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利率不断上升,一个高度依赖持续大规模投资的行业面临巨大的麻烦。有数据估计,相比于去年同期,初创行业本年度第一季度融资额度缩水75%。对于那些处于发展后期的初创企业,寻求资金和扩大运营也变得尤为困难。
通胀加剧意味着,对于旨在创造收益的初创产业,利润率正在下降。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通胀也会影响目标客户消费增长的前景。当消费者面临着必需品价格上涨的风险时,行业增长前景自然不容乐观。
印度的初创企业吸纳了大量人才和关注,你很难想象这一行业会持续低迷。即便如此,印度人至少可以从这次衰退中学到3点经验。
首先,应注重维持对国际风险资本的吸引力。如果国际资本转向其他地区,印度企业的选择就会变少。并非所有的行业都能依靠现有的组织机构和公共资金发展起来。相当荒谬的是,有报道称,许多印度的银行可能已向银行申请了初创企业专用资金链。高增长带来的风险应该由专门的金融部门承担,而非国有资金或银行。政府能做的是有限的。
其次,应了解消费市场规模和弹性的真实情况。尽管印度可能是当前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很长时间内它都不会成为最大的市场。由于对服务目标群体不切实际的认识,一些印度初创企业会对投资者兜售极高的期望。在印度的14亿人口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达到全球中产阶级的水平。比如,印度的金融科技企业宣称,新支付平台有着极高的普及率,但实际上平台约有一半的交易都是由仅占6.5%的少数用户完成的。印度本土的消费市场规模还不足以验证对初创企业的估值,也无法实现预期的经济增长率。不论是初创企业还是其他经济领域的企业,都要扩大布局,放眼境外。
最后,我们不应认为成功是理所当然的。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仿制药、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在内,许多最受人们关注的产业,都有着致命的缺陷,或是面临着被技术、金融或监管层面的现实摧毁的风险。初创产业至少可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但其他领先地位岌岌可危的产业就没这么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