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欧美主导的艺术市场中涌起的“非裔热”,似乎表现出了主流艺术界对于非裔艺术家的关注有着一个显著的攀升。自上世纪80年代,非洲当代艺术家开始逐步进入国际视野,专题性的展览,主题性的专场拍卖越来越多频,很多的国际性画廊也都签约了不少非裔艺术家。包括在刚刚结束不久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中,我们也见证了越来越多的非裔艺术家参与其中,这些都让我们看到更多非裔艺术家的身影活跃在当代艺术的舞台上。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之际,苏富比开始设立了非洲现当代艺术部门,并在当时的首场拍卖会就创下16项纪录。而在艺术市场涌现出的众多非裔艺术家中,最受瞩目的当然要属让·米歇尔·巴斯蒂亚。
让·米歇尔·巴斯蒂亚
Jean-Michel Basquiat
1960-1988
据Artprice数据统计,巴斯蒂亚不仅是过去20年中拍卖总纪录最高的艺术家,其个人作品在2000-2020的拍卖成果占据全球前100拍卖纪录总成交额的36%。在2020-2021当代艺术家亚洲拍卖成交额中,让·米歇尔·巴斯蒂亚以1.182亿占据第二。2021年3月,他的《战士》也以4160万美元的高价在香港佳士得被拍下,创下亚洲当代艺术作品拍卖纪录,巴斯蒂亚的作品在当年的总成交额高达1.182亿美元。同年,让·米歇尔·巴斯蒂亚的画作《既然如此》以9300万美元在纽约佳士得又顺利成交,在西方艺术市场中拍卖总额达到2.6亿多。在整个2021年度,巴斯蒂亚一人独占全球当代艺术拍卖市场的14%,可谓势头强劲。
《战士》
让·米歇尔·巴斯蒂亚
亚克力 喷漆 画板,1982年
《既然如此》
让·米歇尔·巴斯蒂亚
亚克力 油画棒 画布,1983年
而另一位不容忽视的非裔艺术家,克里·詹姆斯·马歇尔,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也逐年不断攀升,另外,像马克·布拉德福特、阿莫科⸱博阿福、莎芭拉拉·塞尔弗等一众非裔艺术家近些年都在艺术市场中有着不俗的表现,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非裔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史中的地位。不过整体来看,非裔艺术家在艺术市场上头重脚轻,两极分化的问题仍然比较明显,大部分非裔艺术家也并不能都在市场中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昔日》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
综合媒材 画布,1997年
《举起双手》
阿莫科⸱博阿福
布面油画,2018年
想到“非裔艺术家”,或“非洲艺术”这样的概念,我们脑海中可能会第一时间与各个民族志博物馆中原始的非洲文化联系到一起。面具艺术、木雕、牙雕、织物以及各种手工艺等,传统的部落艺术让我们在惊诧于他们精湛技艺的同时,还有更多的是感受到他们的异域风情。
非洲独特的“原始艺术”也确实曾经为诸多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和艺术家提供了很多直接的创作灵感,例如像毕加索,马蒂斯,乔治·布拉克,亨利·摩尔等一众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能看到非洲艺术文化对他们的启发。
《亚威农少女》
巴勃罗·毕加索
布面油画,1907年
《独脚小圆桌》
乔治·布拉克
布面油画,1911年
但无论是非洲传统的部落艺术还是当代艺术,本身却始终处在配角的位置,难以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世界里掌握一定分量的话语权。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非洲艺术以及其他所谓的“少数族裔”的创作只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派生物。他们的创作也只是一种在他者的视角中定义自身、表现自身的行为。“异国情调”、“别具一格的风情”,在这桌西方所烹饪的文化饕餮大餐中,非洲艺术似乎也只是用来调剂胃口的餐后甜点。这也是非洲艺术所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即多数时候是以“他者”这样一个具有虚构性的概念登场。
《斜躺的人像》
亨利⸱摩尔
雕塑,1982年
当回溯历史,无论自三次布匿后古罗马对北非的征服,还是大航海时代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开发探索以及随后而来的黑奴贸易,亦或是进入到19世纪后,欧洲帝国主义对非洲的殖民征服,非洲的文化角色似乎总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呈现,从而给人留下一种若隐若现的印象,时而作为主流文化的一种附属品,时而又成为猎奇者捕获的对象。文化身份的构建和主体性问题也始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
《无题》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
综合媒材,2008年
在西方文化语境下诞生的艺术史脉络中,这些原先被边缘化的非裔艺术家长期扮演着一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一直以来呈现出的都是一个“他者”的姿态。正像艺术家克里·詹姆斯·马歇尔所说,“ ‘黑色’ 总是被边缘,这就是真实的艺术史……当谈及有关艺术和美的想法时,黑人的形象总是缺席。可以把黑人形象的缺失看做是艺术史的一种排斥,或者是对历史的不负责。”
《像看门狗般吠叫》
马克⸱布拉德福德
综合媒材,2011年
尽管在近年来的市场表现中,这些艺术家有着夺人眼球的成绩,但市场和资本的导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资本化势不可挡的艺术市场中,一件艺术品或一位艺术家能否进入更广泛受众的视野,能否在艺术史的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其间的运作也已远超纯粹的艺术范畴。脱颖而出的,和那些仍在默默无声中艰辛耕耘的艺术家能否在市场化的艺术世界中保持创作的主体性?而现当代艺术史是否仍然还是以主流文化为中心,“他者”为附属的方式来书写的一部艺术史?
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
德国艺术史学者和艺术评论家
1935-2023
德国艺术史论家汉斯·贝尔廷曾经在他关于“艺术终结论”的表述中提到过,“全球艺术不仅加快了当代艺术从线性艺术历史大纲中离去的速度,更使艺术在世界某些地方繁华起来,这些地方要么从未被艺术历史所触及,要么只依照殖民模式发展艺术。有必要鼓励带有地方性视角的艺术史,这些艺术史放弃了‘世界艺术’研究中的殖民视角。”
非裔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市场上地位的变化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射着我们看待非洲文化态度的转变,是真真切切的历史被纠正还是市场泡沫,也许我们暂时还无法通过变幻莫测的艺术市场去准确解释,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用更多元化和跨文化的视角,重新去看待当代艺术中的种种现象。至于有些问题,仍旧需要时间去验证。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