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只鹰鹰首圆眼,宽厚的勾喙,勾云形耳,鳞形羽毛,将鹰的凶猛与锐利气质表现得活灵活现。鹰的颈部为中空圆銎,銎两侧有方形钉孔,用以安装权杖。
权杖头是昭示身份、象征权威的特殊器具,距今5500年或更早的权杖头比较集中地发现于古埃及、西亚、安那托利亚、黑海及里海周边地区。中国境内出土的权杖头仅分布于甘肃、陕西西部、新疆等地,其形态与近东和中亚发现的同类物非常相似。
甘肃出土的这只鹰头形青铜权杖首造型简单古朴,并不像欧洲王室的权杖那样奢华,嵌金镶宝石。 它在设计中应用了写实与夸张兼具的理念。鹰首上饰有线条简明的勾云状耳和鳞形羽瓣,极富写实性。设计者将鹰的弯喙表现得异常宽厚,意在夸张地展现鹰的力量感;鹰眼呈圆外突,充分渲染鹰的凶猛和桀骜不驯。
鹰是中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崇奉的猛禽。
1972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战国墓葬曾出土过一件“鹰顶金冠饰”。整套冠饰气势磅礴,生动地呈现了雄鹰高高在上,鸟瞰草原上虎狼咬噬马羊的场面。它代表着草原的荣光,是难得一见“胡冠”实物,展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这件鹰头形青铜权杖首则是1980年出土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坪公社榆树沟村。一名兰州化肥厂的职工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后经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挖掘,该墓出土的器物, 以铜器居多,还有铁器和陶片。经分析,这座墓葬很有可能是某个部落首领,或者部族中重要人物的墓葬。
02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专业人士判断,这座墓葬的文化类型,属于沙井文化。
沙井文化,因1924年发现于武威市民勤县沙井村而得名,属于青铜时代甘肃特有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20世纪70年代末,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三角城村发掘出一处沙井文化大型聚落遗址——金川三角城遗址,这里出土了大批青铜器以及石器、玉器、陶器、木器、铁器、骨角器、毛麻织品等文物。金川三角城遗址考古发掘40多年来,先后出土青铜器3000件。
除三角城遗址之外,考古人员曾在天祝董家台、兰州黄河南岸范家坪、杏核台,以及永昌鸳鸯池、永登榆树沟等地也发现了同类遗存。
根据多年对沙井文化的研究的积累,考古人员发现沙井文化的中心区域在腾格里沙漠的西部、西南部边缘地带,即武威、金昌一带,向东南延伸可达永登、兰州附近。据碳测年代数据表明,上限为距今3000年左右,下限为距今2500年左右,大体相当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
当时,青铜生产工具的大量使用,逐步取代石器、木器、骨器等,随着畜牧 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分工进一步强化,使得这支偏居西北一隅的部族也逐渐迈进了文明社会。
据史料记载,秦汉之前的河西走廊居住着月氏、乌孙等民族,关于沙井文化的族属,有学者认为沙井文化的分布范围与古月氏族的原住地相符,有人却与上述意见相左,认为该文化系乌孙族,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无论如何,沙井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传递了丰富文化信息,得以还原春秋战国时期西北游牧民族那段尘封的历史。
03
时间追溯到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已进入到群雄争霸的阶段,而在河西走廊,沙井文化部族发展历程到此却戛然而止。
沙井文化部族发展历程前后共延续了五六百年时间。有学者认为,沙井文化的消亡与另一个部族的崛起与扩张有直接关系,它就是匈奴。
东周时期,月氏、乌孙驻牧于河西走廊。随着匈奴部族势力向河西走廊扩张,汉武帝想一雪汉初以来对匈奴侵扰的屈辱求和之耻,派兵远征匈奴,汉匈前后历经130余年。
谁也无法预料,正是这一历史事件,成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秦汉之际,乌孙、月氏部族相继败走西迁,由此引发了长达百年之久的亚欧草原民族大迁徙。
大月氏受到匈奴和乌孙的攻击,进入中亚风景如画的阿姆河流域生活。公元1世纪,由大月氏五翕侯之一贵霜翕侯部落建立贵霜帝国。
从此,贵霜帝国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帝国之一,重塑了中亚的历史。
最终,无论是月氏,还是匈奴……那些历史上呼啸而来的草原民族,随着西去的驼成为遗失的文明,消失在沙漠戈壁之中,只有这些经过了岁月洗礼的一件件青铜器娓娓道来,早期丝绸之路上各个游牧部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荆雯
(奔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