 林
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有关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和格力的热度就没降过。本来对于孟羽童的“单飞”,董明珠的有些言论就已经被“群嘲”,而最怕的是由于她的偏执决策,那对格力电器的股价可是实打实的暴击。
12月20日,受12月19日晚增持控股子公司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的影响,格力电器当日大跌7.09%,当天蒸发的超132亿元市值,几乎抹平了2023年内的涨幅。这对投资者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毕竟,在投资者眼里,格力钛可不是什么好资产,在董明珠的执着下,格力电器却一次次为这个连年亏损的大坑买单,乃至打算最终接盘,愤怒和失望全部体现在了K线上。
这反映出一个现实,急于挽回格力衰落的局面,董明珠是一步错步步错。她不是没有意识到,格力需要走出传统制造业经营模式。所以她亲自参与综艺录制,又力捧孟羽童打造IP,同时,倾力投资格力钛,但从结局来看,斩获寥寥,反而分散了格力的注意力,导致决策不断的失误。
格力自2015年前后寻求多元化发展至今,在手机、医疗设备、预制菜、新能源等领域均雷声大、雨点小,空调外的其他家电业务也没什么起色。从财报来看,空调依然是格力营收绝对主力,时至2023年上半年占比仍超70%。作为格力电器掌门人的董明珠再次陷入“信任危机”——她还能带领格力挽回颓势、再造一个甚至更多个格力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国内市场增量不足的情况下,转战海外或许是家电企业的新机遇。然而,当美的和海尔将空调销售推向全球时,格力依然主要雄踞在国内市场。2022年,格力的外销占比只有不到15%,远低于美的和海尔的40%以上。
对于一家千亿级的巨头来说,董明珠应做好三件事: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毫无疑问,董明珠在战略上出现了失误。格力这么多年一直在单腿走路,空调贡献了大部分营收。例如,2022年格力电器空调业务占比高达71.36%,对单一品项的依赖远远高于美的、海尔。
人们也许发现,家电行业的掌门人每天或者时不时能听到名字的,除了董明珠,其他企业的掌门人就好像消失了一样“杳无音信”。尤其是与去年上榜世界500强的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和海尔董事长张瑞敏相比,方洪波和张瑞敏没有那么耳熟能详,而董明珠的名字却几乎每天出现在网络电视或大街小巷。
这也许与董明珠的年龄有关,考虑问题时容易受到局限。1954年8月出生的董明珠今年已经是70岁了,按照格力电器董事任期的规定,董明珠的任期应于2018年5月结束。在2018年5月召开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面对股东提出的换届问题,董明珠明确表示,“最好未来5年不要讨论这个问题。”
董明珠迟迟不退休的原因,或许是她对于格力充满感情,她还有未竟的梦想。格力就像她的孩子一样,哪个母亲愿意离开自己的孩子呢?有人问过董明珠什么时候退,她说还不能退,格力空调还没做到世界第一。相信等她完成世界第一的远大理想,自然就放心的把格力传承给接班人了。
只是,对于格力来说,要升级改革、要年轻化,不能只是产品改革和年轻化,品牌也要随之年轻化。而作为格力的一把手,董明珠的个人思维和价值观也势必要更贴合年轻一代的生存环境。但眼下,这位“铁娘子”的思想认知与过去的奋斗经历绑定太深,格力要想真正有所变革,恐怕并非一朝之功。
不可否认,董明珠是一位成功的实业家。过去11年时间,格力成长为家电领域的巨头,总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835亿元,到2022年达到1889亿元。对于格力今天的成绩,董明珠的确功不可没,但如今格力已到了求变的时刻,美的和海尔都已经完成了企业领导人的交接班,并走出了自己的困境。如果董明珠在这个时候能退下来,或许格力将会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