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交流机制,范阳把一个“communication pattern”定义为一个四维体系,包括“时间 人物 地点 信息”四个维度,而在像 Yo 和“呵擦么”这样的模式中,信息本身几乎是被抹掉的(可以说被推送信号本身所取代)—没有所谓聊天记录,时间是弱化的—用户仅能在通知中心层面看到“你于 xx 分钟前收到来自 xx 的呵”,地点也是不存在的,其实剩下的就仅有人物—identity 本身。其实,这样的产品跟社交关系不大。
因此,为了赋予产品多一点社交属性,“呵么擦”做文章的地方正是在剩下的 identity 上,用户可以通过修改“昵称”的方式向对方传递自己想说的话,比如“Chloe 想封上你那张臭嘴”,当然昵称里不一定非得出现真实姓名—这样反而有了一些匿名的特征,算是为产品趣味性的加分项吧。
这个产品创新的另一个在于它引入了一个叫“公共词条”的元素,它看起来像是一个词条版的微博,对于每个新闻热词用户都能能干“呵、么、擦”的方式表态,相当于一个很简单的投票机制。目前公共词条还是由团队人工编辑,但在下一版本中将尝试通过 UGC 方式提交,具体交互方式还未定—这将决定用户玩不玩的起来。
作为相对于个人点对点沟通之外的另一条线,这个“广场”模式适用的其实远不止给新闻表态这个细分场景,其实,每个公共词条也都可以成一个个公共账号,对“可口可乐”“迪士尼”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众品牌互动方式,而新闻热词算是培养用户习惯的一个切入点。
如果“呵擦么”所定义的沟通模式能在国内用户中广为接受的话,那么它在通知层面或将大有可为,加之 OS 层对推送中心功能的逐渐放开,也会加大这种想象力。如范阳所说,通知层面能够展示的信息将不仅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都有其可能性。其他应用、网站、智能硬件等产品消息推送方都可能是这类平台的用户。
v1.1
修改状态和回复的关系,通知栏由原来的 来自:状态 改成 来自:用户名。其余列表以及消息盒子维持原状态不变。这样状态和回复的关系会变得更加清晰。修改了通知系统机制,当收到别人同意好友请求或者别人删除了好友关系的通知时不再提示,而是直接在列表添加或删除好友。在好友请求列表顶栏加入了“好友请求”的标题,以免处理完所有请求后出现一片绿不懂该干嘛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