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企业要闻 >内容

每一口热腾腾的外卖,可能都在损伤你的大脑

2024-01-18 16:08:46来源:
导读“叮——”微波炉发出熟悉的声音。不用几分钟,昨晚的剩饭、凉了的外卖、打包的美食……就会恢复热气蒸腾的诱人模样。但殊不知,伴随着美味...

“叮——”微波炉发出熟悉的声音。

不用几分钟,昨晚的剩饭、凉了的外卖、打包的美食……就会恢复热气蒸腾的诱人模样。

但殊不知,伴随着美味同时入口的,还有数百万个“微塑料”!

图片

虽然不会直接“吃”塑料,但我们早已被塑料制品“包围”。

外卖盒、塑料袋、饮料瓶、奶瓶、保鲜袋、保鲜膜……很多人几乎每天都会用到。

据调查,我国现有的食品包装中,超过50%都采用了塑料包装[1]

图片

平心而论,塑料制品是真好用!

塑料具有优异的阻透性,防水防尘,耐冷耐热,还可以防止食品受挤压,确实是最方便、最实用的包装和携带材料之一。

人们真正担心的,是看不见的“塑料碎片”进入食物,甚至进入身体。

图片

图片

2023年7月,国际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发表了一篇关于塑料容器在不同使用场景下释放出微塑料纳米塑料的研究。

结果显示,温度越高,就会有更多的塑料颗粒进入食物。而只要使用微波加热3分钟,就会让大量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释放到食品中——每平方厘米容器中会释放出超过20亿个纳米塑料和400万个微塑料[2]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而纳米塑料更小,直径往往在1微米(0.001毫米)甚至0.1微米(0.0001毫米)以内,可以穿过人体细胞膜[3]

图片

(微波加热3分钟,可出现几十亿个塑料颗粒[2]

此外,如果将塑料容器用来装液体(比如水、牛奶等),加热时所产生的微塑料颗粒数量比用来装固体更多!

不过,如果不加热,而只是将塑料容器用于食品或饮料的冷藏存储,那么释放出来的微塑料就会少得多。

图片

图片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曾发布过一个数据——一个人仅通过喝水,每周就能摄入微塑料颗粒将近1800个!

而贝类等海鲜是第来源——每周摄入微塑料颗粒约182个[3]

图片

(一个人每周潜在摄入微塑料的数量。依次为:喝水、贝类、啤酒和食盐[3]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人体多个器官里,都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

大脑

纳米塑料不光是“进入”大脑这么简单,它还可以与神经元中的蛋白纤维发生作用,可能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5]

胎盘

微塑料可能可以进入孕妇的胎盘。在最近的15年里,胎盘里微塑料颗粒的数量和大小都在显着增加[6-7]

心脏

研究发现,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的心脏组织中存在微塑料。微塑料可以在心脏中蓄积并持续存在[8]

血液

2022年的一项研究在人体的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这或许意味着微塑料已遍布人体的各个器官[9]

肠胃

人体粪便中已经能够检测到9种微塑料。而肠道疾病患者的粪便中的微塑料颗粒是健康人的1.5倍[10]

肺脏

据估算,一个儿童每年吸入的微塑料颗粒可达3.5万至4.5万个[11]

图片

图片

一般来说,正规的塑料制品上面(主要在底部)都会有一个三角形的小编号:

图片

不同编号代表着不同的塑料制品属性。只要科学使用,一般不会有损健康。

比如PP(标号5)和PC(标号7)的耐热性较好,可在120℃的高温中使用,可以盛放热水,也可以用微波炉加热。

图片

但是,当前的相关检测和评价标准中,并不包括微塑料和纳米塑料。

它们由于太小,可以进入和抵达我们身体里那些“本不该去”的地方。

如果长期累积,超过一定量,则有可能造成器官和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

图片

所以,要尽量减少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危害,我们可以:

1.少用微波炉加热盛有食物和饮料的塑料容器;

2.少用塑料制品包装和储存食物(尤其滚烫的食物);

3.少用塑料餐具(常见替代品:布袋、瓷碗、玻璃和金属饭盒等);

4.用完的塑料制品不要乱扔,做好垃圾分类。

希望每个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保护好我们自己。

图片

审核专家:蔡婧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副教授

参考文献

1.食品包装发展趋势[J].中国果菜,2016,36(09):35-36.

2.Assessing the Release of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from Plastic Containers and Reusable Food Pouches: Implications for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 57 (26): 9782 DOI: 10.1021/acs.est.3c01942

3.A J G , B A T H , C M B ,et al.Current opinion: What is a nanoplastic?[J].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8, 235:1030-1034.DOI:10.1016/j.envpol.2018.01.024.

4.https://d2ouvy59p0dg6k.cloudfront.net/downloads/plastic_ingestion_web_spreads.pdf

5.Zhiyong Liu et al.,Anionic nanoplastic contaminants promote Parkinson’s disease–associated α-synuclein aggregation.Sci. Adv.9,eadi8716(2023).DOI:10.1126/sciadv.adi8716

6.Ragusa A, Svelato A,Santacroce C, et al. Plasticenta: First evid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placenta[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46. DOI: 10.1016/j.envint.2020.106274.

7.Rodrigo Barbano Weingrill et al, Temporal trends in microplastic accumulation in placentas from pregnancies in Hawaiʻi,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3). DOI: 10.1016/j.envint.2023.108220

8.Detection of Various Microplastic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 57 (30): 10911. https://doi.org/10.1021/acs.est.2c07179

9.Heather A. Leslie, Martin J. M. van Velzen, Sicco H. Branda, Dick Vethaak, Juan J. Garcia-Vallejo, Marja H. Lamoree,Discovery and quantification of plastic particle pollution in human blood,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22,107199,ISSN 0160-4120.

10.Yan Z , Liu Y , Zhang T ,et al.Analysis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Feces Reveals a Correlation between Fecal Microplastic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tatus[J]. 2021.

11.李明菊,李卓,白英龙,等.微塑料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 2022, 43(2): 316-32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2.036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