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自澎湃新闻视频
在校方看来,大学生的床帘,遮住的全是问题——床帘易燃,危及学生安全;不利采光通风,影响学生健康;人情冷漠,产生隔阂,影响学生交往……有“百害无一利”的床帘,非一拆了之、一禁了之,不足以彰显高校管理“守宿舍有责”的态度。
然而,在学生眼中,高校为你好的考虑周全,却可能是“管得太宽”的一厢情愿。宿舍挂床帘的意义,正是保留一方相对自由的空间。帘子的背后,是学生亟需被倾听的心声和诉求。在集体生活中,个人隐私和生活习惯也需要被尊重,个体的安全感和边界感也应当被守护。
大家热议卧铺挂帘时,有留言者一语中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道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规则”。对现如今的大学生而言,伴随时代发展,个体权利意识得到空前增强。如果高校管理者仍然抱着上位者姿态,不懂得尊重学生意见、关照学生情绪,延续以往家长式的粗暴强硬,显然无法让学生买账,更容易激化矛盾,引发对立情绪。
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高校管理的要义正在于一个“高”字。面对已经是独立个体的大学生,校方承担的职责,并非让其服从管理安排,而是搭建起沟通桥梁,实现从家长式向服务式管理者的转变。
高校管理之“高”,不是俯视姿态的高高在上,而是高效、高明、高度。诚如不少网友所说,床帘固然易燃,那床单被罩个人衣物呢?与其跟床上用品较劲,不如从禁用违规电器、随手关闭电源等源头消除宿舍消防隐患。
至于人际交往“隐形墙”的担忧,更像是杞人忧天。毕竟,隔离人的从来不是物理的墙,而是心墙。与强制“拆床帘式交友”相比,那些推出线上自选床位、宿舍的高校,方法可能更为高明和开明。毕竟,让新生不再开盲盒,而是结合自身作息、生活习惯决定和谁成为室友,才是找朋友的好办法。
前有火车卧铺,后有高校床铺,拆掉有形的帘子都不是“挂帘之争”的解决之道。透过帘子,看到遮蔽的问题,在尊重协商的基础上,多一些对彼此的理解和包容,找寻保障各方权益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化隔阂于无形。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