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企业要闻 >内容

30%妇女被困家暴“牢笼”,离开为什么这么难

2023-11-25 17:13:24来源:
导读原标题:30%妇女被困家暴“牢笼”,离开为什么这么难“家庭”与“暴力”,本应是背向而行的两个词,前者充满温暖与关怀,后者却是冷漠、血...

原标题:30%妇女被困家暴“牢笼”,离开为什么这么难

“家庭”与“暴力”,本应是背向而行的两个词,前者充满温暖与关怀,后者却是冷漠、血腥。当两者同时出现时,家庭的幸福被暴力撕碎,屋檐下的人无处可逃……

根据妇联数据,中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女性遭遇过家庭暴力,每年的女性中,60%是因为家庭暴力。此外,也有部分男性被家暴的案例。

近年来,反对家庭暴力几乎成为社会共识,但家庭暴力事件却依旧每天都在发生。2018年“蒋劲夫家暴外籍女友案”, 2020年震惊全国的“拉姆案”,再到2023年“25岁女子欲离婚被丈夫割喉杀害”“因多次被家暴欲轻生,海南一母亲杀害女儿后”……一次次将血淋淋的家暴现实带到人们眼前。

家庭暴力新闻,从未真正淡出过公众的视线,背后隐匿的,还有无数因暴力破碎的普通家庭……

01 当家成为“牢笼”

家庭暴力不是“普通的家庭琐事”,虽然广泛存在却绝不应被视为是个人私事,其本质是一种侵犯受害人人身权利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我国《反家暴法》将家庭暴力界定为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家庭成员间的肢体殴打、精神控制等行为都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不骂不长记性”并不适用当今社会。

家暴是一种侵害受害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它并不会因为受害人的隐忍和退让就此消失,沉默甚至会助长施暴者继续实施暴行的气焰。让加害人明确其行为将带来的法律责任和后果,是制止家暴的第一步。

02 难以离开的“牢笼”

家庭暴力的发生,与加害人的原生家庭、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双方的体力对比有关,多种因素导致了其对家庭暴力行为的错误认知。

而受害人,他们不需要为暴力的发生反思自身、承担责任,任何理由都不该成为实施家庭暴力的借口。“爱去夜店”“多次整容”只不过是加害人为合理化自己的施暴行为,拉拢旁观者,转移舆论焦点而强加的“罪名”。

加害人通过暴力、精神控制等手段,将受害人限制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下,他们将家变成一个牢笼,一个让受害人望而生畏却又不得不回的地方。家暴是一种长期的观念和行为,牢笼一旦形成,受害人很难逃脱……

近日,四川29岁的谢女士自曝结婚2年内被丈夫家暴16次。据当事人称,今年4月15日,她被丈夫贺某用砂锅泼伤,报警后签订离婚协议。4月24号,在向递交离婚申请材料和申请人身保护令后,丈夫贺某竟对她再次实施家暴,直接导致谢女士伤残七级,需终身挂粪袋生活。

谢女士想要逃脱家暴的牢笼,却付出了过于沉痛的代价。

人们对加害人的暴行怒不可遏,但同时,也有声音质疑甚至指责受害人迟迟不离开加害人。

实际上,在被家暴期间,谢女士自己就曾多次打电话报警、联系武侯区妇联和社区寻求帮助,警方也出具过一次家庭暴力告诫书,但都未能彻底制止施暴行为,最终酿成如今如此严重的人身伤害后果。

离开,为什么这么难?

据妇联统计,面对暴行,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会选择报警。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35次数字的背后,是什么在一次次拖拽着她们,让他们无法离开?

心理咨询督导、红枫反家暴专线主持人侯志明认为,受害人是否能下决心摆脱暴力,有两方面因素。一是自己有无强大的“内功”,即是否具有自我意识和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知,对家庭暴力特点、规律以及性质的正确认知,对婚姻问题、对子女问题的正确认知。

二是社会能否提供基本的“外援”,包括各职能部门以及邻里、亲朋好友和家人,能否在法律、道义、生活保障等等精神和物力两大方面,有力地支持、援助受害人摆脱暴力。

“都是为了孩子好”“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等老旧观念、偏见和误解常一次次地将受害人拽回家暴牢笼中。缺乏法律支持、生活保障和庇护等更进一步将受害人困在原地。

看不见受害人面对的阻碍,对原本就承受身心伤害的他们百般苛责,要求做到“完美”,这种言论无疑也是另一种伤害。

03 击碎牢笼,重返生活

对受害人来说,逃离家庭暴力的牢笼需要突破许多阻碍,识别家暴、敢于发声只是维权的第一步。

如果有人正在对你或你的朋友,做出下表中的行为,请你务必警惕:

如若不幸遭受家庭暴力,建议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求助,并在尽可能多地搜集固定相关证据的前提下,通过及时向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要求公安机关对加害人出具家暴告诫书,向妇联、村居委会、人民调解组织和相关公益组织机构积极寻求帮助等方式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遭到家暴时,你应该注意收集以下证据:

当目睹家庭暴力时,应当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立即劝阻、制止加害人继续施暴,积极救助受害人,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拨打110报警求助。摒除“不多管闲事”的观念,不做冷漠的看客。

与家庭暴力的斗争,并不是受害人个人的战斗,相信当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力量时,“笼”中的他们或许就能更快、更容易逃脱,重返正常生活。

参考资料:

最高人民司法案例研究院,《家庭暴力受害人证据收集指引》,2022-11-25

光明网,《“拉姆案”二审宣判:维持!》2022-03-23

新华网,《经常跟踪属于家暴!一起学习如何用法律武器向家暴说“不”》,2022-11-25

济南时报,《女子结婚2年被丈夫家暴16次致重伤:事发前已签订离婚协议书》,2023-06-26

极昼工作室,《隐秘的角落里,哪些家暴的人在想什么?》,2022-09-05

科普中国,《暴力无处容身:拒绝家暴,拥抱尊严》,2023-11-25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