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山西省太原市,考生在考场外复习。当日,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答案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举行。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报名人数一降一升,不考研的都去考公了?近日,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答案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开考。本次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平均约77人竞争一岗位。与此同时,“考研报名人数连增8年后,今年下降36万”的消息同样引发关注。
这一降一升的两组数据放在一起,确实很容易引人“打包”解读。不过,将考研人数下降与考公人数上升完全对应起来,显然是不严谨的。比如,不少分析者就认为,考研报名人数出现八年来首次下降,与考研制度的改革、国外留学的分流等有直接关系,未必真的是不考研的人都去考公了。
但是这两种变化背后,或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值得注意的现实背景,那就是高校毕业生群体在就业上可能更“卷”了。
一方面,考研人数下降,除了分流因素,也不排除是更多人对于通过提高学历去换取就业的预期在减弱。从积极的方面说,这意味着更多年轻人变得更理性,不再把就业的希望过度寄托在“卷”学历上。但同时,这也未尝不反映出,即便是高学历人群,对就业难也有清晰的体感了。
另一方面,考公人数首次突破300万,意味着考公务员这条就业通道变得更拥挤,年轻人择业的趋稳心态进一步强化。从个人角度讲,这是年轻人自我选择的自由,当然可以理解。但从群体角度看,这样一种择业观念若持续强化,显然于社会整体发展无益。
受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加之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近几年稳就业的压力是不容小觑的。从个体的体感到各类统计数据,再到国家宏观政策的重视程度,都可以说有直观的体现。
研究生和公务员的连年扩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宏观层面应对这种压力的措施之一。但一降一升的情况说明,要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再那么“卷”,恐怕还是得更加重视通过激发市场的活力,去创造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
要知道,研究生扩招尽管可能让一部分群体延缓就业压力,但最终还是得靠市场来消化。而当考研人数下降,说明它之于就业的缓冲作用可能已经在减弱。同样的,公务员的扩招空间,本身是有限的。事实上,这几年虽然公务员的招录规模持续扩大,但报名人数也更多了,也即竞争更激烈了。
相比研究生、公务员扩招可能延缓的就业压力或创造的就业空间,市场之于就业的潜力,在理论上可以说是无限的。更重要的是,当市场上的就业机会更多了,大家的就业信心和预期才能在根本上得以提升,才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敢于去试错,社会的择业观念也才能更加多元化,而不必过度集中去“卷”某一条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说到底,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因此,面对考研考公人数的一降一升,应该更加坚定全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市场要活力,要就业空间的共识与行动。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