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工业软件主赛道,加速创新集群建设
螺旋锥齿轮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传动部件,在规整性方面要求极高,而传统打磨方式加工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为解决该问题,苏州千机智能以被加工齿轮的齿面实测数据为基础,构建实体模型,并以五轴加工中心为平台,结合高精度机床测头,设计出一套自适应加工系统,测量及补偿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有效避免了因高强度载荷下齿顶圆角不均造成的齿面擦伤。
今年,苏州千机智能“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自适应加工软件应用”解决方案成功入选2022年工信部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据统计,苏州共有12项产品和方案入选“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数量居江苏首位。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大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工业企业数量达16万家,数字化转型需求大,具有发展工业软件的独特优势。
作为全国工业软件的先发地区,2022年,苏州软件业务收入已达2014亿元,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全市列入工信部年报统计的重点软件企业中,超40%的销售收入来源于直接服务制造业的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
成绩的背后是苏州软件供给能力的不断提升,工业软件产品基本覆盖35个工业大类,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产品和核心技术服务体系,特别是在高端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纺织、光纤、电气等领域,相关产品已经初具特色。同时,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工业软件产业链条,研发设计领域拥有同元软控、浩辰软件、千机智能等CAD、CAE、CAM软件名企,生产控制领域拥有欧软信息、普实软件等MES、ERP软件企业,嵌入式系统领域拥有汇川技术等PLC企业。
现阶段,苏州正积极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苏州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打造优势工业软件产业创新集群,形成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苏州市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建设培育工作方案》中明确支持培育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为主导,具有较强集聚效应、辐射带动性和品牌影响力的产业园区。
市内各区突出自身特色,昆山、吴江等重点市(区)构建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应用的产业发展生态,相城区着力推进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吴中区入选江苏省信创先导区。
园区载体集聚效应持续显现。金鸡湖软件产业园、苏州(太湖)软件产业园入选工业软件方向的江苏省级软件名园。其中,金鸡湖软件产业园围绕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集聚2000多家企业,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苏州(太湖)软件产业园从无到有培育软件产业,成立仅四年,就已吸引汇川控制、华为、赛迪、达梦数据等一批软件龙头企业落户,入园企业超180家。
推动主体做优做强,激发创新活力
发展工业软件,离不开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主体。苏州大力推动引优育强,做强创新平台能级,加大人才引培力度,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主体招引方面,苏州制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发展年度工作任务清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招商指引”等,聚焦业务规模在五千万元到一亿元之间、与苏州本地制造业匹配的软件企业开展精准招商。着力推动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在苏州成立华东地区总部,目前,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等龙头企业已在苏州设立独立子公司,平均投资额超30亿元。同时,以工控中国暨工业软件供需对接大会、“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工业互联网APP大赛等赛事活动为契机,挖掘对接优秀项目,累计挖掘吸引40多个项目在苏州落地孵化。
创新主体培育方面,苏州建立重点软件企业库,对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增幅超过50%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累计入库企业达294家。截至2023年7月,凌志科技、国泰新点、博纳讯动、思必驰等一批优质企业已经上市或正在准备上市;中移软件、同程网络等8家企业均实现软件业务收入超10亿元。
苏州还聚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创新“外脑”支撑。在加快推进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同元-商飞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山石网科工业安全软件创新应用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建设的同时,先后引进了赛迪苏州分院、中国信通院江苏分院、浙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积累起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供给能力。
针对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人才瓶颈,苏州搭建“软企才智通综合服务平台”,邀请软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企业和“软考”考生入驻,强化软件人才需求监测,帮助人才与企业精准对接,让从业人员流动更加规范。
同时,苏州还开展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试点,完善“引企进校”多元办学机制。其中,数码大方与苏州市职业大学等本地院校合作,编制推广国产工业软件教材,提供定制化课程培训,助力苏州储备具有实操能力的高技能软件人才。
在苏州,大量工业软件创新成果正在加速形成。同元软控的系统仿真设计软件形成对国际主流软件70%的功能对标,支撑我国航空、航天重大工程建设;达梦数据专注于国产工业数据库的研发攻关,建立苏州研发中心,推进“缓存型数据库”“时序型数据库”等前沿领域创新研发,实现共享存储集群等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零的突破……
丰富工业软件业态,强化应用示范
在苏州高铁新城智能网联道路三期,基于由中智行(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和先导(苏州)数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轻车·熟路”新一代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系统,轻量化自动驾驶车仅依靠纯路端感知条件,就可以实现在城市级公开道路上长距离、长时间L4级自动驾驶。
苏州相城区作为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之一,依托当地智能驾驶技术解决方案、环境感知、仿真测试等软件企业,“软硬结合”推动智能驾驶车辆示范应用,在城市环卫、高铁枢纽短驳、园区物流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数量全国领先。
近年来,苏州大力推进软件在不同行业的融合应用,面向制造、文旅、金融、医疗等多个领域,已累计培育150个试点示范项目。以工业领域的支撑作用最为显著,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和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紫金指数(2023)》显示,苏州在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指标上位居江苏省第一。
从具体工业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来看,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基于主动标识的物联网平台”,实现海量异构设备接入,推动工业设备快速上云,帮助企业统一管理、运维车间设备,其中基于RISC-V架构的主动标识载体填补了我国标识解析领域物联端的标识服务产品空白;数码大方聚焦制造领域设计和生产,将成熟的二维CAD、三维CAD、PDM、CAPP集成在了统一的PLM平台上,实现企业数据、业务流程全面集成贯通应用……
丰富工业软件业态的同时,如何让工业软件更好用起来?苏州紧扣“供需对接”“应用牵引”两大重点,促进产品效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对软件服务商而言,找到服务场景和客户至关重要。苏州举办工控中国大会、中国区块链开发者大赛等赛事活动,健全本地软件品牌推广机制,畅通供需链条。
不仅如此,苏州还从需求端入手,围绕企业“缺方案,不敢转”“缺技术,不会转”等难题,实施免费诊断服务,引入电子五所、北自所等优秀服务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把脉问诊”,并推出“菜单式”云上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案例和团队指导,唤醒制造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意识,提升数字化转型的市场需求度。
同时,为了降低制造业企业系统应用开发门槛,更好利用软件赋能,苏州鼓励发展低代码自动化引擎,搭建云端开放平台,引导制造业企业使用。
其中,苏州瀚码技术自主研发的工业低代码平台HARMONCODE,构建起“云开发平台+应用私有化部署”模式,在新能源锂电、汽车零部件、生命健康等先进制造领域服务了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立讯精密等多家龙头企业,有效降低这些企业50%以上的交付及人力成本。
据苏州市工信局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州将瞄准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软件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产业应用生态持续完善等目标,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工业软件融合应用高地,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