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一
社会心理学将“阴谋论”视作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信念,并定义为人们将重大事件归因为某个群体或个人暗中预谋以达成其目的的解释倾向。从本质上看,“阴谋论”也是谣言的一种,但比一般的谣言更复杂、更具迷惑性。总的来看,“阴谋论”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常以正义为名”。古往今来的“阴谋论”制造者,不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大多打着正义的旗号,发布着看似与国家前途命运、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登月阴谋论”认为阿波罗登月画面不过是摄影棚作品;又如“疫苗阴谋论”宣称推广疫苗接种实为残害人类和种族灭绝。
“较难以证伪”。“阴谋论”制造者往往有其固有的逻辑套路,一方面他们指向的是事件的动机而非呈现状况;另一方面,一旦受到质疑,他们又会将质疑者指认为阴谋的一环,建立起一个逻辑闭环。
比如,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放任为之的“阴谋论”,基于三个事实:一是日本确实偷袭了珍珠港;二是美国情报部门曾经获取过与珍珠港相关的情报;三是当时美国国内反战情绪较浓,因此得出了罗斯福故意按兵不动,让日本偷袭成功,以便取得民意的结论。
“热衷渲染细节”。“阴谋论”制造者善于抓住事件中某一个细节进行渲染、夸大和妖魔化炒作,或是将极端个案演绎为社会现象,通过贴标签等手段,引导网友展开联想。比如,某地小学生在校园被撞身亡后,就有人揪住孩子母亲妆容精致、表述理性等特点,认为母亲只是想通过舆论获得经济赔偿等,继而引发网络暴力,造成双重悲剧。
“耸人听闻的外包装”。“外星人才是地球的主人”“学校贩卖器官”“父母谋害子女”“你享受的福利是诱饵”……“阴谋论”制造者深谙传播规律,所发布的内容与传统的价值观和认知形成较大落差,而每个人都有猎奇心理,这在客观上使得“阴谋论”拥有一定市场。
二
那么,“阴谋论”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信息不对称是“阴谋论”滋生的土壤。一些人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制造和传播“阴谋论”。特别是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陡然增大,而对于官方来说,从调查核实到发布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程序,而且有的地方和部门选择能拖则拖、能捂就捂,还有的即使发布了也是遮遮掩掩、避重就轻,从而使得突发事件成为“阴谋论”的“重灾区”。
公众信任危机给“阴谋论”以可乘之机。现实中,有的地方和部门公信力由于各种原因和事件受到质疑,有的媒体由于曾刊发过虚假失实报道而导致权威性受损,一些所谓的“专家”也由于“雷人雷语”而受到吐槽,一些群众对权威机构产生信任危机,让“阴谋论”得以乘虚而入。
比如,近年来的一些突发事件中,处置部门在接受公开采访或对外发布时,选择了撒谎或者隐瞒部分事实,让人误会这其中确实有着不可告人的内幕。
图源:视觉中国
网络空间的推波助澜。随着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瞬间可以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而相信同一种观点的人会迅速聚集。境内境外、天南海北,各类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夹杂着“阴谋论”。特别是网络上有一些人对境外信息、境外学者有一种盲目迷信,认为只要是境外来的就是真实可靠的,较容易成为“阴谋论”的接受者和再传播者。
三
“阴谋论”虽然是一种认知,但其导致的危害并不仅仅在认知层面。
比如,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阴谋论”针对的往往是重大事件、重要政策或者是社会公序良俗,一旦广泛传播,就会冲击人们业已形成的价值判断和依赖的社会秩序。比如,有人就说,“如果人人都相信我们不过是外星人控制下的蝼蚁一般的存在,那么奋斗又有什么意义?”
再如,影响突发事件的处置。“阴谋论”一旦形成热度,就会影响舆论走向,对事件处置方造成极大压力。加上如前所述,“阴谋论”又较难证伪,很多时候处置方无法直接辟谣,从而陷入尴尬境地。
如何减少“阴谋论”及其带来的影响,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让“阴谋论”止于公开透明。“阴谋论”大行其道,折射出社会转型变革时期,公众对于各种不确定性的紧张、焦虑和不安。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通过不间断持续供给权威信息,来有效回应社会关切。针对公众的疑虑、担忧,还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予以关照和回复,用有说服力的声音来压制谣言和“阴谋论”,用有力举措来抚平不安情绪。此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各领域权威专家的作用,在关键时刻通过专家发声和通俗易懂的解读来消弭信息差,帮助公众形成正确认知。
“阴谋论”还应止于平台。现在,网络平台已经成为“阴谋论”传播的主要渠道。对平台方来说,应建立健全审核和推荐机制,对各类“阴谋论”等及时进行处置,而不应以流量为“指挥棒”,让“阴谋论”登上热搜热榜。平台还应加强对入驻自媒体号的管理,对于长期致力于发布“阴谋论”的自媒体账号,要重点关注并限制其权限。
“阴谋论”还要止于智者。客观来说,每个人都有认知局限性,而大多数网友参与“阴谋论”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朴素的同理心、同情心使然。但要明白,“阴谋论”并不能引领我们找到真相,所谓的“小道消息”“内幕消息”也不会偏偏选中我们。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不断提升信息甄别判断和逻辑思考能力,在面对“惊天内幕”时才不至于被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