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行业观察家看来,长虹控股集团更应被社会看到的是隐藏背后的科技硬实力和链路式发展模式。如何围绕家电产业向上下游价值链延伸?如何以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如何明确新定位,以扁平化资本和管理架构激发子公司、新业务、新赛道的创新活力?如何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传统业务和新兴产业的协同向前?只有读懂了这些,才能真正读懂长虹控股集团的转型逻辑,才能为中国企业升级提供示范样本,从而上演更多新的“中国骄傲”。
不止家电,还有“隐形冠军”和新“增长极”
全球冰箱压缩机市场占有率突破30%;欧洲市场占有率超40%;持续稳居全球第一;商用压缩机稳居国内行业第一、全球第二;组织参与修订2项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拥有国家专利技术533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产品畅销全球40多个国家,主导欧美高端市场…
面对《焦点访谈》的镜头,长虹华意董事长杨秀彪毫不掩饰自豪。作为长虹旗下产业,长虹华意是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不但有绝对优势的市场占有率,更是在行业产品创新、技术引领性、产业趋势定义等多个层面拥有话语权。
这仅仅是长虹控股集团“隐形冠军”矩阵的一个缩影。
致力于以科技赋能美好生活的长虹,不仅有占据市场九成份额稳居行业冠军的8K电视,近年来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在强化成熟的智能家电业务、核心部件、IT服务等产业链路式布局的同时,还加速布局新能源、半导体、计算存储等新兴产业。在新能源产业板块,长虹已经形成集碱电、锂电、电源系统、储能、绿色回收为一体的产业链格局;在半导体产业板块,初步形成产业发展“芯”生态。在计算存储产业板块,多款自主研制的天宫服务器和PC产品入围“信创名录”……在过去的一年,长虹新兴产业全面“起势”迈入新阶段,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38%,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长虹控股集团的多产业军团正在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据了解,长虹控股集团在资本市场形成“6+2+1”的新局面,即6家上市公司(四川长虹、长虹美菱、长虹华意、长虹佳华、长虹能源、中科美菱),1家科创版首发过会待上市公司(华丰科技),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长虹民生、长虹格润),初步建成了一艘以产业和资本双向赋能的“企业航母”。
创新助力转型,激活不竭的发展动能
对于正在追求转型升级的中国企业而言,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多业务并行的转型模式并不罕见。但真正让这种布局见效,却极为考验着企业的经营智慧。在一个又一个产业“隐形冠军”、不断开拓的新“增长极”,让长虹控股集团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既打开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也为数智转型升级道路中的中国品牌代言,那么核心密钥又在哪里?
有业内专家指出,支撑长虹控股集团全新产业模式焕新生机的,归根结底还在于其坚持的科技创新初心和科学管理方式。近年来,长虹控股集团不断夯实“先进性技术、竞争性技术、技术生态圈”三层技术体系,并激活技术团队长效激励机制;同时,长虹研究院更是被打造为集“三个灯塔实验室+四个创新研发中心+多个外部联合实验室”的科技资源整合平台,并与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大等联合,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链。
一边是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的不断健全,另一边则是坚持大手笔投入科技研发。以长虹华意为例,近5年来,用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更是累计超17亿元。据杨秀彪介绍,公司研发部门不设预算、也没有编制限制,这也成就了其平均每年开发60款以上新产品,取得10项以上基础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亮眼成绩。
如果把目光聚焦到长虹控股集团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上,会发现长虹也自有一套逻辑。为提升子公司的经营自主性,长虹控股集团的架构规划转变为“若干上市公司和新兴产业”为主的扁平化资本和管理,既有控股公司权力清单的“充分授权”,也有人才培养、战略牵引、监督协同等核心功能支持。
过去的2022年,长虹集团规模收入1473亿元;利润额16.98亿元,同比增长27.38%。同样,就在这一年,长虹参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国省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100余项。今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了2022年品牌价值,长虹品牌价值达到1876.85亿元人民币,在中国500最具品牌价值品牌中位列35位!世界排名稳步提升。显然,长虹控股集团正以更自信的姿态与时代同频、讲述中国品牌故事。
长虹控股集团董事长赵勇透露,“作为智能制造典型企业,长虹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长虹打造成原创技术策源地。”
现在来看,央视《焦点访谈》关注长虹华意的背后,描摹的更是长虹控股集团新产业军团的新貌,但并非长虹控股集团产业冠军的全貌。基于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价值衍生,不管是“隐形冠军”还是新“增长极”,长虹控股集团的未来征程没有终点站。在其独有的“长虹逻辑”下,控股集团将持续面向未来奔跑,也将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